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国 革命 奉献
——论孙中山精神品质的核心

2017-08-15李钟麟邹小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孙中山革命精神

李钟麟,邹小阳

(1.湖南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2.湖南科技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一个激情澎湃的革命家,他的激情激荡了中国近代的历史风云。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他辗转海内外,倾尽毕生心血,领导中国革命长达几十年,推翻了封建帝制,开创了共和伟业。作为一代伟人,他的丰功伟绩和光辉一生人民会永远铭记,他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彪炳史册,万古流芳,令人景仰。时值孙先生诞辰151周年之际,缅怀伟人,重温历史,孙先生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愈久弥新。作为一代伟人,他的精神品质核心是什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心怀祖国的爱国精神;二是百折不饶的革命精神;三是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

一、心怀祖国的爱国精神

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在于他爱国若命、忧国若身、心念苍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而鞠躬尽瘁,终其一生都在为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生活在满目疮痍、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的特殊历史时期,列强的“蚕食鲸吞”让孙中山先生深感切肤之痛,“驱除鞑虏、振兴中华”的伟大政治抱负应运而生了。

(一)振兴中华是其毕生的理想

孙中山知道要振兴祖国首先是拯救祖国。拿什么来拯救,孙先生的首选是读书,他不断地学习中外知识,开阔眼界,全面了解西方文化。他4岁随母侨居美国,13岁赴檀香山,途中目睹了清朝官吏的贪婪、凶残及百姓的悲惨境况,他感到非常气愤,继而萌发了反叛现状和救国救民的思想。1883年到达香港,入香港拔萃书院,开始接受西方教育,他刻苦努力,广泛涉猎中外政治、历史、文学等类书籍。1884年转入香港中央书院读书,他希望自己中学毕业后学习陆军、海军或者法律知识,并从事相关工作来改造中国,可惜未能如愿。到底选何种职业,他思索良久,决定学医与政治并行,于是进入了由美国基督教会长老会创办的南华医学堂学医。一年以后,也就是1887年9月,他听说香港开设了英文医校,认为香港可以鼓吹革命,遂转入香港西医书院,在广州、香港行医期间,广泛结识有识之士,进行革命活动。1892年26岁的孙中山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13年的读书生涯,让他的理想更加清晰,就是要改变祖国的面貌,推翻满清政府,恢复汉族河山。海外学习的经历,使他对改良主义思想有较多的了解,为他后来的“三民主义”思想奠定了基础。

孙中山先生崇尚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深感西方的教育方法优良,远远胜过自己幼时的私塾学校,即便如此,对西方文化不迷信也不盲从,总是充满着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爱国如命。他始终坚信中国人丽质聪明,比东洋人西洋人都要优秀,祖国改造好了,中国比外国还要强盛,从这一点足以说明孙中山不是崇洋媚外而是一个具有中华民族风骨、最朴素最真诚的爱国主义者,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孙中山走上民族民主革命的基础就是强烈的爱国和报国之心。揆诸史实,孙中山徜徉西学之时,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痴迷与挚爱[1]。他在南华医学堂就读期间,特地请了一位精通中国历史的先生专门为他教授中国经史。他还曾经风趣地提到:“但欲改革政治,必先知历史。欲明历史,必通文字。乃取西译之四书五经历史读之,居然通矣。”[2]随着岁月的流逝,到了晚年,孙中山先生深谙西方文化的弊端,更加清醒地领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重要性。他指出舍弃中国本体文化全盘西化的做法根本行不通,应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从中华传统文化里寻找中国革命的理论依据,从激扬新文化之波浪中探寻革命的道路。他这种痴迷民族精神,不照搬、不执迷又不抱任何偏见地学习西方的态度,彰显一个现代政治家的伟人风范,这种伟大的精神情怀,在今天仍具有某种现实意义。

(二) 为国为民是其奋斗的宗旨

孙中山光辉的一生,是为祖国和人民奋斗的一生,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无论身在国内还是国外,他始终把祖国统一和人民幸福放在第一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曾一度出现南北两大政治力量对峙的紧张局面,这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中国走上分裂。为避免大规模的国内战争,实现南北议和,孙中山先生从稳定国家大局出发,把三民主义放在第一位,毅然选择了主动退让和妥协的立场。在袁世凯迫使清帝退位,赞成民主共和的条件兑现之后,孙中山果断地辞去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务,实现公仆到平民的伟大转变,可歌可泣。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反复强调,中国的统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国各省在历史上向来是统一的,不是四分五裂的,而且是能够统属的,统一之时就是治,不统一之时就是乱。他坚决反对分裂行为,并严正指出提倡分裂的人一定是图谋不轨、居心不良的,提倡分裂的人是野心家,想自己去割据各省。所以,国家统一是孙中山革命的宗旨,他认为“统一成而后一切兴革乃有可言”,统一是实现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这种至诚爱国的举动和言行,足以证明孙中山先生是真诚的华夏赤子。正因为如此,上海《申报》曾赞誉道:“中山先生真爱国者也,于为国之外,无其杂念,可谓纯洁之爱国者。”

二、百折不饶的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是指勇于实践、勇于担当、勇于探索、勇于思考、勇于创新、奋发进取的开拓精神;为国家为民族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不畏艰险、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革命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自强精神、勤奋精神、仁爱精神、探索精神、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斗争精神、气节精神、改革精神和开放精神等。

“革命”一词,本义指变革天命,现泛指重大革新。最早见于《周易·革卦·彖传》:“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近代以来使用“革命”一词,原从日本引进,而第一个使用它的,就是孙中山。当中国的学术界还在讨论和思考西学、力求变法的时候,孙中山先生就在大声疾呼、倡言革命,在中国掀起了一股轰轰烈烈的“革命巨浪”。首次起义失败后孙先生等人逃到日本,当时日本报纸刊登了一则新闻:“支那革命党首领孙逸仙抵日”,孙中山非常赞同“革命”二字,认为与排除清廷的宗旨相符,以后便用革命党称呼了。此后,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之路,在孙中山先生革命精神的引领下,中国人民终于认识到革命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首先,为了革命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古人云:“多难兴邦”,孙中山先生最令人敬仰和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百折不挠。1895年首发广州起义失败,孙中山就遭到清政府的悬赏通缉、继而在英国伦敦“被难”、在旧金山被囚禁、被一些国家政府驱逐等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和痛苦,然而,这些都没有动摇他革命的信念。在国外,他一直坚持革命斗争,发动华侨为革命捐资筹款;他走访了美、法、英三国政府之后,感到“个人所能尽义务已尽于此矣”[3],经历16年的海外艰苦生活之后,于1911年11月24日才从法国乘船返国。抵达上海后,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海外奔走的16年,他一面从事革命运动,唤醒了一大批为祖国救亡图存而献身的知识志士;一面实地考察各国实情,分析探究其政治得失,思考古今中外国势强弱的道理。他的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百折不饶的革命精神,每每被人问及时,孙先生总会说:“我不管革命失败了多少次,但我总希望中国的革命成功,所以便不能不总是这样奋斗。”[4]从1895年至1910年,孙中山先生先后发动了10次武装起义,有力的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均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从不轻言放弃,不断吸取失败的教训,终于取得了辛亥革命的伟大胜利。我们完全可以说,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挫折的一生,又是胜利和成功的一生。

其次,为了革命勇于思考、进取创新。与时俱进、顺潮开先贯穿着孙中山先生精神品质的始终。当少数国人还在睁眼看世界的时候,孙中山先生就用世界的眼光来审视中国了。他博采东西方文明之精华融为一炉,而又自成其面貌。他的思想理论不断改进,既不僵化、又不媚外,既不迂腐又不全盘西化,是自信、自尊、自强,立足本体文化,热爱民族传统精华,放眼世界文明的。孙中山常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把中国的封建帝制掀翻在地,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的境遇。他在“顿挫”中进行反思,审时度势,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这一新的理论旗帜的引领实现了国共合作。他勇于接受新事物,追求顺应时势的救国救民真理,并敢于付诸实践,充分彰显出他勇于思考、敢于探索、不断超越自我的品质和能力。

最后,为了革命自强不息、鞠躬尽瘁。孙中山把毕生都献给了中国民主革命。他在谈到自己的革命活动经历时说:“文奔走国事,三十余年,毕生精力尽瘁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用能鼓动风潮,造成时势。”[5]这是他对自己一生经历最形象、最全面与最精确的概括与总结。1924年,孙中山因长期艰苦奋斗和为民操劳而积劳成疾,但他仍然坚强地扶病入京商讨国事,反击段祺瑞的倒行逆施。临终前他仍频呼“和平”“奋斗”“救中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一代伟人,真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人仰止。宋庆龄把孙中山的一生概括为“一个顽强的革命者的一生”,一位“坚定不移的、百折不挠的革命家”[6]宋庆龄的评价是非常恰当和中肯的。

三、“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

“天下为公”最早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本意是君位不为一家私有、天下属于公众的,后来成为一种人们向往的、美好的社会的政治理想。今天国人非常熟悉“天下为公”一词,是因孙中山的毕生推崇所致。“公”即“共”的意思,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作为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孙中山先生具有博大的天下胸怀,他把“天下为公”、为民谋福,当作自己人生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成为他一生的政治追求。为实现“天下为公”,孙中山创立了举世闻名的“三民主义”,进而将“三民主义”界定为民有、民治、民享;其意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他开天辟地地把“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写进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坚持“天赋人权,胥属平等”的原则,毅然赋予闽越之疍户、浙之惰民、豫之乞丐、功臣家奴并优倡吏卒等贱人和全体国民平等,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居住、言论、集会等私权;孙中山指出,在民主共和制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官吏是人民的公仆,要真正实现“天下为公”,就必须与天下为私的人作斗争,官吏要真正地为人民谋福祉。孙中山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并使用了“公仆”这个词。可见,在孙中山先生的躯体中流淌着尊重人权的高贵血液,浸润着平民的基因、充满着平民精神。为了实现“求吾民真正之幸福”的崇高目标,孙中山几乎倾家荡产,朝不保夕,长期流亡异国他乡,而他自己却毫不在意。

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一心为国是对孙中山一生的最好的概括。在个人的荣誉地位和政治进退乃至家族私利上,他从不计较和过问。在选人用人上,严格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标准,孙中山先生的胞兄孙眉曾助其读书、为革命捐资70万美元以致倾家荡产,辛亥革命后,广东都督空缺,各届纷纷举荐,孙中山力排众议,极力劝止;对于革命中结下的情谊深厚的朋友如杨鹤龄、乔义生、吴铁城等人,向孙中山提出做官念想和关照请求,他都公私分明、一概回绝。为了废除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构统一的民主共和国,放下权利和地位,孙中山毅然辞让临时大总统。这种“以人就法”、遵从众议、能上能下的高风亮节,是其坚守法律的人生信条在行动上的真实写照。卸任后,回归故里,他在欢宴乡亲的致辞中大气凛然地说:“我做了临时总统,如今辞了职了。朝作总统,夕可解职,这是一个革命党人应有的器量”[7]。他时常告诫革命党人要“平日立志,应该想做大事,不可想做大官。”孙中山不为个人、家族、亲友谋利益,不为本阶级、集团求私利的博大胸怀和高风亮节,在中外历史的天空中辉映日月。孙中山不愧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革命的先行者,是实践“天下为公”的光辉典范。

今天,我国正处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的征途上,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中国梦脚踏实地、发扬革命斗争精神,百折不饶、迎难而上,把孙先生的精神内化为我们的行动指南,众志成城,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1]马敏.论孙中山伟人品质[J].武汉文史资料,2016(11):26-39.

[2]薛君度.黄兴与中国革命[N].中国少年晨报,1916-08-19.

[3]盛永华.宋庆龄在“文革”时期[J].报刊荟萃,2003-06-03.

[4]李龙强.论中华精神的马克思主义[J].湖南社会科学,2012(3):29-33.

[5]屈建军.孙中山的人格魅力[N].深圳特区报,2015-05-05(2).

[6]王俯民.孙中山详传[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26.

[7]李经威.孙中山的平等与效率观探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2):6-10.

猜你喜欢

孙中山革命精神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