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把信息技术融入培智语文课程

2017-08-18谢华莲

开心素质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培智多媒体情境

谢华莲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信息技术手段已融入到各阶段、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起到了传统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给现代化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新思路。那么,信息技术对特殊儿童教育又能提供哪些便捷,对特殊儿童的培智工作又能给予哪些帮助,在语文培智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建设中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对智力有问题的孩童来说,他们反应迟钝,如果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兴趣,将很难进行有效的课堂培智工作。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读《听听,秋的声音》中,导入课题时,先是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再播放一段音乐,说“同学们,你们听了这段音后,仿佛回到了什么季节呀?”介于这些孩子的特殊情况,他们可能一时难以反应过来,此时,我在课件中设置了一些鲜明的花草树木的图片,让他们从视觉上能够直接感受到这一季节特点,再通过对比音乐中的声音,让他们能够将秋天的景象产生无限的遐想,这对他们的智力开发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

二、激发情感。以情促思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尤其是这些特殊儿童,他们往往感性大于理性。对他们来说,情感教育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教育方法,在语文课堂中,恰好可以借助课文背景,借助图像烘托、音乐渲染等手段,促使学生进入教材所描写的特定情境中,便能使學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提升培智工作的实效性。例如:教《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时,先让大家看录像,录像里的盘古高大威武、情景丰富、出神入化……然后问学生:“盘古伟大吗?说说理由。”我用这一问题来促使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盘古形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处理,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为对录像中“盘古开天地”情境的回忆和描述,这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问题难度,还能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对特殊儿童来说意义重大。

三、启发想象,静中思动

多媒体可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教《蜜蜂》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观看“蜜蜂”的Flash动画后思考:“作者最终有没有得到结论?那另外三只蜜蜂到哪去了?”这些特殊儿童想法简单,性格单纯,他们往往思维很开阔,没有很多顾虑,他们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静中思动,进行了合理的想象。我又问:“你若听到别人所说的,你是直接相信?还是质疑但不采取证实?或是先质疑再论证呢?”这里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架起一座表象与思维的桥梁,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层层深入,对情感的体验步步加深。

四、增加信息量,开启学生思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新颖、先进的网络环境及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陈旧的教育教学方法。较好地把握好学生的思维导向,开启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理解能力。适当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疑问以引起学生有意注意和积极思维。语文理解性问题的“难”并不在于知识本身的难,而是在于学生对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情感的把控比较难,再加上这些特殊儿童智力不是很完善,对课外的理解更是困难。合理运用网络及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以具体形象地演示课文中出现的人物、事件,让他们从多个视角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流露,将理解化“难”为“易”,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内容。在语文培智课堂教学中,由于上课时间、学生智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很多情境难以在课堂再现,而“班班通”为我们课堂带来无限活力,进而提高对特殊儿童的培智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以它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有效地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深化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录像、投影、录音、音乐等“班班通”教育资源直观形象、动态性等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的教学方法把视听合为一体,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图像,对特殊儿童的培智教学效果大大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培智多媒体情境
以课例《牧童谣》为载体培智学校优质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聋生与培智生同处特校的利与弊
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