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活动课程改革研究
2017-08-17黄志英
黄志英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起始阶段。发展学前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活动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前教育在改革与建设上一定会出现学前教育对儿童教学方式的创新改革。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围绕着许多方面,其中“活动课程观”是核心基础,它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以及儿童能否将学习理解透彻。“活动课程观”就是将活动与过程看成重点发展目标,活动和课程包括四点,活动计划、活动过程、活动结果以及儿童在这个活动过程中的感知与认识。如今,“活动课程观”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甚至在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中不可磨灭。对于儿童全面发展的完善,我们是应该认真对待,不论是学习还是实践活动,只要有利于儿童,都应列入学前教育改革的项目里。
二、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
近年来,我国的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得到了改善,面对陈旧的传统教育,停滞不前的教育目标已经成为固定的单板教材。教育家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课程观点,将“做怎样的人”作为学前教育课程的目标。这一目标成功的结果,是让大众看到具有“同情心和服务他人的精神”“应有健康的体格,养成卫生的习惯,并有相当的运动技能”“应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表意的能力”“应能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养成欢天喜地的快乐精神,消除惧怕情绪”的小学生。儿童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环境影响人格,人格主导人生,因此,陈鹤琴認为大自然、大社会这样的学习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帮助巨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儿童理论联系实际。陈鹤琴善于将生活与教育结合起来,如他把人的五根手指比作学前教育的整体结构,运用五根手指专研出“五指活动”理论。五根手指所代表含义也不同,有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这五大活动。五大活动就如五根手指,没有这些手指形成不了手掌,所以,这五大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中,陈鹤琴提出“整个教学法”的教学形式,让教师们将学习内容有条理的整个教给儿童。五大领域的学前教育活动课程,以塑造完整儿童,实施全人格教育,发展学前儿童主体性,实施主体性教育为基本价值追求。“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的学习内容为例,阐述了课程目标、内容与要求以及指导要点,并强调“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三、教学改革措施
1.个性化教学。童年生活是个性的,单独的,与众不同的,童年时期是儿童灵敏度极高,好奇心极强,隐藏的潜力极大的阶段。成人不能把“望子成龙,盼女成风”这种观点强加在儿童身上,更不能让儿童全天沉浸在所谓的兴趣班和学习班。必须承认儿童是儿童,必须将适合儿童生活的方式还给儿童,让儿童拥有一个有真挚趣味的童年。儿童的内心都是最纯净的世界,不要去污染这片纯净,我们要将儿童视作珍宝,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细心观察他们微妙的变化。
2.生活化教学。到目前为止,五大领域的学前教育活动课程已经不是用科学世界的角度对待儿童,而是用生活世界。生活世界不同于科学世界,它是属于儿童本身的一部分,儿童离不开生活世界。因为儿童对于外界带给他们的感受是来自生活世界,没有生活世界就没有科学世界。儿童在生活中对实践活动的态度和认知是教育活动的根基。此外,生活世界带给儿童的是如何将生活信念树立起来,所谓生活信念,就是儿童在生活中感知的任何事物和获取的观念进一步的胚基,生活信念影响着儿童的人生信念,如果生活信念消失,那么儿童的人生信念也不复存在。
3.社会化教学。在五大领域的学前教育活动课程中,强调每个人都是特立独行的、与众不同的,但是是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人类的思想进化是人类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属于个人,如果没有个人与个人互相联系便形成不了社会,所以社会是离不开个人的。儿童是个体的,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成人便不断得到尊重与升华,那么儿童也不例外,儿童应该被得到更多的认可,这样,才能利于儿童个体的不断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