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弥勒旅游发展路径创新
2017-08-18徐孟孟刘薇
徐孟孟 刘薇
立足于新常态,首先分析弥勒市旅游发展的背景,接着提出弥勒“旅游+”的旅游发展新思路,带动旅游业与弥勒市其他产业的融合,及旅游业发展道路的专业化,同时强化弥勒市旅游品牌,突出特色、资源整合,实现弥勒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和健康平稳。
随着乡村旅游、美丽小镇的发展,以及全域旅游的提出,如何开发县域旅游成为现阶段旅游发展的重要部分。然而国内学术界对于县域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县域旅游规划、县域旅游经济、县域旅游产业发展以及县域之间的关系这四个领域。在县域旅游规划方面的研究较少,而新常态背景下的县域旅游发展相关研究几乎没有。
一、研究背景
(一)弥勒概况
弥勒市地处云南省东南部,其所属辖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北部。市区内有昆河公路、滇越铁路和G80广昆高速公路,交通四通八达,是红河州的北大门。
(二)新常态内涵
新常态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速度,即“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其次是结构,即“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是动力,即“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云南省纬度位置优越,是我国少数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的覆盖区,但是对于弥勒来说,旅游资源相对较少,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旅游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二、新常态下弥勒旅游发展新路径
(一)“旅游+”,促进产业融合
1.旅游+文化
旅游业与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传承和传播是旅游业对文化的特殊功能,所以旅游产品在开发和设计时,深化文化开发,发挥当地的文化特色,有目的性的把文化应用于旅游业中。同时注意文化挖掘过程中的因地制宜,利用好地方旅游资源中的历史典故或神话传说,提高目的地旅游魅力和文化竞争力。弥勒市在进行旅游+文化的融合时,应在了解弥勒市旅游发展的大前提下,重点以“福地灵”旅游为主,突出弥勒的佛教文化和红酒文化,充分利用弥勒自身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丰厚的历史文化条件,深度挖掘,满足游客需求,全力打造靓丽高端、浪漫多彩的弥勒旅游名片。并在此开发理念下,设计参与性和体验性强的相关文化旅游活动,举办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节庆。
2.旅游+农业
旅游与农业融合过程中,针对具有鲜明特点的乡村开发乡村旅游,加快农村地区旅游扶贫的速度和力度。结合当地独特的农业资源,设计开发独具一格的农产品,拓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注意旅游业的服务性,在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对相关服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政府部门定期举办管理人员会议,及时了解掌握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3.旅游+工业
工业与旅游的融合是服务业星兴起、工业发展态势下滑的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形式。弥勒市具有知名的红河卷烟厂和云南红酒庄两大工业,新常态下,依托两大工业与旅游融合发展,支持鼓励红烟印象烟草庄园和云南红酒庄等相关旅游项目和活动的建设,借势打造特色工业旅游项目。
4.旅游+养生
弥勒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中,温泉资源目前开发较完善,其中湖泉和梅花泉尤为知名,借助温泉的疗养功能,弥勒市开发打造以温泉为主题的水上娱乐和养生旅游,吸引更多的更广泛的目标客户,打造鲜花养生温泉旅游品牌。
5.旅游+村寨
弥勒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周边的几个镇如西一、西二、西三等世居哈尼族和彝族等少数民族,这些民族的存在传承了悠久的历史,保留了原真古朴的民族风情,各个村寨都有其明显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特殊体现。弥勒市特有的民族村寨是其吸引外来游客的绝佳资源,在依托保护原汁原味的村寨风情和自然景观的同时,大力开展讓游客参与其中的民族习俗和民族节庆活动,满足游客别样求异的需求时,彰显传承村寨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精益求精,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为了更好的发挥云南省作为西南桥头堡的重要地位,弥勒市作为云南省资源丰富的旅游县级市,应积极鼓励开展旅游业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旅游竞争,树立良好的旅游品牌,在旅游业“六大要素”上狠下功夫,尽量满足旅游的各种需求,做大做精旅游品牌,加强弥勒旅游业的专业性,不断提高弥勒的旅游业地位。
(三)资源整合
随着旅游业发展的各种机遇以及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各地抢抓旅游发展机遇,竭尽全力开发当地特色旅游资源,这在某种程度会形成恶性竞争所以为使弥勒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统一规划,在整理弥勒旅游资源的同时分类划分,在旅游专家的建议下,进行同类旅游资源的联合开发,以及统一地区不同类旅游资源的整合营销。为此统一规划,片区开发,整合资源,走旅游业的整合性发展道路已成为提高旅游质量,促进弥勒市旅游转型升级。
三、结语
在新常态下,旅游业的发展必将会面临机遇和挑战,但可以肯定的是“新常态”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新形势的正确判断。把握方向,认清形势,竭尽全力适度开发整合弥勒市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整合营销,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必将优化弥勒市的经济结构,增加人们经济收入,促进弥勒市旅游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