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院临床药师干预外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效果分析

2017-08-15时从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预防性围术药师

时从才

(海安县南莫中心卫生院,江苏 南通 226681)

本院临床药师干预外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效果分析

时从才

(海安县南莫中心卫生院,江苏 南通 226681)

目的 探讨本院临床药师干预外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效果。方法 从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4年12月实施临床药师干预后的外科围手术期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通用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和病例讨论,同医生共同研究制定治疗用药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规范性差异。结果:观察组用药合理率94.7%高于对照组的12.0%,术后用药时间<24 h率41.3%高于对照组8.0%,其他指标如平均用药时间、平均抗菌药物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单种用药、联合用药及用药品种选择等,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 本院临床药师干预外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后效果明显,无论是给药时机,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含酶抗菌药物使用频率、细菌耐药率等均得到很好控制,有效的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降低患者用药费用。

临床药师;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效果

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能够有效避免各种外来或体内寄生病原体侵袭、感染,适应症主要包括:术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或中性粒细胞缺乏者,手术时间过长或易术后感染的手术;有风湿热病史者,预防复发;健康个人或集体对特定细菌的感染,如氟喹诺酮类用于链球菌A群、淋病接触者的预防,青霉素(大剂量)用于梅毒接触者的预防等。

有研究表明,对原发疾病严重、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者,目前其预防使用率已达到全部抗菌药物使用总量的30%~35%[1-2]。因此,对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有效干预非常必要。本院相关工作起步较晚,于2012年1月成立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小组,2014年1月正式实施临床药师制度。本人作为本院的临床药师,通过主动深入临床,开展药学查房和参与围手术期给药方案制定等形式发挥专业作用,经过一定时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发现,临床药师对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干预效果明显,可以降低病原菌耐药性,减少继发感染的可能性,有利于病情稳定恢复,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4年12月实施临床药师干预后的外科围手术期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患者组成如下:观察组患者男82例,女68例,年龄32~85岁,平均年龄(48±18)岁,其中甲状腺42例,下肢静脉结扎术28例,肝胆19例,腹股沟疝手术10例,胃肠道21例,乳腺30例;对照组患者男67例,女83例,年龄31~83岁,平均年龄(46±15)岁,其中甲状腺35例,下肢静脉结扎术21例,肝胆40例,腹股沟疝手术27例,胃肠道10例,乳腺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外科手术要求,且无其他感染性疾病,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通用方法:由我院药事管理和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制订临床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和临床使用指导原则,下发各临床科室,再分配到各科室由各临床科主任带领落实贯彻。

观察组:在通用方法基础上,由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和病例讨论,同医生共同研究制定治疗用药措施,不定期抽查病历,审核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形成书面文件下发科室,要求提出整改措施。每季对手术预防用药情况、使用率、使用金额和使用频次进行排名,实施奖惩制度,通报批评不合理用药医生,对于情节严重医生予以扣除绩效工资和扣分等惩罚措施,同时,奖励合格用药医师。同时联合医务科、办公室、医院感染管理科等部门定期进行培训,组织临床医生统一学习,不断纠正不合理应用现象,巩固合理应用成果。

1.3 疗效分析

比较两组合理用药情况以及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排序前5位统计。合理用药情况包括用药合理,术后用药时间<24 h、平均用药时间、平均抗菌药物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单种用药和联合用药人数。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处理,组间计量资料结果用±s,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结果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合理用药情况比较

观察组用药合理率94.7%高于对照组的12.0%,术后用药时间<24 h率41.3%高于对照组8.0%,平均用药时间5.0±0.9天少于对照组9.4±1.5天,平均抗菌药物费用601.7±129.8元少于对照组918.9±149.7元,平均住院时间6.84±1.21天少于对照组113.69±2.41天,单种用药率93.3%高于对照组5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单种使用抗菌药物用药频次排序前5位统计情况比较

观察组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含酶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减少,而头孢西丁、头孢替安等第二代头孢菌素的使用频次明显升高,见表2。

表1 两组合理用药情况比较

表2 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排序前5位统计情况比较 [n(%)]

3 讨 论

抗菌类药物在临床滥用现象广泛存在于各大、中、小型医院,早已发展为一个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不规范使用抗生素药物,不仅增加细菌耐药和毒副反应发生率,而且一定程度增加患者住院费用,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围术期预防使用抗生素药物主要是为了预防术后发生切口、手术部位腔隙以及全身性感染,能够有效避免各种外来或体内寄生病原体侵袭、感染。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抗生素类药物应对症治疗,术前预防感染合理选择应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药物,且避免盲目使用三、四代头孢菌素或高价位抗菌药物。滥用抗菌药物弊端较多,一是会较大程度浪费医保、社保以及农合资源,二是会一定程度增加住院费用,加重患者家庭负担。从上述结果可见,观察组用药合理率94.7%高于对照组10.1%,术后用药时间<24 h率41.6%高于对照组6.7%,平均用药时间5.0±0.9天少于对照组9.4±1.5天,平均抗菌药物费用601.7±129.8元少于对照组918.9±149.7元,平均住院时间6.84±1.21天少于对照组11.69±2.41天,单种用药率94.9%高于对照组5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含酶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减少,而头孢西丁、头孢替安等第二代头孢菌素的使用频次明显升高。从以上数据及结合相关科室细菌耐药监测可以看出,本院临床药师干预外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后效果明显,无论是给药时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细菌耐药率等均得到很好控制,有效的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降低患者用药费用。

[1] 杨 旭,田震学,邹晓蕾,等.临床药师干预外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比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46):4330-4331.

[2] 徐明华.临床药师干预对普外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8):2538-2539.

本文编辑:吴 卫

R978.1

B

ISSN.2095-8242.2017.22.4182.02

猜你喜欢

预防性围术药师
药师“归一”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预防性维护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