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2017-08-14戴庆
戴庆
摘 要:数学阅读不仅是读的过程,而是眼、口、手、脑等器官有机结合、统一协调的过程。在小学阶段,正确地观察图,理解图中的意思,也是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一种形式。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在现实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每当我们把试卷或测试题发给学生,学生看到自己的错题后,没等老师讲解自己就改正过来了。很多老师把这一现象归纳为“马虎”。“马虎”是我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坏习惯,学生马虎又源自哪里呢?就是学生的审题、读题、分析题能力不强造成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数学阅读能力不强。数学中的阅读指的是: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和纽带,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理解、获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其实,在数学中不光有数字运算、空间关系和逻辑思维的问题,阅读理解能力常常是解决数学问题,特别是数学文本问题的必要前提。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数学阅读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例题都是以主题图的形式出现,所以我们要合理地利用主题图创设情境。如在教学“平均分”时,例题是以唐僧师徒分西瓜出现。这时教师就应利用学生对《西游记》的了解及喜爱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不少习题是以生活中的现象或事为切入点设计的,这时我们教师就应把握时机创设情境,让学生不知不觉地由事件的理解上升到理论,阅读能力自然就会有所提高。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数学阅读的情感。
二、让学生动手画图,培养数学阅读能力
数学阅读不仅是读的过程,更是眼、口、手、腦等器官有机结合、统一协调的过程。在小学阶段,正确地观察图,理解图中的意思,也是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一种形式。画图是解决数学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只有画出相应的数学信息图或是关系图,那么就证明学生理解了,能解决问题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让他们画一画线段图或是圈一圈、涂一涂,那样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问题。
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数学阅读能力
1.公式、概念、定义中阅读方法的培养
在教学数学概念、公式、性质、定理等知识时,其中里面的数学术语非常严谨,语言表述具有很高的严密性和逻辑性,要求学生直接参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质疑。所以我们就必须要求学生反复咀嚼,咬文嚼字,反复思考,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让学生理解,掌握其中的意义所在。那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公式性质、定理。
2.计算课中阅读方法的培养
很多老师认为,计算课中有什么阅读呀,其实不然。平时学生做计算题是错误率最高的,大部分老师认为那都是粗心大意造成的。而这种粗心大意又从何而来呢,归根结底就是学生没有认真读数或是读题。在计算课中,特别是四则混合运算,涉及加减乘除和小括号,涉及运算顺序,这时我们就应该让学生一步一步读运算顺序、先说再动手算、边读边计算,这样就会避免抄错数或是运算顺序颠倒的现象。又如在教学“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一步一步地说出谁加谁得多少再加上进来的几,在什么位上写几,然后再向前进几,这样边读边计算有序的训练,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3.解决问题中阅读方法的培养
数学阅读对于解决问题尤为重要,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数学阅读能力,那样才能正确地分析解答应用题。在解决问题中,一些数量关系都是隐藏的,要求学生从中分析找出解题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要求学生对关键词进行理解,让学生边读、边划、边想,找出数量间的关系。在教学解决问题中,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读懂题,给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时间,必要时可以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在黑板前讲解。教师在教学中只有通过“阅读”的方法,不断培养阅读的技巧,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找到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
四、营造数学阅读氛围,培养数学阅读能力
每节课完成后都要留给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知识反馈与质疑。同时,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学方面的素材,如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刻苦学习,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事迹材料。这些鲜活有趣的数学阅读材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同时还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我们还可以在黑板报或墙报上设有“我爱数学”板块的内容,可以鼓励学生撰写自己学习数学的心得体会,或是一些数学家的事迹。这样创设浓浓的数学阅读氛围,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会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
总之,数学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坚持和努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7).
[2]李海燕.走进小学生数学阅读[J].科学大众,2016(7).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