基于新媒体环境下小学美术课程教育的新趋向
2017-08-20高丹
高丹
【摘要】现如今,小学美术课程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逐渐创新了教学模式,在美术教学中应用了多媒体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教育新趋向。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开发小学生的美术思维,而且还能优化美术教学效果,这对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 小学美术 课程教育 趋向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9-0196-01
目前,社会发展已经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应用信息技术于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即在迎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为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美术人才。采取有效方法提高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不仅会深化美术教育改革,还会扩大小学美术的发展空间。
一、小学美术在新媒体中的课程教育趋向表现
(一)课堂教育互动性
多媒体技术走进小学美术课程后,美术教育课程与以往相比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并且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提高了课堂互动的重视程度,在先进教学设备的辅助下,充分发挥美术教师的引导作用,师生间的交流机会逐渐增多、交流时间不断延长,这对师生关系增进,小学生美术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开展课堂讲座,针对学生完成并上传的美术作品逐一点评,学生根据评语提示,及时运用计算机修正作品不足,进而实现学生美术知识的及时巩固,同时,学生还会掌握美术学习技巧,与此同时,师生间针对操作后的美术作品全面交流、分析,从中体会美术作品彰显的艺术魅力[1]。
(二)教学方式网络多元化
美术课程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以往教学中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小学生无论在美术学习中遇到哪些问题,均能得到及时解答。此外,小学生还能在课余时间借助互联网平台搜集丰富的课外资料,实现和美术学者的在线联系和交流,这不仅会提高课余时间的利用率,而且还会开阔小学生的美术视野,提升小学生的绘画水平。在网络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下,小学生能够在此平台中展现美术作品,这对学生美术学习自信心提升、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美术作品绘制的同时,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能被充分激发,进而有利于创新型美术作品的诞生,同时,小学生学习美术的习惯也能良好养成,美术审美素养也能相应增强。
二、实施新媒体背景中课程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激發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心实现计算机设备的引导性应用,教师通过对计算机设备进行优势展示,如美术图片展示、视频播放,进而小学生会集中计算机设备在课堂教学中的注意力,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会被充分激发,在兴趣的引导下实现美术知识的有效学习。小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以后,美术课堂学习氛围也能充分营造,进而教师能够在先进设备的应用下,提高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方式。例如,教师根据美术教材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运用计算机设备进行画面制作,在播放画面的过程中,小学生会较快融入教学活动、进入教学状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全面分析情境人物,这对美术教学质量优化具有重要作用[2]。
(二)提高计算机设备利用率
教师应用计算机设备进行知识传授前,应对这一设备全面掌握,在掌握设备的基础上,提高该设备的应用率,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适度运用先进设备,不能完全抛弃传统设备,需要坚持传统教学方式和新型教师方式相结合的原则。如果教师过度使用先进设备,那么教师对学习主体——学生的关注度会逐渐降低,进而美术教学质量也会逐渐下降。此外,教师还应注意课件制作的质量,加强师生间的沟通,进而提升小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多媒体技术和合理运用,能够促进设备优势充分发挥,有利于打造高效美术课堂。
(三)创新教学评价模式
教师要想促进小学美术课程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务必对教学评价模式全面创新,创新型教学评价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教师检验教学成果,有利于小学生发现美术学习方面的不足,进而教师能够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小学生能够根据不足针对性弥补,这对师生美术能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学习情况、学生课堂表现、学生学习态度等方面展开评价,小学生能够为了获得较高的评价成绩,进而会全方面努力、不断进步,这对小学生个人发展具有促进作用[3]。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课程在新媒体环境下通过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机设备利用率、创新教学评价模式等措施深化课程教育改革,不仅能够提高美术教学效率,而且还会丰富多媒体技术设备的应用实践。此外,有利于促进小学美术教育课程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尹莉.新媒体环境下小学美术课程教育新趋向的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姜宏.浅谈基于新媒体环境的小学美术课程教育新趋向[J]. 美与时代(中),2015,07:72-73.
[3]王勇全.关于网络环境下研究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的思考[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8: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