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医体质分析*

2017-08-16张选国

陕西中医 2017年8期
关键词:湿质阳虚气虚

邓 华,张选国

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 710000)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医体质分析*

邓 华,张选国△

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 710000)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和年龄、性别、病程等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果:参加调查的389例患者中,单一体质类型162例(41.65%),复合体质类型227例(58.35%);单一体质患者中,平和质6例(3.70%),病理体质156例(96.30%),前三种单一体质类型分别是气虚质(38.27%)、阳虚质(27.78%)、痰湿质(13.58%);9种单一体质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气虚质在女性患者中的分布大于男性(P<0.05),痰湿质在男性患者中的分布大于女性(P<0.05),气虚质在中青年组分布大于老年组(P<0.05),阳虚质在老年组分布大于中青年组(P<0.05);不同病程的体质种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程的延长,单一体质逐渐减少,兼夹体质逐渐增多。结论: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年龄、性别、病程均与该病的体质类型相关。

后循环缺血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眩晕/头晕是该病出现频率最高的症状[1],它有着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严重者可以导致脑梗塞,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探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和年龄、性别、病程等之间的关系,从而从中医体质学的角度为本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陕西省中医医院干部保健一科门诊及住院患者。自2015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共收集389例,其中男性161例,女性228例;年龄最大者86岁,最小者35岁,平均年龄(48.41±12.73)岁;病程最长者30年,最短者1d,平均病程(16.65±7.35)年。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2]以及《眩晕诊治专家共识》[3],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由其造成的眩晕归类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体质类型诊断标准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4](中华中医药学会制订),共有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及特禀质9种体质类型。

2 研究方法 对所有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现场进行问卷调查,记录患者症状和舌苔脉象等情况,填写《中医体质调查量表》并进行量化评分,根据得分确定患者的体质类型。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一般资料、中医体质类型分布采用描述性分析;单一体质和性别、年龄、病程等的关系均采用列联表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结 果

1 单一体质和复合体质分布 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389例患者中,单一体质162例,占41.65%,复合型体质227例,共占58.35%,其中2种体质复合142例,占36.5%,3种体质复合59例,占15.16%,4种体质复合21例,占5.4%,5种体质复合5例,占1.29%。

2 单一体质中不同类型分布情况 单一体质的162例患者中,平和质6例,占总数3.70%,病理体质156例,占总数96.30%。病理体质中,气虚质62例(38.27%),阳虚质45例(27.78%),痰湿质22例(13.58),血瘀质12例(7.41%),阴虚质8例(4.94%),湿热质5例(3.09%),气郁质2例(1.23%),特禀质0例(0.00%)。

3 9种单一体质在不同性别及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9种单一体质在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比较,气虚质在女性分布大于男性(P<0.05),痰湿质在男性分布大于女性(P<0.05),气虚质在中青年组分布大于老年组(P<0.05),阳虚质在老年组分布大于中青年组(P<0.05),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单一体质分布(例)

4 不同病程和体质种类数 不同病程的体质种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程的延长,单一体质逐渐减少,兼夹体质逐渐增多,见表2。

表2 病程和体质种类数关系(例)

讨 论

在我国,关于体质的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它论述了个体之间差异存在的普遍性,并将人分为阴阳二十五人,是后世体质分类的依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单一体质分布中气虚质、阳虚质频次最高,痰湿质次之。这与中医传统理论中的“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理论不谋而合。“无虚不作眩”理论最早由明代的张介宾提出[5],他主要通过《灵枢·海论》中提到的“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强调眩晕都是因为“上气不足,上虚则眩” 所致。导致眩晕的“虚”可分为两个方面,即气虚和阳虚。气虚又包括脾气虚和肾气虚,脾气虚则气血生化乏源,从而导致清阳不展、脑失所养,发为眩晕。肾乃先天之本,主要作用是藏精生髓,若肾气不足,肾精亏虚,则不能藏精生髓,而脑为髓之海,若髓海不足,则发为眩晕。“气虚乃阳虚之始,阳虚乃气虚之渐”,随着病程的增长及年龄的增长,气虚必然导致阳虚。故本研究中气虚质在中青年组分布大于老年组,阳虚质在老年组分布大于中青年组。明·秦景明强调“阳虚致眩”[6],若肾阳虚衰,不能气化、摄纳水液,就会导致肾中水液厥逆上攻,从而导致头目眩晕。本研究中男性患者中痰湿体质的分布频次大于女性,主要原因考虑与男性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男性通常应酬较多,运动少,在饮食习惯上喜食肥甘厚味,嗜烟酒,易使痰湿内生。“无痰不作眩”理论由朱丹溪首次正式提出[7],湿邪属于阴邪,重浊而粘腻,痰湿中阻,就会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继而蒙蔽清窍,导致眩晕。本研究提示随着病程的延长,单一体质逐渐减少,兼夹体质逐渐增多,故在本病的防治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总之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的防治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年龄、性别、病程等情况,注重益气温阳、化痰祛湿,通过对患者体质的调整与干预,提高该病的中医药疗效。

[1] Searls D E,Pazdera L,Korbel E,etal. Symptoms and signs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in the 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 Posterior Circulation Registry[J]. Arch Neruol,2012,69(3):346-351.

[2]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 : 786-787.

[3] 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1-48.

[4]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7.

[5] 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92.

[6] 秦景明.症因脉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9.

[7] 朱震亨. 丹溪心法[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89.

(收稿:2017-04-12)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16JM8133)

△通讯作者

眩晕 @ 后循环缺血 @中医体质

R255.3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8.011

猜你喜欢

湿质阳虚气虚
心衰协定方联合西药治疗心阳虚衰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老年人痰湿质评分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阳虚了会有这些表现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质患者与瘦素受体和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代谢综合征痰湿质研究进展*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气虚了,病多了
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对痰湿质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白术附子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阳虚水泛证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