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美术课堂色彩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

2017-08-13曾丹霞

新课程·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初中美术色彩

曾丹霞

摘 要: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美术课堂应当承担的重要教学任务,而色彩教学作为初中美术课堂授课的内容之一,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与辨别美丑的能力有着巨大的意义。所以,教师在色彩教学中需要应用各种方式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关键词:初中美术;色彩;审美能力

由我们的生活经验可知,当有物品进入我们的视线时,色彩一般会最先吸引我们的注意。一件美术佳作,往往会由于其色彩混搭科学而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会因为它的错误搭配而被人们所诟病。由此可见,色彩的科学搭配对于我们的美术作品来讲很重要。

而站在中学美术课堂的维度上来看,色彩是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内容,是学习美术的必修课程。色彩是美术作品中最独特的要素。所以,培养学生对色彩的知觉,教给他们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开发他们的创造力是美术课堂的重要内容。

一、利用中学课堂培养学生审美才能的不可或缺性

由日常生活到我们的社会实践,我们的身边从来都不缺少美,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讲,虽然大家对“美”各有理解,然而美的规律是不变的。审美才能是個体对外部事物独特欣赏角度的反映。拥有优良的审美视角是个体具备高素质情操的整体展现。作为中学美术授课的基本内容,色彩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色彩观测能力与色彩搭配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论是艺术生还是一般要参加中考的学生来讲,学习美术课程中的色彩内容,对于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素养和审美辨别能力,发掘他们的色彩创造力都有重要作用。

笔者综合教育教学经验,以为色彩教学应当肩负起两大重

任:其一,专业性的色彩技能学习,也就是要熟知色彩的基本原理、观测方式、表达的方式方法、色彩造型等内容;其二,色彩审美才能的培养,也就是对色彩审美理念和个体智商情商的开发。所以,怎样在色彩基本教学中培养同学们的色彩才能与创造性的思维形式,最终达到培养他们较高的审美情操、开发学生智慧的目的,这都有赖于中学美术课堂优良美术教学成效的发挥。

二、健全学生的审美思想架构

重视学生的情感要素与体验的形成模式,健全他们的审美思想架构,这对于提升他们的审美才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犀利的色彩知觉是养成审美才能的前提,那么健全同学们的审美思想架构是提升审美才能的根本。身为中学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都要明白学生具有相应的审美才能,从而有着美好的审美体验,它的前提必须是有丰富的情感要素,而情感漠然者是没有办法与艺术佳作产生共鸣的。所以,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建立健全学生的审美思想架构。

老师应当从以下两大方向发展同学们的审美思想架构:第一,利用色彩绘画课堂。老师在课堂上教导同学们,训练同学们的美好情感体验。在鉴赏别人创作的美术佳作时,同学们往往没有办法感受作者对作品的情感潜入,这是由于忽略了美术佳作中的生命张力。而要是同学们在绘画的同时,将自身的情感透过美术作品表达出来,那么他们的绘画作品、色彩搭配必定能和情感产生共鸣。透过这样的情感联接,同学们能从某些绘画佳作中觅得一份情感的安宁,进而能促使他们生发出一股对生命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主动性,由此培养美好的情感体验记忆和健全的审美思想架构。经过这样的训练,他们会发现生活中事事均有值得留心观察的价值,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他们审美技能的提升。第二,帮助学生建立优良的自我评价理念。老师要重视同学们的心理变化趋向,指引他们形成正确的得失心态。某些同学在学习中学美术课堂的色彩内容时,在课后的画作练习中,也许会因为绘画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状态,或者是自身很努力了但是却没有任何可见性提升的时候,自信心会极度缺乏,如此一来对于他们学习能力与审美情怀的提高都是不利的。同学们的绘画是对作品仔细观察与情感产生共鸣的综合体展现,若是绘画得好,则代表以上的程序步骤是有效的。因而,这门课程要求老师指引同学们建立优良的自我评价机制,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持续完善自我,进而促使审美情怀和审美才能的高效提升。

三、中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审美才能的路径探讨

1.色彩鉴赏练习

鉴赏是美术课堂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色彩的授课过程中这是最基本的练习方式。色彩在画作展现过程中的形式可谓各种各样,精彩纷呈。各种艺术门类、艺术展现风格经过细腻真实的色彩表达出来,不仅体现了画作主人对色彩的了解和娴熟程度,更重要的是展现了各个层次对美的理解的不同。因而在课堂上,老师应当将展示名家名作的艺术作品作为例行的课堂活动,使同学们有机会在了解美术佳作、创作大环境、作者生平的基础上,尽可能潜入作品中,理解美的内涵。举个例子:画家达·芬奇的色彩一般较为简约、色调集中且富有神秘感,展现的艺术形象较为独特。

2.色彩绘画练习

长时间在课堂上的写生练习,制约了同学们从自然环境中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张力,泯灭了他们对色彩的独特理解性和张扬个性的表现欲。所以,在日常的写生练习过程中,要培养他们对自然色和环境色的认知和了解,最佳的训练方式便是带他们走进大自然,亲自感受。

正如古人所言:“登山者最能欣赏高山,而涉水者最知河流深浅。”深刻地融入自然的大环境中,可以方便同学们对大自然加深感受并产生情感的共鸣。当然,这个过程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生活环境有关系,若是之前的储备颇丰、有基础,那么学生便能轻松地进入审美的状态中。总之,经常性地外出写生练习、加强学生和大自然的亲密联系,有利于开发同学们的色彩创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总之,培养同学们犀利的色彩知觉并完善他们对美的思想架构,从而提升同学们理解色彩基础的能力,对于提高同学们对美的体验和审美才能都有巨大的作用。所以,老师必须在尊重学生个体独立性的前提下,发掘他们内心的潜能,培育他们独立的美术思想,提高他们的审美才能、表现欲与想象力,最终收获优良的授课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敏.亲近大师:试议印象派大师作品对高考色彩教学的指导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2015(10).

[2]高晓燕.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美术教育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4).

[3]高晖.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4(25).

编辑 任 壮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初中美术色彩
神奇的色彩(上)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