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疗机构X线平片诊断颈椎病的价值探讨

2017-08-16党进军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5期
关键词:骨质增生椎间隙平片

党进军,陈 明

(1.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 743000;2.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中心卫生院,甘肃 定西 743000)

基层医疗机构X线平片诊断颈椎病的价值探讨

党进军1,陈 明2

(1.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 743000;2.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中心卫生院,甘肃 定西 743000)

目的 探讨X线平片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某镇卫生院212例颈椎病患者,所有病例均常规拍摄颈椎正、侧、双斜位片,根据需要加摄其他功能体位,结合临床症状分析X线平片表现。结果 颈椎序列改变65例(30.7%),生理曲度改变131例(61.8%),骨质增生191例(90.1%),椎间隙狭窄125例(59.0%),骨性椎管狭窄50例(23.6%),韧带钙化108例(50.9%)。其中,骨质增生尤其是椎体骨质增生是最主要的表现。结论 X线平片是一种经济、快速、有效的检查方法,为颈椎病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在基层医疗机构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X线平片;颈椎病;应用价值

颈椎病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于退行性骨关节病范畴[1],中老年人发病率高,其X线平片、CT及MRI诊断已有论述[1~3]。社区、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因缺乏CT及MRI设备,故X线平片结合临床症状诊断颈椎病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收集212例某镇卫生院颈椎病患者的X线平片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在该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2015—2016年医师多点执业期间某镇卫生院212例颈椎病患者的X线平片检查结果,其中男118例,女94例,年龄19~82岁,平均年龄47.5岁,45~65岁患者最多,病程15天~20年。

1.2 方法

212 例患者均常规拍摄颈椎正、侧、双斜位片(简称“颈椎四位片”),根据需要加摄其他功能体位。正位片主要观察颈椎序列、钩椎关节、有无椎间隙狭窄等;侧位片主要观察生理曲度、椎间隙、有无骨赘及韧带钙化等;双斜位片主要观察双侧椎间孔形态、有无椎小关节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等。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分析X线平片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

1.3 临床症状

颈肩部酸痛、活动受限,手指麻木137例;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旋颈时加重58例;咽部异物感或吞咽困难6例;心悸、胸闷3例;下肢麻木、步态不稳8例。

2 结果

(1)所有患者的X线平片均有阳性表现,病变部位在C3~7,其中以C5、C6发生率最高(见表1)。

(2)对212例颈椎病患者的X线平片阳性表现进一步细化后按出现频次做降序排列,发现骨质增生尤其是椎体骨质增生为颈椎病最主要的X线平片表现,结果见表2。

3 讨论

表1 212例患者的X线平片表现

颈椎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是由于长期频繁的头颈部活动使得颈椎间盘变性,继发椎小关节和钩椎关节的软骨退行性变,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和韧带增厚钙化等形成其X线阳性表现,从而使患者的脊髓、神经、血管受压出现一系列相关症状和体征[4,5]。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长期在电脑前低头伏案工作和坐姿不良的人越来越多,故颈椎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且年轻化趋势。有报道[6]认为,颈椎病的高发年龄是30~50岁。

3.1 X线检查对基层医疗机构的重要性

颈椎病患者如通过X线平片不能早期确诊、鉴别诊断困难或指导手术时,应选择CT或MRI进一步检查。但我国相当一部分社区、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资源匮乏,未配置CT、MRI等大型设备,大多数患者只能选择普通的X线检查[7]。笔者认为,X线平片能够较准确定位发病位置,排除具有相似症状的其他骨病,结合临床症状确诊,并为疾病严重程度、进展及预后评价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同时,X线平片电离辐射较小,是一种相对廉价、快速、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因此,利用X线平片在基层医疗机构诊断颈椎病更切合实际,其诊断价值不容低估,现阶段还将发挥更大作用[8]。

3.2 颈椎病的X线平片表现分析

颈椎病最常受累的部位是C5、C6,因为该段椎体是人体颈部活动的中心,活动度大、活动频繁,同时邻近脊髓颈膨大处,椎管相对较小,平衡能力弱容易受伤,这是造成颈椎病易发生于该部位的生理解剖学基础[9]。本组病例的X线平片表现包括颈椎序列改变、生理曲度改变、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骨性椎管狭窄及韧带钙化等。骨质增生(占90.1%)是颈椎病最常见的X线表现,其本质是一种继发性的修复反应,表现为椎体前后缘、椎小关节和钩椎关节骨刺、骨赘形成,使正常卵圆形的椎间孔变小、变窄,压迫脊神经根出现相应临床症状。212例患者中出现椎体边缘骨质增生者高达186例(87.7%)。颈椎关节软骨退变,关节囊、韧带松弛造成颈椎稳定性下降,机体出现保护性反应,表现为生理曲度异常(61.8%),在本组中是次常见的X线表现,其中又以生理曲度变直(44.3%)常见;当颈椎稳定性严重下降时出现序列改变(30.7%),表现为相邻椎体间的双边征及阶梯征,多出现在病程较长的患者中。这些变化在颈椎侧位片上表现明显,且会引起各种临床症状。本组病例中椎间隙狭窄(59.0%)比较常见,属于椎间盘退变的继发X线表现。一般认为C5~6椎间盘退变始于30岁左右,经过若干年(个体差异)方形成肉眼可辨的明确变窄,可根据椎间隙狭窄程度了解椎间盘病变情况。椎间盘膨出或向后突出压迫脊髓、神经根及血管等,引起组织炎症反应及一系列临床症状。颈部软组织退行性变持续进展常形成椎旁韧带钙化(50.9%)。本组项韧带钙化(50.5%)约占一半,表现为C4~7棘突后方的长条状或分节状致密影。前纵韧带钙化多为椎体前缘细线状,后纵韧带钙化多为椎间隙后方小点状,临床上以后纵韧带钙化最有意义,但本组发生率低(1.0%)。骨性椎管狭窄(23.6%)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诊断颈椎病的可靠依据,颈椎侧位片测量椎管矢状径可作为其衡量标准,椎管矢状径>13 mm为正常,10~13 mm为相对狭窄,<10 mm为狭窄[3],骨性椎管狭窄往往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

3.3 颈椎病的X线平片表现必须结合临床症状

常规摄“颈椎四位片”藉X线阳性征象推断颈部脊髓、神经根及血管等受压情况,再结合临床表现多能确诊颈椎病,并指导临床理疗。但X线平片主要显示颈椎骨质结构的病变,颈部软组织在钙化前的痉挛、肿胀等也是颈椎病临床症状产生的原因,当软组织病变减轻、消退时,临床症状缓解,这也可以解释一部分颈椎X线平片表现与临床症状不一致[4~10]的情况。我们的经验是:患者具有典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一条及以上X线阳性征象即可确诊;X线平片无明显异常者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前提下也可以诊断为颈椎病;仅有X线阳性症状而无临床症状者只可视为颈椎退行性改变,不宜诊断为颈椎病。

综上所述,X线平片是一种经济、快速、有效的检查方法,为颈椎病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在基层医疗机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欧阳志.X线诊断学[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

[3]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朱劲华.应用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哈尔滨医药,2015,35(1):56-57.

[5]范志强,张于和.X线平片对颈椎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9):96-97.

[6]梁秋发,原林,黄立清,等.广东省佛山市3所大学成年教职工及其家属颈椎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3年随访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7,10(16):3-5.

[7]曹九虎,燕红军,梁从实,等.甘肃省38个乡镇卫生院放射工作现状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5):20-21.

[8]买小军,王学琦,卢万春,等.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7(3):220-222.

[9]江洪,李恩美,何瑶,等.食管钡餐造影对食管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9(1):69-71.

[10]刘英峰,崔世鑫.X线平片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07,24(10):2079-2080.

R681.5+5

B

1671-1246(2017)15-0148-02

猜你喜欢

骨质增生椎间隙平片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骨质增生常见误区释疑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年纪大了,如何避免骨质增生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术中恢复椎间隙自然高度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价值探究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抗骨增生片联合骨肽片治疗骨质增生症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