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花儿与甘肃花儿的不同点探析
2017-08-15李琪
李琪
摘要:在我国长久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越来越多的文化艺术内容都被我国国人和社会所传承,这也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内涵。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这也为我国的文化事业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民歌是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所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歌曲内容,其不仅仅属于国家的文化遗产,同时也能够代表每一个民族的特点,还有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每一个类型的民歌都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且受到物理、地理和心理以及风俗上的影响。我国的青海和甘肃是两个相邻的地区,在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相同的特点,但是经过长期的发展,两个地区的“花儿”都在不断的发展和提高,其中的曲目也越来越多,因此本文就两个地区的“花儿”存在的不同点进行探讨,以此促使两个地区的“花儿”共同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青海花儿 甘肃花儿 不同点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3-0020-02
每一个民族和地区都有着自身的特色,其中民族歌曲是最具特色的一项艺术内容。在经过了长期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歌曲在地理、环境、审美、语言等各个因素的影响中,其根本上造就了民歌所具有的地方特点,这些都在根本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主要作用,所以能够看出,民歌的形成中所包含的地方性色彩,与其地理位置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西北地区的山石峥嵘,黄色土地是西北地区的主要特色,而寒冷也是当地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所以人们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下,想要拥有良好的发展和生活情况,就需要不断的与自然环境和生活进行斗争。青海和甘肃就是两个相互紧邻的城市,也是相互之间非常密切的地区,两个城市在多个方面都有着相同的特点,但是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两个城市中的“花儿”都在不断的发展。在不断的发展和提高自身的同时,曲目的改善和种类也越来越多,在词和曲子两个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其中旋律欺负比较大,曲目层次比较多,音域相对比较宽,这些都是其“花儿”的主要特点,但是两个城市的“花儿”也有所不同,因此本文针对这一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一、曲调名称
“花儿”是长久以来在我国中国西北地区,例如:甘肃、青海、宁夏三个省或者是自治区中的汉族、回族、藏族、蒙古、保安、撒拉等民族中共同创造出的民歌内容,民歌之中把“花儿”比作女性,同时也把女孩比作花朵,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得出这一民歌的名称。其在使用汉语进行演唱,在音乐的风格上也受到了羌族、藏族和汉族,还有穆斯林各个民族之中传统音乐的影响,所以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艺术风格。“花儿”早在明代初年前后就已经被创造出来,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演唱,因此得以长久的流传。其中“花儿”也在2006年5月20日被我国的国务院列入了第一批非物质国家文化遗产的名录之中。
在青海地区的“花儿”和甘肃地区的“花儿”中的曲调都已经被称作为“令”,但是在很多地区之中,都是按照地名、民族和花名等对“花儿”的“令”起名字。所以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之中,“花儿”也有着不同的曲调的名称,这也是青海和甘肃中“花儿”在曲调名称上所存在的不同之处。例如:青海“花儿”中的《上去高山望平川》人们在演唱和传承的过程中就把气称为“河州大令”,这是因为在当地人们编创的这首“花儿”的时候,是在河州之乡,也就是说这首“花儿”诞生在河州的附近,因此用这样的名字进行命名。同时在青海地区还有《一堆堆白鸽子》也被人们称作为“呛啷啷令”,也是按照鸽子的所在地进行命名的。而《我编的山歌用车拉》其中被人们所命名的“令”是,“三三儿溜令”这一歌曲就是因为歌词之中所具有的固定的,用来衬托整首歌词的名称进行“令”的命名。甘肃的“花儿”中也有着自己的曲调名称,这一点也是与青海不同的内容。例如:甘肃的《下四川》则被人们称为“脚户令”,这种就是按照编唱人员的名称和身份进行命名的。而其中的《莲花山的水帘洞》和《莲花山的路盘盘》被人们称为“莲花山令”,这首“令”的名称就是选取了甘肃地区的莲花山以此而得名。
二、歌词内容
“花儿”属于一种地区和民族性的民歌,很多人和当地的少数民族人民都把这种歌曲称为大西北之魂,实际上“花儿”起源在古老称位的河州,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之中。在当时社会之中,居住在这一地区之中的汉族、回族、藏族等每个民族中的群众,经常在日常生活的田中、山野间,或者是赶路的过程中,只要是人们闲暇的时间中,都会习惯性的唱几句曲调悠扬的“花儿”。每年之中的春季,在甘肃和青海地区都会举办相对比较大型的“花儿”会,农民和牧民们都会身穿盛装,扶老携幼参加到这一会议之中。
花儿在当地的居民口中都被称为“百科全书”,其中的内容针对男女之间的爱情,以及男女的婚姻等几个方面都有着非常细致的描绘,甚至在其中的内容上,还很大程度上反应历史中出现的事件以及现实的人们的生活内容。在青海的“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之中,词曲的内容长久以来都被人们称作为杰出的作品,主要就由于其中的歌词有着非常诗意的感觉,甚至通過非常具有隐含行的方式和手段,把作者的相思痛苦的情感进行表现。这其中的第一句歌词就是“上去高山望平川”,所以作者也正是用这一句歌词进行命名,不仅仅有着辽阔的气度,也能够表现出作者所看到的高原景色。其中的歌词内容也能够在各个方面、多个角度表现出整个民歌中的则力行。同时词曲中的温雅含蓄的内涵让人回味无穷。在歌词中,把牡丹花比作是演唱者心爱的姑娘,并且对姑娘抒发出了欣赏和爱慕的心情,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深刻的表现青年男女之间所具有的情感抒发方式,同时也表现出男女之间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就是“花儿”独具特色的魅力。
在甘肃的“花儿”中,上文所提到的《下四川》是一个非常质朴的优秀民族歌曲内容,人们在演唱的过程中也能够被其所独居的艺术魅力所吸引。这首曲目中,具有非常舒缓的节奏和柔和的音乐,整个的曲目中既深沉苍劲,也温柔感人。整个曲目主要描写了这一地区中的贫苦农民,为了能够拥有好的生活,背井离乡,前往四川讨生活,所以在“花儿”中突出表现了人们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强,其中除了实词,还穿插着很多虚词“嗷呦呦啊”等都是用作衬托的词语。实际上这首“花儿”被甘肃人民称为心底的歌曲,每一句词语都是点明当时的生活背景,也说出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期望,所以这也是甘肃的“花儿”和青海之间的主要不同点。
三、旋律结构
尽管青海的“花儿”和甘肃的“花儿”在旋律和整体的结构上,其音域都比较宽,并且有着热情奔放的特点,但是二者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区别。青海的“花儿”自身就具有非常高和广阔的音域,演唱过程中也比较高亢和嘹亮,但是甘肃的“花儿”的音域相对来说却比较暗淡。
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青海的“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在演唱的过程中,一般都使用比较高的音调进行演唱,并且把奔放和高亢的气势和其中的沉闷情怀相互融合,这是高原中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相互之间的结合,也是青海的“花儿”的主要演唱特点,如下图:
甘肃的“花儿”《下四川》中第一部分的歌曲就是开始的部分内容,并且其旋律逐渐从低音开始,由低到高,再由高转低,这样非常轻松的就能够把听众带到整体的环境和背景之中,如下图:
所以这些都能够看出,甘肃的“花儿”音域敞开,但是也深沉、苍劲,并且整首歌都相对比较稳定。这也是当地的地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能够长处人们日常的生活环境。相比之下,青海的“花儿”在旋律和音调等方面则稍微逊色一点,这也是二者在旋律结构上的不同。
四、结语
根据以上探讨和分析得出的结果能够看出,我国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悠悠大国,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很多文化遗产都逐渐积淀和形成,这也为我国艺术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国拥有众多少数民族,这些民族都是由多年的时间发展形成的,每一个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这些文化不仅仅是民族的特点,同样也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的特色。而在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中,民歌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实际上在上文的内容中也能够看出,民歌与一般的民族艺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均是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演唱和流传下来的艺术内涵,青海和甘肃的“花儿”也是这种情况下衍生出的民族艺术内涵。而从本文的研究过程中能够看出,甘肃和青海的距离比较近,所以人们所面临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相互之间也比较接近,两个地区的“花儿”相似之处非常多,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同之处,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能够让两个地区的“花儿”相互沿袭,以便于更好地促进我国民族和地方文化艺术的快速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董卿基.对青海民歌在当地高校传承与发展的思考——以青海花儿和小调为例[J].大舞台,2015,(11):178-179.
[2]萧昱.从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看甘肃“花儿”的当代变异现象[J].艺术科技,2014,(06):35.
[3]刘勐,胡文静.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数字化探索——以“花儿”特色数据库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10):99-101.
[4]耿国彪,张子元.雪域高原花儿飘香——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大通暨第四届中国青海大通老爷山花儿会隆重举行[J].绿色中国,2013,(14):12-19.
[5]劉鹏.漫闻“花儿”断续长——对青海“花儿”现状及提升发展的几点思考[J].群文天地,2011,(15):9-11.
[6]罗子云.从“话青海”到“唱青海”的心路历程——试论滕晓天先生的“花儿”情结与学术成果[J].群文天地,2011,(09):12-14.
[7]杨玮.浅谈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以甘肃岷县的传统音乐“洮岷花儿”为例[J].价值工程,2010,(35):309-310.
[8]李立,张永兰.青海“花儿”传承人的类型浅析——以西宁和海东地区调查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04):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