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深度学习的生物科学史教学

2017-08-20

生物学教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分子结构科学史碱基

魏 伟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 210001)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又称深层学习,是指让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新知识和内容进行批判性学习,并将新旧认知融合,联系众多资料和思想,运用所学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应用,从而做出决策以解决问题。

生物科学史是前人对生命世界探索的智慧积淀,对它的深度学习能够促使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感悟科学探究的精神。近年来,科学史教学虽引起了教师们的重视,可课堂实践中往往还存在着“浅层学习”的现象:或将科学史当成“名人轶事”类的趣味谈资,或将科学史割裂成“讲完历史再讲结论”,或将科学史料“大材小用”成“阅读理解”,或将科学史粗放拓展得琐碎繁杂……没有了对科学史料的理性分析和知识的意义建构,没有了科学发现的探究过程和科学精神的有效渗透,这样的科学史教学是粗浅的、不完整的,是不能触及到学习本质的。现以“DNA的分子结构”一节的校本课程为例,试图依据深度学习理论,展现科学史教学过程,以供探讨。

1 前端分析,关注深度学习的起点

“教材解读”与“学情分析”是引导深度学习的基点。“教材解读”应关注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编排体系、教材中的重难点以及教材的学科思想方法和价值等。“学情分析”可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关的技能储备、情感因素及身心特征等。前端分析还需弄清学生现实认知水平和潜在认知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前端分析的目的是以学定教,直接指向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

“DNA的分子结构”是高中生物学必修模块2《遗传与进化》中的内容,本节内容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详尽地阐述DNA的分子结构,是学习“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以及“基因工程”等的基础。遗憾的是,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都没有体现“建构模型”的过程:先回顾科学史,进行资料分析,再介绍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最后是安排“制作模型”。学生在初中已学过“DNA是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在高中必修1的“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中已了解到DNA的基本组成,在多种媒体上接触过有关DNA的内容。必修1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尝试制作过“真核细胞的模型”等,初步具备了模型的想象和建构能力。学生可联系的知识和经验,使其具有进一步探究DNA分子结构的内源动机。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建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教学难点是建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2 设计思路,明确深度学习的目标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难易适度的更高层次任务目标,驱动学习持续走向深处;采用丰富精炼的学习材料和科学合理的认知策略,帮助学生攻克难题、获得成功;给予及时有效的评价与激励,帮助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

DNA分子结构较为抽象,需要研究者有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科学家在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中采用的是模型方法。因此,构建模型是本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也是对科学史实的最大尊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去先讲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再组织“模型制作”;而是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对科学史料进行适当补充和深度加工。考虑到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教学以“基本单位→单链结构→平面结构→空间结构”的主线让学生拾阶而上、自主建构模型。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创设“近于真实”的研究历程,逐步呈现DNA分子结构的相关史实和知识线索,调动物理、化学、数学等多学科知识背景,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深度思考并坚持不懈,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度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知识方面为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力方面为建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探究DNA多样性与特异性原因,体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领悟模型方法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为认同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认同人类对DNA结构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完善的过程,初步形成DNA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多样性与特异性相统一的观点。

3 联系旧知,引出自主生成的问题

学生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以及与新学知识的联系会激发其兴趣,产生情感共鸣。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将目标与内容问题化,会触及学生的思维深处。但要解决的问题最好不是教师抛出的学习任务,而是师生共同讨论生成的话题。

导入本课时,PPT课件可展示“青蛙要给蝌蚪进行亲子鉴定”的漫画,引出“DNA是遗传物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唤起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进而提出:结构与功能是统一的,DNA是遗传物质,其结构是怎样的呢?以此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回顾DNA的组成元素和基本单位,并利用提供的学具构建若干个“脱氧核苷酸”模型,然后说出所构建的脱氧核苷酸具体名称。在教师指出“DNA分子是由许多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后,即让学生边讨论边尝试构建DNA的模型,在动手中学生会发现很多不能解决的疑问,争论纷纷、情绪热烈。这时,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将遇到的挫折大胆说出,并汇总学生生成的问题:磷酸基团与脱氧核糖的什么位置相连?DNA分子到底有几条链?这些链如何放置?DNA中什么排列在外侧?什么排列在内侧?碱基如何排布?

本环节承前启后,旨在刺激学生对先前学习的回忆,与本课新知识建立联系,提高学习的迁移速度,也为DNA完整模型的构建做必要的铺垫。教师有意让学生在动手中产生认知冲突、生成问题,旨在引发学习的注意,激发探究的欲望,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这样,在教学一开始就创设热烈的学习氛围,使学习在和“科学家当时的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使深度学习顺理成章地开始。

4 信息加工,组织面向解决的活动

面向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应提供“基于事实但又不局限于事实”的先行组织的引导材料,让学生对这些事实进行深度加工,从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和方法。同时,深度学习需要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发展科学的思维品质和理性的交往能力。因此,教师需要组织高质有效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新旧认知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多重对质,不断使思维精制化、复杂化,使概念明晰化,将学习逐步推进并走向深入。

本节课中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适当嵌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教育:沃森和克里克也曾遇到大家刚提出的这些问题,但他们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尝试。随即,教师展现“两位科学家通过学习和请教得到的”史料,鼓励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①每个核苷酸的脱氧核糖与另一个核苷酸的磷酸基连接在一起, 形成“糖—磷酸基”骨架。②化学方法分析发现,核苷酸之间是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的(可投影图示)。③二战后,电子显微镜测定出DNA分子直径约为2 nm。威尔金斯推算出,只有2条链或3条链的DNA直径才可能是2 nm。④富兰克林指出,按照3条链的DNA模型,推测出的含水量只是实际测得的1/10。学生在分析得出“核苷酸之间由磷酸二酯键连接及DNA有两条链”的结论后,再次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制作模型。这时,他们将再次遭遇挫折:两条链有几种排列组合的方式?学生动手、思考、讨论后得出如图1所示的六种可能。

深度学习必须建立在对适量事实的理性认识基础之上。该环节中,教师在学生思维的关键点上适时将简明扼要的科学史材料呈现,让学生自主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理性结论,从而发展、改进所制作的模型,建构起个人情境化的知识体系,将学习提升为深层意义的获得。而化学、物理、数学和生物等跨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可帮助学生形成多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观念,以知识的联系和迁移推进深度学习任务的完成。

图1 DNA分子两条链六种可能的排列情况

5 搭建支架,推动高阶思维的发展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不能消极适应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教学应分解复杂的任务,要提供给学习者逐步攀升的支架。因此,由问题转化而成的深度学习活动也应当是有序列的、由浅入深的。逻辑清晰、合乎认知规律的阶梯式情境,特定主题、符合学习目标的典型学习材料,值得借鉴、富有参考价值的已有学习成果,可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地深入思考,连贯地把学习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高度,发展学习者的高阶思维。

面对六种可能的双链排布方式和碱基如何放置的问题,学生再次感受到学习的挫折,教师在肯定学生前期成果的同时,激励其应“像科学家一样”坚持不懈,并及时提供“沃森和克里克收集到的资料”:①富兰克林指出,碱基疏水,脱氧核糖和磷酸亲水,而DNA在细胞中是处于水环境的(联系迁移:参考细胞膜中的磷脂双分子层);②佩鲁兹指出,DNA是单斜晶,具有C2对称性,这意味着两条链沿着相反的方向行进,是反向平行的;③戴维逊指出,4种碱基分子大小不同(投影化学结构式图);④查戈夫指出,A的数量等于T的,C的量等于G的;约翰·格里菲斯计算出,A吸引T,C吸引G。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后,开展小组合作与讨论;教师组织全班集思广益,引导学生分析、整理、归纳。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和加工,对磷脂双分子层等知识的迁移应用,得出:脱氧核糖和磷酸应排列在外侧,碱基排列在内侧;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碱基A与T配对,C与G配对(如图1中F所示)。在此基础上,学生将手中的模型拆开重建,教师不失时机地渗透:“沃森和克里克当时也是像这样建了拆,拆了又建,屡败屡建,最终获得成功!”

教师所搭建的各种做为学习援助的“脚手架”,应基于学习者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应适于学生对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应助于对概念的内化和建构;而非课程内容要素的材料就不再要求学生记住,即拆除脚手架。遭遇挫折时,教师需要清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绪及自我监控能力,有针对性地给予方法指导和鼓励性评价,让其体会科学探索的艰辛与快乐。活动中,教师应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景和平等融洽的讨论环境,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逐步改善、发展和修正学生的前概念。教师的主导到位而又不越位,方能有助于高阶思维的培养,让深度学习“水到渠成”。

6 批判反思,促进元认知水平的提升

当问题近于解决时,教师至此方呈现科学结论,学生分析对比、再次修正、得出正确结论。这一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良好契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并修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审视自己思维的过程,分析使用的方法、遇到的困难、克服障碍的方式等,力求帮助学生发展元认知。学生或多或少会从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达成对知识概念的理解、思维方法的领悟、科学精神的内化。

针对学生急于想证实自己再次建构的模型是否正确这一心理,教师及时投影教材中“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模式图”,学生认真观察、对比、分析,修正自制的模型,并关注到“DNA分子的每个螺旋都由10对碱基组成,相邻两对碱基间的距离相等”这样的细节。然后小组代表展示、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进行修正和完善,并反思整个建模的过程。接着,教师用模型做导学工具,让学生思考:每组制作的模型与其他组相同吗?各组所制作模型的差异在哪里?你认为DNA片段模型中,第一对碱基有几种可能?某DNA片段有n个碱基对,则该DNA片段可能的碱基排列顺序有多少种?学生通过自制模型的比对和数学方法的归纳,总结出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教师还可指导学生观察DNA分子结构模型后,再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算DNA分子的碱基比例和数量之间的规律。

师生共同反思整个学习过程,促成元认识水平的发展。根据模型挖掘DNA分子结构中隐含的原理,既充分利用了模型,又让抽象的数理规律在直观模型中自然推出,并尝试了用数学语言描述生命现象。由此,科学史教学超越了浅层的符号学习,提升为深层意义的获得,深度学习“瓜熟蒂落”。

猜你喜欢

分子结构科学史碱基
科学史上十大革命性理论
——博弈论
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
“细胞呼吸”科学史的分析及教学建议
应用思维进阶构建模型 例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中国科学家创建出新型糖基化酶碱基编辑器
例谈科学史策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三步法确定有机物的分子结构
生命“字母表”迎来新成员
生命“字母表”迎来4名新成员
压裂返排液中瓜胶浓度检测及分子结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