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耳后无痛性包块14年、左腮腺区肿物8年余、右侧耳后肿物5年余

2017-08-16申卫东王延林赵建东刘良发王嘉陵黄德亮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肉芽肿腮腺包块

申卫东 王延林 赵建东 刘良发 王嘉陵 黄德亮 杨仕明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疑难病例讨论·

左耳后无痛性包块14年、左腮腺区肿物8年余、右侧耳后肿物5年余

申卫东 王延林 赵建东 刘良发 王嘉陵 黄德亮 杨仕明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木村病;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涎腺肥大;血管淋巴增生性嗜酸性细胞增多症;IgG4相关性疾病;

Kimura disease;Eosinophilic lymphogranuloma,ELG;Salivary gland hypertrophy;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w ith eosinophilia,ALHE;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

【简要病史】

患者陈先生,49岁,汉族,河南省人,农民。以“发现左耳后肿物14年、左腮腺肿物8年余、右侧耳后肿物5年余“主诉入院。

患者于14年前偶然发现左耳后黄豆粒大小无痛性包块,未予重视;后包块逐渐变大,遂在当地医院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不详。8年前左侧腮腺区出现包块并逐渐增大,5年前右侧耳后出现类似肿物并缓慢增大;患病期间患者注意到进食刺激性食物后包块增大,使用“激素”治疗后包块缩小;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腮腺肿物(双)”收入院。患者发病以来,感觉包块部位肿胀、瘙痒、不痛,无低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无面瘫、唾液分泌增多,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呼吸困难等。患者目前精神状态一般,体力情况良好,食欲食量良好,睡眠情况良好,体重无明显变化。无过敏性疾病病史,个人史无特殊。专科检查:双耳后可触及一肿物,约2cmx3cm大小,质硬,边界清楚,活动好,无压痛,表面皮肤黝黑,皮温正常;左侧腮腺部位触及一包块,质中,约7cmx5cmx3cm大小,边界不清,无压痛;右侧胸锁乳突肌后缘触及包块,约2cmx2cm大小,质硬,边界清楚,活动好,无压痛;口腔粘膜红润,无溃疡。腮腺及颌下腺导管口无红肿。

【初步诊断】

腮腺肿物及伴双侧多发性颈淋巴结肿大(双)

【实验室检查及解读】

血常规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影像学及其它检查的解读】(外观像、影像学及细胞学检查)腺周围、耳后及颈静脉链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影,最大者位于右侧耳后,大小约2×3.1cm。

图13 -1.外观像及影像学检查。13-1a-d:外观像显示患侧腮腺区明显肿胀,耳后可见直径2cm的包块;13-1e:腮腺CT平扫+增强(2011-03-31本院)左侧腮腺体积增大,其内可见囊实性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后肿块内实性成份中度强化,CT值约64HU。双侧耳后皮下可见软组织肿块影,边界不清楚,密度均匀,CT值约48HU,增强扫描后中度强化,CT值约62HU。左侧腮腺间隙、双侧颈动脉间隙、颌下间隙及颈后间隙内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影。13-1f-h:腮腺磁共振平扫(2011-04-02本院)左侧腮腺体积增大,以浅叶为主,大小7.4×5.0×3.3cm,其内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DWI呈高信号,腮腺边界显示欠清,累及邻近皮下组织;右侧腮腺形态、大小及信号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腮

本例患者术术前的外观像及影像学检查如图13-1所示:

颈部淋巴结及腮腺超声(本院):双侧腮腺体积增大,左侧为著,于双侧腮腺可见低回声结节,右侧大小约1.0cmx0.4cm,左侧大者1.2cmx1.2cm,边界清楚,形态尚规则。腮腺周围及颈部可见多发低回声结节,回声分布不均匀。

B超引导下腮腺区包块穿刺病理检查(2011-03-31本院)(左侧腮腺低回声结节)穿刺纤维血管组织中见大量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白细胞浸润,考虑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可能性大。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例的特点:1、中年男性,49岁;2、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呈良性病程;3、以“双侧腮腺区及颈部多发性、无痛性包块”为主要症状;4、病史长,14年前即发现左耳后肿物;5、包块多发、质硬、无压痛;6、血常规检查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7、输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包块缩小。本例病人反复在多家医院就诊,均未能明确诊断和有效救治,最终通过B超引导下的“粗针穿刺”活检而确诊。

另外,因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对本病的诊断意义有限,有学者报道FNAC的诊断符合率只有50%,甚至更低(7.1%)。临床上大部分病例都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大多数作者诊断推荐切开活检。因此,对可疑病例应该行切开活检以求明确诊断。

木村病(Kimura disease,KD)典型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为淋巴结结构保留、多发的生发中心增生、嗜酸细胞浸润、嗜酸性脓肿、血管化、生发中心坏死、生发中心蛋白质沉积和纤维化。

几乎所有的KD病人外周血的嗜酸细胞都会增加,并且血清IgE明显升高。有研究显示:嗜酸粒细胞计数与颈部包块的大小密切相关。同时应该检测肾功和尿蛋白以排除伴发肾功不全。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与病程平行。

在本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与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纤维瘤、朗格汉斯(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巨大淋巴结增生(Giant lymphnode hyperplasia)、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菊池病/菊池-藤本病,Kikuchi’s dis⁃ease)、腮腺多形性腺瘤、圆柱瘤(Cylindroma)、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ALHE)等表现为颈部的包块性的疾病进行鉴别。除了与颈部包块进行鉴别,还需要与其它几种称为肉芽肿的病变进行区分,分别是: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淋巴瘤样肉芽肿(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炎症性肉芽肿(infective granuloma)、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Heerfordt综合征(眼色素层腮腺热)等鉴别。

【治疗】

目前对于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治疗以放疗为首选,可辅以类固醇类药物。手术切除不彻底,术后较易复发。分析本病例病程较长,病变范围较广,手术完全切除难度大,手术难点在于面神经保护和术后高复发率,故推荐患者选择放疗控制病变,患者后转入我院放疗科就诊。

【预后和随访】

最后一次电话随访(2014-9),放疗后双侧肿瘤较前明显缩小,生长得到控制。

【最后诊断】

腮腺、颈部淋巴结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Lymphomagranuloma,ELG)

【相关知识及文献总结】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Lymphoma granuloma ELG)又称金氏(金显宅)病或木村病(Kimura disease,KD)是一种少见的、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肉芽肿性病变,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头颈部单侧、无痛性颈淋巴结病变或皮下结节,可以伴有周围血及骨髓中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909年日本学者片山最早发现此病,金显宅于1937年报道了7例被命名为“嗜伊红血球增多性淋巴母细胞瘤”的病例[1],但后来发现该病为非肿瘤性病变,又于1957年更名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1948年日本学者木村哲二(Kimura)注意到该病的血管性成份并对此病作了详细报道[2],认为该病是“非寻常型肉芽组织伴淋巴组织增生”(Unusu⁃al granulation combined with hyperplastic changes in lymphoid tissue),之后此病被命名为Kimura disease(KD)。此后,发表了一系列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日本的报道,几乎所有的病例都是蒙古人种[3-6]。

木村病与血管淋巴增生性嗜酸性细胞增多症(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hilia,ALHE)是否是同一种病还存在争议。有作者认为木村病为ALHE的特殊类型,主要特点是“慢性”、“侵犯深部组织”。但近期大部分文章都从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上把二者区别开来。ALHE是继发于炎症的动静脉畸形,而KM的原发病例过程为炎症,可以伴发血管增生,表1汇集了ALHE和KD临床特点的比较。

本病少见,至今报道仅300例,散见于口腔、皮肤及放疗等专业的文献。因为历史原因,国内文献目前多沿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名称,而英文文献和日文文献大多使用Kimura disease(KD)。

表13-1 ALHE与KD的区别

KD的病因不明,据推测,感染或毒素激发的自身免疫现象,或者I型超敏反应(IgE介导)。有证据显示KD病人以Th2细胞为主,产生嗜酸性细胞因子如IL-4和IL-5。

KD的具体发病率未知,且大部分病例来自东亚和东南亚,欧洲也有个案报道。本病少见,但实际的发病率可能被低估,原因是本病大部分病人没有症状,因此可能未被确诊;还有部分病例可能被误诊为腮腺肿瘤或转移淋巴结。

临床表现:KD的三联征表现为头颈部肿块、血嗜酸性细胞和IgE水平升高。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30岁的青年多见,男女比例约为6:1~10:1;病程较长,以无痛性肿块为主,多无自觉症状,有时伴有瘙痒。肿块多数由侵犯皮下的软组织形成,好发于头颈部及四肢,尤多见于腮腺、颌下腺,有时发生于泪腺。半数以上病例还同时侵犯淋巴结及其他部位,如口腔、腋窝、腹股沟、躯干等。有些病例病变只侵犯淋巴结,而无皮下软组织改变。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0%~70%),多数病例在肿瘤摘除后减少;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IgE升高;病理检查可确诊。表13-2总结了33例KD患者的发病部位、受累组织、肿块大小和伴发的全身症状等临床特征,概括反映了该病的临床特点[5]。

表13-233 例KD患者的临床特征

该病呈良性过程,目前还没有恶变的报告。该病主要治疗方法为局部放射治疗、手术切除及化学药物治疗。对没有症状或不影响美观的患者也可以选择观察。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对放疗敏感,局部放疗可以有效的缩小病变,通常用来治疗复发性的KD,Har⁃eyama等报道26-30Gy剂量即可达到74%的局部控制率[4]。但对年轻的患者通常不做推荐(Motoi 1992)。

临床常用皮质类固醇口服来治疗KD,但激素停药后疾病往往复发。对局限化的疾病也可以采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也有报道环孢素能诱导KD缓解,但大部分病人停药后仍会复发。基于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HES)的治疗进展,伊马替尼(imatinib)在KD治疗中也显示出有效性,但需要更多的研究。其它文献报道有效的药物包括反式维甲酸、已酮可可豆碱等。

手术也是该病的治疗手段之一,因肿瘤无明确包膜,边界不清,局部浸润广泛,手术不易彻底切除,术后复发的比例高达25%。

KD的影像学表现变异较大,这与每个人病变内的血管和纤维增生的程度不同有关,1项较大样本的研究发现KD的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为腮腺周围界限不清、多发性的强化灶,伴有淋巴结的病变。本例的MR表现具有特征性,左侧腮腺体积明显增大,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腮腺边界显示欠清,并累及邻近皮下组织,淋巴结病变明显。

【问 题】

1 KIM H T,SZETO C.Eosinophilic hyperplastie lympho⁃granuloma,comparison with Mikulicz's diseas.Chin Med J,1937,23:699-700.

2 KIMURA T,YOSHIMURA S,ISHIKAURA E.On the ll⁃nusual granulation combined with hyperplastic changes of lymphatic tissue. Trans Soc Pathol Jpn,1948,37: 179-180.

3 胡小毅,罗莉.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5,32(1):69-70.

4 HAREYAMA M,OOUCHIA,NAGAKURA H,etal.Ra⁃diotherapy for kimura’S disease:The optimum dosage.Inl JRadiatOncol Biolphys.1998,40(3):647—651.

5 刘胜文,黄露露,张振纲等。Kimura病33例临床分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45(7):297-300.

6 Irish JC,Kain K,Keystone JS,Dardick I.Kimura’s dis⁃ease:An unusual causeofhead and neckmasses.JOtolar⁃yngol1994;23:88-91.

R764

A

1672-2922(2017)03-386-4

10.3969/j.issn.1672-2922.2017.03.022

申卫东,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侧颅底、耳及耳神经外科;耳鸣及听觉认知研究

杨仕明,Email:yangsm301@263.com

猜你喜欢

肉芽肿腮腺包块
基质金属蛋白酶对结核肉芽肿形成及免疫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克罗恩病肉芽肿检出率相关因素分析
胎儿腹部囊性包块的产前超声诊断
多层螺旋CT诊断在以多发结节、肿块为特征的腮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中的意义
常规CT上瘤内囊变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SPECT双探头前、后位显像分别测量腮腺功能的比较研究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一例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