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情,不是保健品的“药引子”

2017-08-16杨玉慧

食品与健康 2017年8期
关键词:保健食品老人家保健品

杨玉慧

很多年来,围绕“老人家该不该买保健品”的话题,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支持者是以孝为名,反对者则义愤填膺。而今年上半年,一则“60岁老人海边身亡,留遗书称被保健品‘坑死”的消息,再次引燃了双方的激烈辩论。

正方:该买!

理由:追求健康和长寿是人的本能。现在经济条件好了,老人家吃保健品,补养身体合情合理!身体健健康康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也少给子女添负担,何乐而不为?

反方:不该买!

理由:保健品都是骗人的,谁知道里边是什么成分?净编造一些新名词蒙骗老年人,那些销售就是为了赚钱,只要你肯花钱,他们给你下跪叫爹叫妈都可以。有病去医院,没病别瞎吃。

不管媒体怎样讨论,还是有相当多的老人家会选择购买保健品来吃。不少人的初衷都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少得病,不得病,“花小钱省大钱”,减轻子女负担。但是,如果因为其他“喧宾夺主”的因素而购买保健品,那说明我们离上当就不远了。

巧识骗局

1.服务周到:比如,销售小李人特别好,照顾老人简直是无微不至,我看在他的面子上也得多买点。随着社会进步,服务行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有了较大提升。可是我们买东西,不能光“看态度”,还要“看效果”,保健品本身的质量才是应该被消费者放在第一位的。如果老人家仅因为销售人员是一个“好孩子”,就购买其推销的保健品,那就有上当的风险。

2.别人说好:比如,同事老张长期吃,人家老两口身体都很硬朗。这是典型的“从众心理”。在很多事情上,我们从众,是不会出错的。比如某超市促销,大家都去,能为家庭节省一点开支。但是吃什么保健品,要根据自己的具体状况而定,不宜从众。比如我们会建议糖尿病患者平时多吃点粗粮谷物,可是痛风患者最好吃精米白面。

3.价格便宜:比如,现在这家公司的促销力度大,我只需要花几百块钱就能买平时价值上千元的保健品,还有赠品:锅、玉石枕头、免费旅游等。但是,“占小便宜吃大亏”的新闻,您见得还少吗?

买对保健品

那么,保健品究竟该不该买呢?应该!为什么?因为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老人家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会下降,营养素不足的情况比较普遍,注重营养素补充有利于健康,降低慢病患病率。

我国保健食品的现行国家标准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GB 16740-2014),其中规定,保健食品是“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让我们逐字解读定义,好正确认识保健品到底是什么。

1.属于食品:保健品是民间说法,正规名称应为“保健食品”,属于食品的范畴;

2.不能治病:保健食品不能用于治疗疾病,更不能代替药物。如果推销员说“可以治疗疾病”或者“吃了这个就可以不用服药”等言论,一定不要相信。

3.功能限定:对于保健食品“特定的保健功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共列出了27项,即: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缓解视疲劳、促进排铅、清咽、辅助降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缓解体力疲劳、提高缺氧耐受力、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减肥、改善生长发育、增加骨密度、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祛痤疮、祛黄褐斑、改善皮肤水分、改善皮肤油分、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通便、对胃黏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如果促销人员宣传的产品功能超出了这27项,就可以判断他是在“忽悠人”。

4.适用人群:保健食品适于“特定人群食用”,而非人人适用。我们要结合自身的健康状况以及日常饮食习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购买保健食品。专业人士指医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等,而非推销人员。

5.批准文号:保健食品的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该局的网站上可以查到国产和进口保健食品的信息数据,包括产品名称、批准文号(卫食健字(xxxx)第xxxx号)、保健功能等多项信息。

儿女多帮忙

对于老人家来说,如果想正确选择保健品,既要摆正心态,又要掌握一些相关知识,实在力不从心,可以寻求儿女的帮助。作为儿女来讲,这也是责无旁贷的事情。

1.分析父母适合什么保健品:需要带父母去医院做一个体检,全面了解身体状况,然后根据体检结果,在医生的指导下确定需要的保健品品种。比如,骨质疏松者需要补钙;动脉硬化可以补充卵磷脂或者鱼油;更年期女性可能需要大豆异黄酮;素食主义者需要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等。

2.有针对性地选择保健品:检查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有“小蓝帽”标志,上网核实保健品的包装信息与注册信息是否一致。

3.明确服用剂量:向老人家詳细解释说明书,按照推荐量服用,切忌抱有“好东西可以多吃”的思想“想吃多少吃多少”。服用一种新的保健品之初,要密切观察身体变化,一旦出现不适,当立即停用。

4.监督饮食与用药:保健食品是有着“特殊功能的食品”,既不能代替其他食品,更不能代替药物。所以,在服用保健食品期间,要监督父母正常饮食,有慢性疾病的老人一定要坚持正常服药。

5.用关爱保护老人:预防老人家盲目购买保健品的不二法宝,就是儿女的关爱。许多老人之所以容易进入商家的“圈套”,重要的原因就是无法抵抗销售人员的“热情”。越是孤独无聊的老人,越是渴望温暖。销售员一旦抓住这个心理,就会投其所好,做一个温柔的陷阱等着老人家跳进来。所以,如果父母已经沉迷保健品,与其吵架阻止,不如反思自己,多关心老人的需求和情绪,远离虚假保健品误区。

猜你喜欢

保健食品老人家保健品
铭记于心的残缺
浅论保健食品与健康养生的关系和解决途径
热门调查
九旬老人砸200万元买保健品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
HPLC测定保健食品中维生素E
食药监总局:从未批准“补脑”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小知识
我想去看望上帝
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