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竞争态的山东省入境旅游差异研究
2017-08-18张学超
张学超
运用目的地市场竞争态等指标测度山东省入境旅游差异,发现山东省入境旅游规模差异呈缩小趋势;分析山东省17地市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对山东省入境旅游差异进行了佐证。
引言
由于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关因素的差异,区域旅游规模一直呈现出地区差异化特点。本文利用目的地市场竞争态等指标测度山东省2005-2015年入境旅游差异,以期为山东省入境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参照。
一、地域单元划分与数据来源
选取山东省17个地级市作为研究的基本单元,选择2005-2015年为连续时间序列,数据来源于《山东省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一)标准差
标准差是反映一个区域内绝对差异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1)
其中:n=17,xi为第i市入境旅游人数(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为各地级市入境旅游人数(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平均值。
(二)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是反映一个区域内相对差异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2)
其中:n=17,xi为第i市入境旅游人数(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为各地级市入境旅游人数(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平均值
(三)目的地市场竞争态
目的地市场竞争态模型以波士顿矩阵为基础。计算公式为:
市场占有率(αi):
(3)
市场增长率(βi):
(4)
其中:n=17,为第i个地级市第t年入境旅游人数。
以α=a,β=b为界限,把由市场占有率(αi)和市场增长率(βi)构成的二位坐标系分为4个象限,分别对应四种目的地市场竞争态:高规模高增长(α≥a,β≥b)、高规模低增长(α≥a,β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山东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总体特征
利用公式(1)、(2),分别计算入境旅游人数和入境旅游收入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
除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山东省入境旅游整体低迷,区域差异较小,绝对差异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整体呈现平稳上升趋势。相对差异整体呈现平稳下降的趋势,但数值均大于1,说明山东省入境旅游发展区域差异仍明显存在。
(二)山东省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差异分析
选取2006年、2010年和2015年三个时间截面,利用公式(3)、(4),对山东省17地市入境旅游竞争发展差异进行研究。
2006年,烟台、泰安和青岛为高规模高增长市场,青岛入境旅游市场占有率高达44.24%,成为龙头地市。威海、济宁和济南为高规模低增长市场,入境旅游市场相对发展成熟,但发展后劲不足。东营、聊城、滨州、菏泽、枣庄、临沂和日照为低规模高增长市场,东营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莱芜、德州、潍坊和淄博为低规模低增长市场,入境旅游市场没有呈现零增长和负增长的地市。
2010年,济南、泰安和潍坊为高规模高增长市场,市场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均十分接近山东省平均水平。青岛、烟台、威海和济宁为高规模低增长市场,青岛市入境旅游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枣庄、莱芜、东营、聊城、滨州、菏泽、临沂、德州、淄博和日照为低规模高增长市场,莱芜更是由2006年的“双低”市场变为低规模高增长市场,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山东省17个地市中没有位于低规模低增长市场的地市,山東省入境旅游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2015年,青岛、烟台、济南和济宁为高规模高增长市场,青岛入境旅游龙头地市地位不可撼动。威海、泰安和潍坊为高规模低增长市场,泰安和潍坊由于入境旅游发展后劲不足,由高规模高增长市场跌入高规模低增长市场。滨州、菏泽和枣庄为低规模高增长市场,菏泽入境旅游市场增长率位于山东省第一,达到10.48%。东营、聊城、莱芜、德州、淄博、临沂和日照为低规模低增长市场,低规模低增长市场除了地市数量大幅增加外,临沂和德州更是出现了负增长,入境旅游发展不容乐观。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