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古村落旅游研究综述
2017-08-18李琴
李琴
古村落研究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以古村落研究发展趋势为线索,对其进行阶段性总结与分析,对每一阶段的研究内容分类整理,并将古村落旅游发展不足指出,以期后续研究能更为深入全面。
古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载体,因其独特的旅游文化价值逐渐被旅游研究学者所关注,20世纪90年代初学者们初步涉及到了古村落旅游,主要研究古村落旅游资源及旅游开发,研究单一且数量较少,国内古村落作为旅游资源真正进入学者视角在2000年以后。本文选择通过中国知网(2000/01—2017/06)以“古村落旅游”为主题进行搜索,分析得出国内古村落旅游的研究主要出现在2005年以后,出现较晚,直到2012年才出现研究高峰,具体分析结果(见图1)。
通过对不同年份研究文献进行比较,从研究时间和内容来看,可以将社区参与旅游的文献研究分为三个递进阶段。
一、初步发展阶段(2000—2004)
这一阶段,古村落旅游已经成了旅游研究的主题,研究内容侧重于古村落旅游规划、旅游形象设计、经营模式几个方面。如张梅生(2000)以流坑村为例,通过对其现状的研究得出了流坑村的保护原则。朱光文(2001)对明清广府古村落的文化景观作粗浅的分析,以期重塑其乡土文化形象。吴文智(2002)对安徽古村落的旅游资源做了分析,指出其在旅游上存在的一些理论和现实问题。刘昌雪等(2003)认为古村落的发展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马捷等(2004)对鱼洋村人文旅游资源进行研究认为应及时采取措施。除上述研究还涉及到居民感知,旅游产品设计、客流时间分布等,但研究较浅显。
二、探索发展阶段(2005—2011)
與上一个阶段相比,这一阶段学者们除了涉及到上述外,还涉及到了古村落居民感知、游客感知等方面,如朱晓翔(2005)认为古村落旅游资源是一种复合型旅游资源。陈腊娇等(2005)对旅游经营模式进行了研究,得出村民自主开发模式优于政府投资开发模式。李卫华等(2006)用EXCEL、SPSS等工具分析了居民旅游感知的影响因素。齐学栋(2006)认为通过文献阅读认为古村落或传统民居旅游开发模式有两种即内生性开发与外部介入性开发。
在这一阶段更为突出的是学者们对于古村落的研究已采用了各种研究方法与理论,如蔡建(2007)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许海琴等(2009)的SWOT分析法、陈建业(2011)的AHP定量分析。理论方面如黄盛、王伟武(2009)的结构主义理论,项文惠、王伟(2010)与项文惠(2011)的地方依恋理论,纪金雄(2010)的利益相关者的共生机制。彭丽娟(2011)的社会交换理论。还有跨学科对其进行研究,如王茵茵(2010)通过罗西类型学对古村落形态研究。徐红罡(2011)用仿生学对旅游目的地空间关系研究。总之这一阶段研究内容丰富、范围更广,对其的研究还涉及到了法律部分。
三、深入发展阶段(2012—2017/6)
这一阶段在上阶段研究方面有了更深入研究,成果较多,这一时期学者们在古村落旅游研究理论与方法方面较多。在研究理论方面如洪霞芳(2012)增权理论、朱桂萍(2012)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徐燕(2012)风水环境学派理论、朱桂萍(2012)旅游资源非优区理论、钟晓鹏(2013)生态博物馆理论、蔡贤恩(2014)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思想、朱生东(2015)共生理论、王丹(2015)空间生产理论、张丽(2016)扎根理论,此外还有层次分析法、空间生产理论等。
在研究方法上,学者们的研究也十分突出,如古王涛(2012)对村落文化旅游资源游憩价值评估方法TCM和CVM的比较研究。张建基(2013)于ASIS模型对北京古村落保护及发展模式研究。陈守晓(2014)基于6E体验模式对古村落旅游产品开发进行研究。伍百军(2015)基于ACSI模型对古村落游客满意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袁琳(2015)运用ASTERGDEM数据对京西古村落空间特质进行分析。郑炳秋(2015)基于Logistic回归对古村落图像筛选模型进行构建及应用研究。这一时期的研究更为深入、研究分支更细、研究方法更多、理论更丰富。
通过对古村落旅游的文献分析发现学者们的研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案研究不平衡。第二、景区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协调度研究策略较少或未付诸行动。第三、对于古村落旅游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不细,故对于古村落的研究还需深入。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