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
2017-08-17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地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这一问题是人类社会观念所导致的行为造成的,为了改善地球环境人类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如今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教学主流思想融入到各个阶段、各个学科的教育之中。而初中科学教育是是学生初步形成与世界的整体看法与认知的时期,这就使得初中科学教育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不仅是极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极为有必要的教学行为。本文将以初中科学教育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为视角,进行一系列的系统化研究,以期为其他教学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初中科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渗透教育
在初中教育教学过程中之所以要安排科学这一学科的学习,主要是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提供相应观察世界的视角与方法,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与理论基础。在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使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已经为世界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可持续发展思想及战略已经渗透到了科学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初中科学教育不论是作为学科教育还是科学窗口都应为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培养。这不仅是由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基础。
一、 教学中把握主次关系
首先在科学教育中有一个基本认知是初中科学教师所要注意的,即:科学教育实质上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科普教育,即使是与科学可持续发展思想结合进行教育,也应以科学教育为主,可持续发展思想渗透教育为辅。这就是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以科普教学为第一要务,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进行渗透教育,不能够一味地进行或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渗透教育而忽略了科学教育的科普属性。例如:我在讲解“大自然中的食物链与食物网”这一知识点时就为学生举例了较为典型的食物链,而这一错综复杂的食物链又构成了食物网。人类在食物链与食物网中属于较为高段的地位,这就决定了人类是不太注重维护大自然界的食物网的。在这里我为学生引入了科学产品:塑料袋。塑料袋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与二十一世纪最糟糕的发明对大自然的生态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破坏作用。我在这一课程教学中为学生讲解了科学中生物生态的相互关系及人类科技产品典型代表对于这一生态的相关关系,告诫学生在生活中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寻找其替代品。在这一教学中我既没有偏离“食物链与食物网”这一生态科学教育的主体,也相应的进行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渗入。
二、 教学中加强教材与可持续发展观点的结合
这里指向的教材并不限定在科学教育课本上,作为科普性质的教学应当与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这些教学科目及教材的联合教育,最大程度上发挥科学教育在科普教学上的作用。而对于除科学以外的其他三门学科教学而言,可持续发展教育一直贯彻在其中。作为科学教育的教师而言要善于利用这些学科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例如:我在教学“能源可持续利用及再生能源”这知识点时,就引入了学生在物理、生物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如生物运动需要消耗生物质能、可再生能源有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并不是对这些知识点的重复教学,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引申教学补充到科学教育中。如现在大部分学生将学校内的路灯都置换为太阳能、风能、电能相结合利用的路灯本身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行为。我则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進行科普教育,在学生认知这些能源类型的基础上为学生进行这种复合能源路灯的工作原理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在于不仅使学生的科学知识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了有效扩充,还为学生的其他学科的学习进行了有效复习,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教学方式。
三、 创新渗透教学的方式方法
对于初中科学教育本身而言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学生的世界认知及看法的补充教学方式,这就使得科学教育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变数。如不同地区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教育教学资源,资源优势明显地区的学生对科学教育的补充依赖性就较小。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教材作为一种整体性编撰的教学辅导材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社会发展变化的节奏却是很快的,这就使得科学教材在出版后可能就已经跟不上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了。因此科学教师要明确这一点,在科普教育中不能按部就班的进行教育教学,要依照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探索,以创新渗透教学的有效方法。
结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设计进行的主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优势地位,这就使得教师肩负了一定的责任,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想要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就要不断的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不断的进行充电学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科学发展变化。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要提高可持续发展教育意识与相应的视野与知识面,这样的科学教育课堂才是生动有趣、充满活力的。
参考文献:
[1]陈黎. 初中科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方式及策略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6):127-127.
[2]蔡灵燕. 略谈初中科学课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建议[J]. 成功:教育版, 2011(8):16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