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具操作与思维训练
2017-08-14李宝凤
李宝凤
摘 要:儿童的思维发展有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即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一般来说,小学生还不能进行纯抽象的言语思维,需要借助动作形象来认识和理解事物;而动作又是思维的外在表现。所以对低、中年级的数学教学,往往需要借助操作活动来进行。小学入学一开始就使用了学具,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观察力;动手操作;逻辑思维能力
一、学具操作中形成基本概念,引导思维
对于概念、法则、原理的教学,我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学具摆一摆、拼一拼,然后画一画、说一说、想一想……自己动手操作、练习,边观察、边说、边思考;做到眼、手、口、脑并用,使概念的形成经过形象化感知、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这样一个过程。
如对“和”的概念教学,从实物和图画入手,让学生把手中的苹果和梨放在一起,数一数共有几个水果?把不同形状的饼干和糖果放在一起,数一数共是多少……然后拿出图片,如草地上的山羊和绵羊,车场的大车和小车等等。通过大量的实物和图片操作,学生对“和”的概念就理解和掌握了。又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几何初步知识时,也都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学生操作、感知的过程中,我要求他们对观察到的现象和操作的动作进行有意识的记忆,帮助建立表象。通过画、剪、分、拼、摆,帮助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而逐步形成概念。这一系列的思维过程必须由学生自己主动进行,以实现“内化”,也就是经过学生自己的思维形成概念。所以我在教学中从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二、学具操作中理解算理,发展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更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师要进行演示,还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具体形象、生动的材料作用于大脑,可促使大脑积极地分析与综合,有效接收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进而加工和处理信息,很快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再辅之以教师引导下的叙述操作和思维过程,就可以很快理解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如教学“相差”这个知识时,要求学生用学具。第一行摆7个圆形,第二行摆3个三角形,圆形和三角形一一对应起来。
O O O O O O O
△ △ △(列式7-3=4)
让学生观察:圆形与三角形对应的有几个,对不着的有几个,对不着的部分就是多出来的部分,叫做“相差数”。可以说成圆形比三角形多4个,也可以说成三角形比圆形少4个。这样,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动口叙述,从实际感知中理解了算理,既学会了计算方法,又发展了思维。
三、学具操作中形成知识,创造思维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以直观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借助形象进行思考,利用形象使问题具体化,从而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用纸剪成的)。老师说:今天,我们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看谁能用手中的学具,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已学过的图形,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同学们情绪高昂,都忙动手拼合,急于得出结论,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并且积极动脑思考,努力探索,经过眼观、手做、脑想、口讲及教师的筛选,最后得出结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顺理成章地推出三角形面积公式。这样,知识和方法在学生“做”的过程中获得了,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意识,而且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创造了思维。
学具人手一套,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集中精力观察。学生学会独立观察,就掌握了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学生操作学具,手、脑、眼、口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参与感官越多,认识越深刻。目前教学活动中“重左轻右”的倾向比较普遍,左脑负担过重,右脑却得不到开发和利用,这是不利于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学具为开发右脑提供有效工具,可以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运用视觉、听觉、空间知觉,从整体上认识学习对象。通过学具把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伴随着有声的语言,内化为有条理的思维过程,促进智力发展,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充分利用现成的学具——手
在教学植树问题,上楼梯、排队列等问题時,思考问题方法是:画图,用小竖线形象展示问题情境,变抽象为具体,学生便会一目了然;然而,教学中,学生做题更简洁的方法是:直接用左手表示物体,展示出问题画面,直观形象,变化方便,收放自如,随用随到,经济实用。
可见,在教学实践中,学具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引导学生及时使用,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阳俭龙.不能把错误的知识教给学生[J].湖南教育(下旬),2011.
[2]邹爱萍.浅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策略[J].教师,2011.
[3]任层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3.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