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法指导聚焦有效批注

2017-08-14李欣

新课程·小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读书课文文本

李欣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是说,阅读要以文本为中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完成语言训练的任务。然而,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同样一句话,一个词语,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同样的文字,同样的人,不同的心境,感受也有变化。给文章做批注,就是记录当时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习惯养成之后,读书理解能力也会增强,读书兴趣就会越浓,读书就成为一种有思考的行为。

一、批注的发展和定义

纵观批注的发展过程可知,它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它直入文本、少有迂回,多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我国许多文学著作都是在他人的批注中熠熠生辉。如清代的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脂砚斋补白《红楼梦》等等,这些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就连近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也非常喜欢运用这样的读书方法,还出版过一本书叫《楚词校补》。简言之,批注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在自主状态下把自己的所思、所感以符号和文字这两种方式跟文本进行对话。所谓“注”是指以圈点、勾画的方式对文中关键处、疑惑处标示或解释;所谓“批”,是指于文中奇妙处、动情处进行点评,抒发主观感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自我发展。

二、批注的方法和应用

1.知识性批注

对文章中的背景材料及涉及的知识进行批注。例如,在我执教的《倔强的贝多芬》这篇课文中,考虑到三年级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由于课文中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地域背景离学生比较遥远。学生能否理解贝多芬的“倔强”意味着什么?会不会有所偏差?如果授课过程中出现了歧义,又该怎样引导呢?这些问题都是我在备课之初产生的一系列困惑,但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在授课前,我布置了一项预习作业,这样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课前的一周,我要求学生回家收集有关贝多芬的故事,了解他的生平,聆听他的音乐作品。这样在课堂上孩子们就能与教师产生强烈的共鸣,更深入地互动,他们能够从课文中初步感知“倔强”;能从自己收集的相关内容中回味“倔强”,直到在课文的最后,升华感悟“倔强”。

2.赏析性批注

对自己认为好的词、句、段、篇进行欣赏、分析、内化、积累的批注。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在知识的梯子上攀登时,使他迈出最初的在我看来也是最宽阔的步伐,就是通过词来认识世界,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欢蹦乱跳,使词成为儿童帮助他去掌握知识的工具,这是多么重要啊!”设想如果老师把一篇清新活泼、意蕴优美的文章带到学生面前时,学生一定会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美的气息,但当授课结束后,学生未必会真真正正拥有美的积累。这是一种学习方法指导上的欠缺,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帮助学生确立积累词语的意识,给予他们积累词语的时机,相信通过持之以恒的训练,美才会扎根在学生的眼中和心里,这样学生才会在文本中阅读出一个色彩斑斓、鲜活生动的语文世界。

3.朗读性批注

简言之,就是对作品朗读时的语气、语调、语速、语感等进行批注。以冰心老人的《雨后》这首儿童诗来说。孩子们读起书来,朗朗上口,内容也浅显易懂,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不必面面俱到、喋喋不休,可以以读代讲,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反复读文中足可以达到熟读成诵。但为了避免流水账式的朗读,毫无情感地宣泄,此时应进行必要的朗读性批注。如,在自然停顿处可以用“单斜杠”标注;在重点词处根据内容表达的意思,可以读得或轻,或重,或慢……用空心圆点(○○○),实心圆点(…),波浪线(~~~)等符号来标注。

4.联想性批注

在语文课教学中,最基本的一个目标,就是让学生能有自己的想法,并愿意把自己心中的思想清楚地表达出来。通过平时研读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课文中有较多的空白点,这为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抓住为文本补白的机会,既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又可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这就是联想性批注。例如,在教学《王献之练字》一课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王献之是如何勤学苦练的,就可以这样合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补白——春天,当儿童散学归来早,趁着东风放纸鸢的时候,小献之在干什么?夏天,孩子们都在桑荫树下玩游戏、学种瓜的时候,小献之又在干什么?秋天到了,当小伙伴们在菜园里快乐地捕捉黄蝶的时候,小獻之还在干什么?那么,冬天呢?像这样层层递进的文本补白,一定能够让学生对课文中心有一个更深入的领悟和升华。

除了上述几种批注的方法之外,还有图画式批注,即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文本内容通过图画的方式进行辅助性批注等等。

三、批注存在的问题

1.缺少对文本整体的掌控

批注式阅读虽然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告别了教师的一言堂。可以说是对教师不再满堂灌的一种解放,但是也应该注重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某一段落的一两个问题进行思索,有效批注。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罗列出来,导致理解的片面性,散乱无章。

2.难于兼顾优劣

照顾大部分学生批注式阅读,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相对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批注就有些吃力了,所以我们只有将对学困生的批注要求适度降低,这样才能有所兼顾。

可以说批注阅读,既是对文本的一次解读,一份挖掘,一段对话,更是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培养。从书本中走出来轻轻松松,回到书本中去自自然然,它打破了学生阅读的局限性,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读书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我爱读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我们一起读书吧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读书为了什么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