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索
2017-08-14刘菊
刘菊
摘 要: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和其他各个学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两个重要的内容,阅读是一个输入的过程,写作是一个输出的过程,阅读和写作之间相辅相成,在语文教学中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可以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小学;高段;读写结合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入,小学语文也面临着新的改革要求。语文学科既具有工具性的特点,也具有人文性的特点,对学生的朗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为语文教学中两个主要的内容,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写作是一个表达的过程,阅读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将写作和阅读结合起来可以达到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以读促写
阅读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学生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借鉴名家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手法,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认识,为后续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是何其的重要。阅读是一个不断吸收的过程,而写作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学生只有不断吸收,才有东西可以输出。
高段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国内外名著。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节选自某一个名著,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围绕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阅读相应的经典名著,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譬如,在学习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节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阅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完《鲁滨孙漂流记》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整本原著,让学生对鲁滨孙漂流的原因、背景以及在岛上的生活状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也能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学习完《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原著《三国演义》,让学生对诸葛亮和周瑜的性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更加能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诸葛亮能够借箭成功。诸如此类,老师以课文内容为媒介,引导学生对课外名著进行阅读,并且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写下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再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二、发挥想象,对课文内容进行续写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留白的内容,这也是教材设计人员故意设计的,为的就是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语文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留白的内容,通过这种途径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续写课文内容就是拓展学生想象空间的一种有效方式,对课文进行续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能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为了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局,必须要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语文老师要认识到课文续写这一教学方法的优势,并将其价值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小学高段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普遍感兴趣,语文老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训练。譬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作者在结尾的部分留下了空白。老师可以利用这个“留白”对学生进行引导:“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小女孩看到了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老师可以利用这个问题,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续写。这与一般的写作不同,小学语文写作训练大多是对人、物、景或者某一个事件的描述,训练的是学生的表达技巧,而这种续写课文的训练,能够在训练学生写作技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三、走进生活,以情促写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小学生对待写作都没有一个端正的态度,大多数都是将写作当成一个任务去完成,为了完成作业而去写作,写出来的文章普遍存在“假”“大”“空”等问题,即虚假、夸大和空洞。还有些学生直接从作文选上东抄一段西抄一段,凑够字数就算完成一篇作文。这种态度不仅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未来的健康、全面发展也有着严重的阻碍。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是一本活教材,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阅读这本教材,从这本教材中去感受、去学习。老师可以布置日记或周记等,让学生每天在上下学路上对身边的人、事、物进行观察,或者将自己与身边同学发生的趣事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这种训练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不再将写作当成一个非完成不可的任务,而是当成一个可以去诉说、去倾吐的对象,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写作之中,從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两个重要的内容,两者相辅相成。语文老师要善于将这两者有效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通过读写结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同时达到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褚立波.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5):10-14.
[2]赵志恒.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7(6):19-23.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