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DP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2017-08-16王秋菊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5期
关键词:纤溶二聚体心血管

王秋菊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

FDP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王秋菊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

目的 探讨FDP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择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21例,将其纳入本次实验的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到我院进行健康检查者21例,将其纳入本次实验的常规组,使用乳胶免疫比浊法,对研究组患者及常规组健康者的FDP水平、D-二聚体水平予以检测。结果 进过数据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的FDP水平、D-二聚体水平指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健康者,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过临床有效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DP水平、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降低,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FDP水平、D-二聚体水平,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为患者防治疾病、疗效判断以及病情监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心血管疾病;血管内凝血;D-二聚体;FDP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因为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而引起的大脑、心脏、全身组织出现出血性疾病或缺血性疾病[1]。对人类健康有着十分严重的威胁,好发于高龄人群,尤其是年龄>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死亡率、致残率较高[2]。因此,临床尽早予以诊断,对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FXⅢa交联形成纤维蛋白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升高表明存在继发性纤溶亢进(如DIC);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反映血循环中纤维蛋白和/或纤维蛋白原,在纤溶酶作用下所产生的多种碎片的含量,其水平的升高表明机体纤溶活性亢进(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FDP与D-二聚体是检测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指标,两者指标水平能良好反应出患者机体凝血纤溶系统的实际活跃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21例,将其纳入本次实验的研究组,其中14例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年龄20-65岁,平均(51.3±4.6)岁,其中合并白血病3例,合并妊娠高血压5例,合并病毒性肝炎5例、合并胰腺炎7例。同时,选择同期到我院进行健康检查者21例,将其纳入本次实验的常规组,其中15例男性,6例女性,年龄20~66岁,平均(50.5±4.5)岁。

1.2 方法

晨间空腹,取2 ml静脉血,将其置入枸橼酸钠真空抗凝管中,离心速度3000 r/min,持续15 min离心,收集血浆,以待备用,摒弃乳糜血以及溶血。

使用全自动血凝仪ACL TOP 700对研究组患者以及常规组健康者进行FDP与D-二聚体检测。FDP标准<5.0 mg/L,D-二聚体标准<350 μg/mL。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FDP与D-二聚体水平

研究组患者的FDP与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健康者人群,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FDP与D-二聚体水平(±s)

表1 对比两组FDP与D-二聚体水平(±s)

小组 n FDP(mg/L) D-二聚体(μg/mL)研究组 21 75.32±25.23 1255±66.7常规组 21 3.79±1.12 245±12.3 t - 12.979 8.308 P -0.000 0.000

2.2 治疗后效果

临床经过有效治疗之后,在第2天、第4天、第6天、第8天检测一次研究组患者的FDP与D-二聚体水平,结果数据分析发现,通过临床治疗,研究组所有患者的FDP与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降低,见表2所示。

表2 研究组FDP与D-二聚体水平对比(±s)

表2 研究组FDP与D-二聚体水平对比(±s)

指标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FDP 70.12±21.99 57.5±13.42 23.12±5.34 8.22±2.01 D-二聚体 1078±55.6 678±34.6 178±6.7 66±5.5

3 讨 论

由于心血管疾病合并诸多基础疾病,在诸多疾病共同发展期间,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一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综合症。因为弥散性激活了血液内凝血机制,沉着小血管内纤维蛋白,使得器官、组织遭受损伤。加之消耗凝血因子,而使得患者存在全身心出血现象[3]。在凝血疾病的进展以及发生过程重,同时存在以上两种表现,临床表现较为特殊。现阶段,FDP与D-二聚体检测指标,是临床诊治心血管疾病所参考的两项最主要的指标,两项指标的检测内容主要在于继发性纤溶亢进、低凝血期,影响两种指标检测的因素有很多,检测方式不合理、机体代偿、病情的进展变化等等都会影响到最终检测结果。

曾有临床实践发现,血小板数量下降或是明显减少,是反应心血管疾病的敏感征象,大部分患者血小板数量<50 h/L,且存在血小板减少现象。针对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而言,即使不存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引起血小板数量减少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白血病患者,癌细胞侵袭骨髓,会减少血小板;骨髓纤维化患者,明显可见骨髓造血组织减少,在某种程度上,使血小板数量减低;再生障碍心贫血患者,其患者本身的骨髓造血功能存在障碍,而影响血小板生成。有临床实验发现,测定单项血小板数并不会帮助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临床治疗方面提供较大的帮助,因为疾病初期,其血小板数量或许处于正常范畴或是接近正常水平。而FDP与D-二聚体诊断,在心血管疾病中,其效率要远远高于血小板计数、PT、TT、纤维蛋白原以及APTT等,因为FDP与D-二聚体所提供的诊断指标比较快速、特异。D-二聚体能够良好反映出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疾病确定之后,通过FDP能监测疾病的进展,D-二聚体联合FDP,是临床诊治心血管疾病最佳指标。

D-二聚体,即是指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检测患者机体之内特异性继发性纤溶功能的很重要指标。若是检测结果发现,患者机体之内的D-二聚体提升,则说明患者体内的特异性继发性纤溶功能存在增强的表现,患者机体存在出血倾向。FDP,指的是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片段,主要反映患者体内纤溶系统被激活的实际状况[5]。换言之,在反映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同时,也会良好反应出原发性纤溶亢进[4]。若是患者体内FDP水平检测升高,则表现的是患者机体纤溶活性整体水平。D-二聚体水平提升,则表现是患者纤溶系统、凝血被激活,特异性较强。在临床诊治心血管疾病中,D-二聚体具有较低的敏感性,存在较高的特异性,而FDP虽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比较低[6]。所以,临床联合检测D-二聚体于FDP两项指标,可利于两者互相补充,为临床诊治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有效指导,进而尽早为患者实施防治对策。

本次实验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以及FDP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健康人群,经过临床有效治疗后,其D-二聚体水平与FDP水平均显著降低。说明联合检测D-二聚体与FDP指标,为临床诊治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1] 刘祥平.血浆D-二聚体和FDP联合检测在DIC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05:915.

[2] 王克贵.血浆D-二聚体和FDP检测在DI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2:17-18.

[3] 贾正友.血浆AT-Ⅲ、FDP、D-D联合检测在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26:111-112.

[4] 王 伟,李彬先,艾一玖,于婷婷,李玉芹,杜彩虹,葛星瑶.D-二聚体、FDP联合检测对早期DIC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10:1160-1161.

[5] 贾正友,赵海芹.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及FDP、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91:130+140.

[6] 焦淑静.血浆Hs-CRP、血浆TM和D-二聚体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联合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34:43-44.

本文编辑:吴 卫

R446.11

B

ISSN.2095-8242.2017.025.4874.02

猜你喜欢

纤溶二聚体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在脑动静脉中的变化
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在妊娠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