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7-08-17谢啟新
谢啟新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该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学生的“做中学”和“学中做”。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
一、现阶段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现状
1.人们对“通用技术”课程的教育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的课程。课程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提高学生交流和表达的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课程价值,是国家在高中阶段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但是,高中又是学生正处于高考前的重要阶段,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对文化知识的学习都非常重视,因此,教师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不怎么重视,使得学生的思考能力逐渐下降。从而造成学生只记得背诵理论知识,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及一些基本操作都一无所知。
2.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模糊化。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可横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课型,共设9个模块。期中必修模块2个,选修模块7个。每个模块2学分,教学时间为36课时。必修模块是普通高中阶段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反映了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学生未来生活必备、终身发展有用的基础内容。选修模块则着眼于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要求,其内容是必修模块在不同技术领域的延伸和深化,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
而现实情况是通用技术课程普遍存在课时不足的情况,有的学校甚至两周才上一节课。因为时间紧张,只能挑重点讲,有的部分一带而过,有的干脆不上。目前,高考质量是普通高中生存的生命线,因此通用技术课在课时上不能得到保证。
3.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不足。通用技术是一门全新的学科,目前缺乏相关专业的教师培训,很多学校的通用技术教师都是从其他各行各业转行过来的,很少有学校从社会上招聘一些有相关技术实践经历的专业人员。虽然有关部门和学校都组织了一些针对通用技术教师的培训,但大多数是讲座,教师只是了结了通用技术的理念,无法把它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创造出相应的教学情景,学生提不起兴趣。
二、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
1.强化学校领导对课改意义的认识,转变师生观念。在普通高中开设通用技术课程是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背景下实施的重要举措,是基础教育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知识增长方式转变而对人才培养目标与素质结构的崭新建构。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新变革,反映了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事业的新发展。同时,也体现了当代科技发展对基础教育的新挑战,体现了未来社会对学生发展的新要求。它对我國基础教育来说意义非同寻常。
2.调整通用技术课程定位,增强学生的创造力。调整通用技术课程定位,将通用技术课程按10%分值纳入高考学科,课时数按目前周课时2节计算。对学科内容和编排进行调整,体现通用技术课程中真正的“做中学”。此外,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健全并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进行通用技术学科新课程的教学研究。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围绕课程标准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制定教学计划,交流教学设计,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各校应积极参与省市县(区)各级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
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落实教学实践。通用技术课程教师一定要提高认识,在自己的教学中落实通用技术课程的五大理念。该课程内容涉及学科较多,涉及面较广。所以,在相关内容的设计与教学中,教师应当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序列、学习时间和学习过程,从而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特点和水平,以提高通用技术各模块内容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应扎实钻研,注意研究这些知识的联系,对课堂上所用的跨学科知识准确把握,准确分析,并能顺理成章地解释清楚通用技术概念、原理、规律,这就保证了辅助学科的科学性,从而有利于学生严谨治学品质的形成和发散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