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系处理探讨

2017-08-17何叶

魅力中国 2017年32期
关键词:方法探讨小学语文

何叶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客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堵养学牛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关系处理;方法探讨

当前似乎又现出另一种倾向:语文教学中重要文性而轻工具性理解和训练等。我想这些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我们在语文教宇中缺失了辩证观点的指导,顾此失彼,丢了西瓜捡芝麻,失去了语文教学中应有的平衡与和谐。长久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过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从而导致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偏低等问题。为此,语文教学做出了深刻的变革。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客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堵养学牛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所以,要提高语文教学实效一定要辩证地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

一、感悟与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感受、“体会”、“感悟”、“理解”、“领悟”、“体验”、“品味”、“推想”、“探究”等等。上述词语都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都是为了达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它们不会也不能对学生获得语文能力发生直接作用。语文教学最终都要使学生获得识字的能力、习作的能力以及口语交际的能力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训练”。《语文课程标准)在多处避开了“训练”一词,是针对语文教学现状而做出的变通处理,并非完全否定“训练”。事实上,《课程标准,又在多处表述了“在实践中学习”的砚点。即在言语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观点,从一个更宽泛的视角肯定了训练的价值,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并非不要训练,而是要避免将“训练”绝对化,片面化。语文教学中的各种训练活动应具有综合性:训练的目的是否正确,训练的要求是否恰当,训练的步骛、方法是否科学,训练的效果是否良好,重视创造性,是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的创新。加强人文性,即在训练活动中创设人文氛围,伴随情感活动,使“训练”有趣、有味、有的、有效。

在教学活动中,认知过程和训练活动常常是交错进行的。有时在认知基础上的训练会使训练目标更明确,方法更得当,效果更好。有时训练又可握进认知深化和巩固认知的成果。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首先是一种工具,是人们用来交际、传承、积累思想和文化的工具;对学生而言,语文还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语文的人文性,正是在社会交际活动中,在传承文明、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展观出来的。语文学科教学的人文性。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在心灵碰撞、情感的激荡、生命的呐喊中,在学习语文、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充分展现的。这既体现了语文的价值,也体现了人的价值。可以说由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更强调血肉交融、心灵沟通、精神感悟和情感交流。

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目标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反映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评价语文教学主要看工具性、人文性统一了没有,统一得怎么样。审视教学过程,主要看是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看学生掌握工具性的过程是否体现了人文性。同时也要看在体现人文性的过程中)是否促进学生更好地拿握语文工具。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三、学生主体与老师引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 展的主体”。这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的明确表述。

然而,在新课标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口号下,削弱了老师作为教学活动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课堂上看似活跃,好像学生很主动,而实际常常是学生脱离课文,夸夸其谈,海阔天空,弄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教师不加引导。有的学生离开课文的主旨,背离正确价值观去戏说语文。歪批正题,美其名为“求异思维”。这些所谓的“主体性”,其实是在“主体性”的幌子下曲解主体,误导主体,阉割主体,或使主体莽莽撞撞、无功而返,或使主体迷失自我,消融自我,最终恰恰是失落了主体。

活动中的学生主体,不能离开“教师主体”孤立地论述学生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同为主休,又互为客体。当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不是要削弱老师作 为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而是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应具有以下基本能力,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1.面向全体学生,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2.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善于因材施教的能力。3.创设教学情境,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的能力,4.优化教学过程,善于调控教学过程的能力。5.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因势利导,巧于点拨的能力。6.注意教学反馈,善于评价学生的态度、方法、习惯、效果的能力。

正确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摆正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发挥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补互促、教学相长的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四、于讨论中形成独到见解

培养创新性思维也需要老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比如在《狐狸与乌鸦》这一则寓言中,就可以对狐狸有一个全面的分析,普遍的学生都会认为狐狸很狡猾阴险;但是狡猾的狐狸的最大优点就是聪明,聪明的人才能吃饱饭。但是狐狸欺骗乌鸦是不可取的,这样可以引申学生思考,做人要脚踏实地,勤劳务实,不劳而获是可耻的。所以故事的一方面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事物是具有两面性的,在否定一样事物的同时也有肯定的一面。另一方面故事传达出来的东西就是鼓励人要实事求是,认真踏实。

小学生对社会存有很多的未知,拥有一颗好奇心是学生最难能可贵的东西,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用活跃的方式代替无聊的传授讲评敲开学生的思维之门,灵活巧妙的变换授学方法,和思路,让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得以保持,相互合作是完善自己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在新课程实施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困惑并不奇怪,关键是我们怎样对待和解决它。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果我们能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去看待这些关系,不走极端,那么我們的语文教学就能在旧民新、传统与创新、继承与改革中扎实地向前迈进。

猜你喜欢

方法探讨小学语文
试论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改革化学实验,增加有效教学
浅议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策略
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探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