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体系研究
2017-08-18喻彩霞
喻彩霞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迈入更高发展阶段,工匠精神在社会生产和服务领域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工匠精神也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要提升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从业者的工匠精神,从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入手是一个可行之策。本文论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特征,浅谈了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体系构建策略。
近年来,“工匠精神”一词广受社会关注,并被李克强总理写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这一方面是因为当前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亟需以工匠精神提升从业者的职业素养,促进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另一方面是因为工匠精神是实现我国各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是提升我国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的重要突破口。高职院校是为社会生产和服务一线输送实用型技术人才的主要基地,要培育我国产业工人和服务业从业者的工匠精神,从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入手是一个可行之策。在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制度保障是关键,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体系构建。
一、工匠精神概述
工匠精神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工匠所具有或者工匠应当具有的精神。工匠,又被称为匠人,一般是指以某種手艺作为谋生手段的人,如木匠、鞋匠、铁匠等等,在过去,工匠的社会地位不高,但长期专一于技艺的锤炼塑造了工匠们专注坚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价值取向和工作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化大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生产,但工匠仍在部分领域存在,同时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的机器操作仍具有工匠工作的性质,于是传统的工匠精神流传下来,并取得了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影响。具体而言,工匠精神具体包含敬业乐业、专注坚持、追求极致三个方面。
二、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制度体系的现状
(一)缺乏孕育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价值理念,不能仅仅依靠灌输的方法来培育,需要一个各要素协同配合的培育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文化氛围,因为文化氛围会对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前高职院校在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教育活动中,往往将精力投入到一时一地的具体活动之中,而忽视了对于校园文化氛围的打造,导致大学生们虽然从思想认识上对工匠精神有所理解,但周围的生活环境中缺乏体现工匠精神的文化元素和典型事例,大学生们普遍对工匠精神缺乏直接、真切的感受。
(二)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不明显
思想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广大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属于人文教育的范畴,并且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和工作态度,又与人的思想道德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因此,高职院校在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制度体系中,思想道德教育理应占有一席之地。但目前高职院校尚未充分认识到思想道德教育在工匠精神培育中的作用,在各类工匠精神教育活动中没有很好地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三)实践体验教育不足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向来是专业教育中的主要环节之一,然而,在当前职业院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制度体系中,缺难见实践体验教育的身影,导致大学生工匠精神的教育活动存在表面主义、形式主义的问题,难以深入到大学生的内心。例如很多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把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简单理解为搞宣传、办讲座、开主题班会,而在更为重要的实习实训中却忽视工匠精神的教育灌输,没有让学生在实际工作情境中体验到工匠精神的真谛。
三、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体系构建策略
(一)打造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文化与制度向来密不可分,没有文化的支撑,制度在执行中极易变形,没有制度的约束,文化的导向力量将趋于孱弱苍白。因此,高职院校要构建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体系,首先要从打造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入手,通过校园文化环境来熏染大学生,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工匠精神的价值理念。前文已述,工匠精神的主要特征是敬业乐业、专注坚持、追求极致,那么高职院校在打造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就应当围绕这三种理念和态度来开展工作。首先,高职院校可以经常举办以敬业乐业、专注坚持、追求极致等价值观为主题的辩论会、演讲会、文艺汇演,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普及工匠精神;其次,高职院校要在大学生的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让大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围。
(二)创新思想道德教育机制
高职院校在构建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体系的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部门需要转变观念,积极主动拓展思想道德教育的外延,更加关心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通过重新思想道德教育机制助力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第一,高职院校要创新思想道德教育的理念,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自主性,以引导、启发的方式将工匠精神无形中输入到大学生的头脑和心灵之中。第二,高职院校要创新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避免思想道德教育的假大空、高大上,要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以学生喜爱的、接地气的方式让大学生体验到工匠精神就在生活、学习的一点一滴之中。第三,高职院校要创新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可以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多讲具有时代性、典型性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和人物,通过具体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案例和榜样的力量来引导学生学习领会工匠精神。
(三)基于工匠精神进行专业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专业建设中充分体现工匠精神,既是高职院校专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因此,高职院校要构建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体系,就有必要基于工匠精神进行专业学科建设,让工匠精神融入到每一天的日常教学当中,这样就能在学生的头脑中潜移默化地树立起工匠精神。首先,高职院校要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原则,建立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尤其是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设计上,高职院校应当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确保专业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统一,为大学生将工匠精神落到实处奠定基础。其次,高职院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在职教师培训、校际教学经验交流、教师挂职进入企业锻炼等方式提高一线教师群体的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让各专业课程教师能够在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教育活动中游刃有余。
(四)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高职院校虽然可以通过打造校园文化、创新思想道德教育机制、优化专业学科建设等工作来推动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工作,但归根结底,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一种工作态度。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实践中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只有在实际工作情境中,大学生才能体会到工匠精神的真正内涵和要求。就实践教学而言,高职院校往往都有校属实训基地,但校内实训更多的是模拟真实工作环境,毕竟与社会实际工作情境相比仍有差距,所以高职院校应当加强校企合作,努力完善校企合作机制,通过构建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或者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来充实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体系,达到让工匠精神落地的目标。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尝试实施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让大学生在企业中接受实训,与企业职工在同一环境、标准、制度下工作和学习;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进行联合培养人才,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让大学生接受企业实训,想方设法让大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领悟工匠精神。
(作者单位: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公共事务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