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

2017-08-17李祥知

文理导航 2017年23期
关键词:习题教学效率高中数学

李祥知

【摘 要】数学习题课通常都是与教学课结合在一起,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对习题的讲解。而如何提高习题课教学效率,则关系到整节数学课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对习题的理解和掌握。基于此,本文着重对提升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效率进行实践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习题;教学效率

引言

高中阶段开展数学习题课教学,主要原因是高中数学涉及到的知识点理解难度比较大,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陷入思维误区,就容易出现解题错误的原因,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这些习题进行集中讲解,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点,就可以真正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水平。

一、精选习题,精心备课

开展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活动,且要保证习题课教学效率和质量。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精心挑选与教学内容相关或与教学目标相符合的习题,对这一类习题进行深度发掘,就可以确保学生在习题课上真正“有所得”,从而真正实现习题课教学的重要目标。

研究数学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曲线方程这一部分内容中出现了问题,学生在实际解题中找不到解题关键,即浪费了解题时间,也加剧了学生对数学的紧张感。针对学生“曲线方程”这一部分内容存在的问题,在习题课教学活动中,教师特意挑选难度由浅入深的数学问题,要求学生探究解答数学问题。

教师:对于曲线方程,如果已知a+b=10,c=2 ,可否求出橢圆的标准方程。

学生结合求曲线方程的规律和技巧,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经过一番讨论和交流,学生找出解题方法。

学生:可以求出椭圆的方程。

教师再接再厉,继续追问:那要如何求出椭圆的方程呢?

学生:根据椭圆的标准方程与基本量的平方关系,结合题意建立关于a、b、c的方程组,解出a =36且b =16,即可得到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教师对学生给出的解题思路表示肯定,并诱导学生写出解题过程,“那能不能根据解题思路写出解题过程呢?”

学生根据解题思路,对解题过程进行整理,如下所示:

解析:当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时,设椭圆的标准方程x /a +y /b =1(a>b>0)

然后将已知值代入到椭圆标准方程中,

即可解得a =36,b =16。

所以,就可以迅速求出椭圆的标准方程。

而当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时,同理可以推理出椭圆的方程。

通过学生的对解题过程的分解就可以看出,学生掌握了解决曲线方程的技巧和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数学水平和能力选择难度由浅入深的数学问题,并诱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数学问题,就可以实现队数学知识的更深层次了解。

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重视备课工作,在课前准备环节为学生挑选难度适宜的数学问题以供学生训练,通过对学生的强化训练,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数学知识水平。

二、注重习题的探究性和启发性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和认知能力趋于完善,在这个阶段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对于学生数学问题的设计和设置,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层面,突出问题的探究性和启发性,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将所学数学知识整合利用,是提升学生数学水平的关键。

再以曲线方程为例,习题课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了一个难度相对较小的数学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成功解题之后,教师再引入了一个难度相对较大,更具备探索性的数学问题,如下:

教师:根据解第一题的经验和推论,尝试解这个数学问题“已知双曲线两个焦点分别为F (-5,0),F (5,0),双曲线上一点P到F ,F 距离差的绝对值等于6,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某学生根据解第一题的方法,结合所学曲线方程相关数学知识,迅速给出了解题思路,“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得2a=6,从而得a=3,结合c=5,利用平方关系算出b =16,即可以求出双曲线的方程”。教师对学生迅速反应能力表示赞扬,并让学生根据该学生得出的解题思路写出正确解题过程。学生写出的解题过程如下:

解析:∵双曲线焦点在x轴上,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得2a=6且2c=10,

∴a=3,c=5,得b =c -a =16

因此,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 /9+y /16=1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为学生设计具有层次性和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即保证了数学问题的逻辑连贯性,又能够进一步发掘学生的思维。学生联系解题方法技巧,结合所学数学知识进行解题,就可以顺利解题。

三、教师少讲,学生多做

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习题课教学活动,还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少讲,学生多做”,实现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深化。以以往习题课教学情况来看,普遍都是教师多讲,学生记录教师讲授的解题过程和方法。改善习题课教学现状,还是要学生主动参与。

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单元内容的时候,函数贯穿在学生学习生涯的各个阶段,在学生数学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样学生掌握解二次函数的技巧和方法,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重要数学知识点进行解析,在习题课上,为了检查学生对函数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知识基础。教师采取了学生做题为主的课堂模式,而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帮学生点拨。其中,某学生做到的一个函数习题如下:

已知y=f(x)是二次函数,方程f(x)=0有两相等实根,且f′(x)=2x+2

(1)求f(x)的解析式。

(2)求函数y=f(x)与y=-x-4x+1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题目难度并不大,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顺利解出数学问题。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学生先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快速解答出了第一个数学问题。解析过程如下:

解:(1)∵y=f(x)是二次函数,且f'(x)=2x+2.∴可设f(x)=x+2x+c.

又∵方程f(x)=0有两个相等实根,

而在解决第二个数学问题时,学生显然遇到了不小的难度。对此,学生向教师求助,教师带领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关键“定积分”。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恍然大悟,自然很快解决出数学问题。

从数学习题课上学生的解题过程来看,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模式,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掌握的相关技巧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在陷入困难的时候向教师求助,既达到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思考解决问题能力,也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在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主要是因为及时反思,可以及时发现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提供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习题课教学节奏进行合理调整,就可以真正实现习题课教学目标。

以函数中常规数学问题“斜率”为例,这一部分内容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也是学生解决函数问题的关键。但是从学生在习题课中解题情况来看,还是有很多学生找不到解题的关键,对数学重点知识的掌握尚不到位。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发现是因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维容易受限,一旦将斜率与其他数学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学生就难以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如“设函数f(x)=g(x)+x ,曲线y=g(x)在点(1,g(1))处的切线方程为y=2x+1,则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的斜率是什么”。对此,教师选择了一些比较基础,且综合性比较强的数学问题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对学生的强化训练,学生解题状况大有改善。

由此可见,在开展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及时反思,是发现和解决学生解题中存在的问题的重要前提。所以,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的反思。

猜你喜欢

习题教学效率高中数学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