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砂艺术收藏面面观

2017-08-16杨忠明编辑易可

科学生活 2017年6期
关键词:顾景舟现藏名家

文/杨忠明 编辑/易可

紫砂艺术收藏面面观

文/杨忠明 编辑/易可

说到江苏宜兴紫砂壶,有人会说,哎呀,这东西便宜得很啊,在上海老街城隍庙一带的地摊小店里,花几元钱就可以买到一只很漂亮的紫砂壶,带回家不也可以泡茶喝吗?其实,讲这个话的一定是个外行,他还没有了解紫砂壶收藏的艺术文化和真正价值!

紫砂壶是集诗词、书画、雕刻、手工艺制作于一体的陶土艺术品。从前用一小块紫砂泥烧成的名家紫砂壶保存到现在的价值,有的大概要比黄金贵上百倍,这并不是瞎说,北京举行的中国嘉德2010春季拍卖会上,紫砂壶制作大师顾景舟所制石瓢壶以1232万元成交,创下宜兴紫砂器拍卖单价之最。如今的拍卖会上,几万、几十万元成交的一把名家紫砂壶根本是小菜一碟,可见名家古旧紫砂壶的价位近几年来涨势远超黄金白银的涨幅,尤其是名家制作的紫砂壶的收藏价值颇高 。

制作紫砂壶明清时的名家有金沙寺僧、供春、李义心、时大彬、李仲芳、邵亨裕等。清末民初时有程寿珍、范大生、俞国良、朱可心、裴石民、汪宝根、冯桂林、王寅春等。新中国时期工艺美术大师有顾景舟、蒋蓉、汪寅仙、吕尧臣、徐秀棠等。近几十年制壶高手、大师纷纷涌现,揭开了紫砂壶制作的新的一页。

据旧籍《阳羡名陶录》记载:“宜兴壶(紫砂壶)之创始系金砂寺一僧习于陶缸瓮者处,搏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附陶家穴烧成,遂以款识“供春”二字,缺盖,后由裴石民配做。供传世。”明代正德年间,有个叫供春的书童随进士吴颐山来金沙寺,看到寺内老和尚用当地特有的紫泥捏制茶壶,饮茶参禅,他也就取了和尚洗手后沉淀在缸底的洗手泥,对着寺院内大银杏树的树瘿,做出了“指螺纹隐起可按”的供春壶。后人仿制供春壶很多,但供春制壶真品极其罕见。1928年,文化名人储南强在苏州冷摊觅到一把古供春壶,壶把的款识“供春”二字,缺盖,后由裴石民配做。供春壶以银杏树瘿作壶身花纹,造型别致,紫砂色,此壶现藏北京历史博物馆。另一把供春壶是香港著名收藏家罗桂祥收藏,现藏香港茶具文物馆,壶底有“大明正德八年供春”,是“六瓣圆囊壶”。据顾景舟说:“他曾见过树瘿状壶有十二只之多,不合文献所载供春壶的特点,似难以定为真品。”所以,现在如果能够觅到一把真正的明代供春壶是非常难的!壶以银杏树瘿作壶身花纹,造型别致,紫砂色,人储南强在苏州冷摊觅到 把古供春壶,壶把壶现藏北京历史博物馆。另一把供春壶是香港著收藏家罗桂祥收藏,现藏香港茶具文物馆,壶底“大明正德八年供春”,是“六瓣圆囊壶”。据景舟说:“他曾见过树瘿状壶有十二只之多,不文献所载供春壶的特点,似难以定为真品。”所现在如果能够觅到一把真正的明代供春壶是非难的!

据对紫砂壶研究多年的上海著名油画家彭鸣亮先生说:“考古发掘所见有明确纪年可考的紫砂实物,应该是南京市博物馆的一件藏品。这是一件提梁壶,通高17.7厘米,1965年出土于南京市中华门外马家山的明代司礼太监吴经墓,同出的有嘉靖十二年砖刻墓志。吴经墓出土的这件壶,对于鉴定供春生活时代制作的紫砂器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那么,我们为什么把宜兴做的壶叫紫砂壶呢?上海诗毅文化传播公司老总、制壶艺术家谢军毅认为,紫砂壶烧制的原料为紫泥、绿泥、红泥,形成在几亿年前,一般深藏于岩石层下,泥层厚度从几十厘米至一米不等。紫砂泥含铁量高,紫色为多,故称紫砂。

猜你喜欢

顾景舟现藏名家
十二月·热烈
顾景舟偷懒
A History of 2400-year-old Civilization Unveiled
九月·游弋
《玄宗避蜀图》
名家之约
名家之约
顾景舟的无款壶
顾景舟制紫砂松鼠葡萄茶具9200万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