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的应用
2017-08-17唐余慧
唐余慧
(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5)
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的应用
唐余慧
(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5)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体征发生情况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肿胀、压痛、Homans征、浅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结论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可显著减少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体征,对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应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脊柱骨折;截瘫;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作为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极大影响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既往针对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而言,以采取常规预防措施为主,但深静脉血栓体征仍较为常见,未能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而本研究旨在探讨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在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93例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8.39%(45/93),其中男患组内占55.56%(25/45)、女患组内占44.44%(20/45);年龄35~65岁,平均(48.4±2.5)岁;观察组占51.61%(48/93) ,其中男患组内占58.33%(28/48)、女患组内占41.67%(20/48);年龄36~66岁,平均(49.1±2.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措施,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为主,结合机械性疗法,包括下肢牵引及其他功能锻炼等主动活动;必要时,进行主动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具体如下:预防深静脉血栓体征发生,及时检查下肢体位是否恰当,是否伴随着肿胀、压痛、Homans征、浅静脉曲张等现象,若发生下肢肿胀、压痛等,均及时上报给医生处理;疼痛护理,加强健康教育,鼓励患者参加娱乐活动;必要时,采取镇痛处理,切勿对下肢采取热敷止痛及选择下肢作为穿刺对象,减少造影剂、高渗糖的用量;护理观察,加强体温的监测,评估感染发生风险,若体温较高,且持续时间长,伴随着伤口愈合不良,可考虑为感染,及时采取消炎、抗感染等治疗;出院指导,协助患者及早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患者保持适当的体位,以患肢处于外展位为主,避免使患肢屈髋大于90 °,讲解正确保护方法;随着病情的缓解,约3周,可下床活动,借助扶拐,减小患肢的负重,逐渐增大患肢的负重,定期采取超声,甚至静脉造影复查。
1.3 效果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体征发生情况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深静脉血栓体征包括下肢肿胀、压痛、Homans征及浅静脉曲张。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使用x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
2 结 果
观察组下肢肿胀、压痛、Homans征、浅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体征发生情况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 [n(%)]
3 讨 论
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与高凝状态密切相关,但血流动力学较差,伴随着静脉壁损伤,均作为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对于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而言,既往以低分子肝素结合机械性疗法预防深静脉血栓为主,但需要配合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协同提高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2]。基于上述观点,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应用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重点预防深静脉血栓体征发生,及时处理,有助于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一些研究指出,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的下肢容易疼痛,若处理不到位,如对下肢采取热敷止痛,可显著增大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在此,通过疼痛护理,结合护理观察,评估感染发生风险,及时采取消炎、抗感染等治疗;此外,出院指导,重点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均有助于改善下肢血流动力学、促进下肢静脉血回流[3]。通过本研究可知,观察组下肢肿胀、压痛、Homans征、浅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进一步提示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可显著减少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体征,对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应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1] 李 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38-239.
[2] 李红珍.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71-272.
[3] 尹 方.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4,43(10):956-957.
本文编辑:吴玲丽
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7.036.7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