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2017-08-17邓利华
邓利华
摘要: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在整个学科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而且借助于情感教育推动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因此,教师要做好小学阅读教学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素养;人生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新课改中受到高度重视,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硬性阅读教学机制,创新阅读教学的方法与形式,使课堂更加生动灵活,学生充分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亲自体验阅读情境,获得整体阅读素质的提高。同时,阅读教学对学生会产生循序渐进的熏陶感染作用,有助于推动学生建立健康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因此,教师要组织好小学阅读教学进程,充分发挥阅读对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促进作用。
一、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阅读素养指的是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语言的感受力和想象能力。学生的阅读素养不仅对其今后的语文学科学习有重要影响,甚至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发展空间都有较大的制约作用。因此,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设计丰富的阅读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学体验,促进其整体文学素质的建立。
(一)设计情景化阅读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阅读文本是以语言建构起来的审美对象,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为我们呈现一个充满情境的文学世界。但是小学阶段,学生的文学感受力不强,语言想象能力较弱,教师如果单纯借助于文学语言来调动学生的语言思维,那么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要善于在阅读教学之前,设计情景化的阅读教学环境,吸引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情景中,学生的思维才能充分打开,想象能力才能插上翅膀,在文学语言的大海中翱翔。久而久之,获得阅读素质的提升。例如,在阅读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选取课文中最切合学生兴趣的情景,利用多媒体加以再现,通过视觉、听觉的冲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其发挥想象力,对故事中人物形象或者环境进行联想与再现,必要时可以请同学起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中的具体情景,以此起到增强想象能力的效果。
(二)训练学生的文本阅读整体感知能力,把握阅读的结构和形式
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懂得阅读内容,学会生字词,感知情感内容,而且还要启发学生对阅读形成独特的感知,即建立阅读感知能力,能够辨别不同的阅读结构。这一阅读素养不仅对学生快速把握文意有重要意义,而且还有助于其作文写作和文学构思能力的增强。例如,教师在备课时提前对阅读结构进行分析归类,阅读叙事结构有倒叙、顺序、插叙等,阅读内容结构有总分总、总分、分总、并列、递进等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集中对某类阅读结构进行阅读鉴赏,了解不同结构的作用,提高其整体阅读感知水平。而阅读的结构总是为内容和情感服務的,因此,对阅读结构的把握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文意,提高阅读效率。
(三)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提高阅读素养
阅读教学并不只是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开展,教师要将阅读教学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贯彻落实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有效利用学生的课余活动,开展自主阅读学习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漂流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喜爱的书本放在学校固定的读书漂流站,相互交流和阅读。如此一来,既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又增强其整体阅读兴趣,在学校中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又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愿建立读书俱乐部,定期组织读书宣传活动、读书分享交流会,甚至还可以建立网络性读书交流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提高其课下自主阅读意识。
(四)创新阅读方式,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离不开对阅读方式的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书、网上阅读、在线阅读等阅读形式如雨后春笋,不断翻新。现在社会的小学生在未入学之前就接触电子设备和互联网,对最新的阅读形式充满兴趣,并且学习能力很强。新的阅读方式不仅节约了阅读时间,而且还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阅读资源,将阅读文本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带动学生的阅读热情。甚至,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学生设计三维模拟真实的阅读环境,创新阅读体验,快速提高其阅读能力。
二、发挥阅读教学的情感作用,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阅读教学除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文学素养,发展其语言感受力和表达能力之外,还可通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积极的世界观,受到健康的科学的价值教育。
(一)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调动学生的情感融入
想要激发学生的情感阅读体验,就要在阅读教学中善于设计和组织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历,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实践也证明,只有符合学生阅读需求和接受范围的内容才能真正激发其阅读需要,才能顺利实现情感的挖掘。小学阅读内容多是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材的,有利于教师选择角度进行切入,实现学生情感的调动。例如,在学习人物阅读主体的文章时,联系身边的人物进行对比;学习描绘景物的文本时,为学生展示不同的景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身边的景物特征,将外在于学生的文本语言与学生的情感世界建立牢固的联系。
(二)组织开展审美教学,深入学习文本中人物的品质、事物的内在蕴含、作者的情感倾向
开展情感审美教学,实际上就是引导启发学生辨别是非善恶,对美丑具备鉴别与评价的能力。只有经过这个教学环节,阅读教学才是成功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而最有效和直接的方法就是对文中人物具备的高尚品质,或者优秀人格进行深入的审美鉴赏。人物所表现出的品质与价值观如何引起学生的情感冲突,并在其内心产生冲击呢?这是需要教师重点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教师要有效利用悲剧的震撼人心之力量,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感受美好事物的魅力,继而才能领悟其被毁灭的悲剧性,产生强烈的情感冲突。另一方面,以学生的生活实例为教学素材,把教学的视角转移到身边的人和事,用心感受美好的情感和事物。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既要关注学生文化素质的建立,又要对其人格品质投以人文关怀。与此同时,语文教师要不断创新阅读教学的方式,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充分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与工具,营造更加真实形象的阅读背景,促进学生语言鉴赏能力和情感审美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