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行,抗也”疏证
2017-08-13刘江涛
摘 要:汉代刘熙《释名·释姿容》:“两脚进曰行。行,抗也,抗足而前也。”这条声训以“抗”为“行”的语源。经过论证,我们知道“行”作为名词是“道路”,作为动词是“行走”,“抗”由“亢”孳乳而来,“亢”是人颈,故“亢、抗”引申而具有“高举、强大、抵御、当对”等义。“行,抗也”之“抗”当释为“高举”。刘熙释“行”为“抗”,除了因为“行、抗”读音相近外,还因为行走动作需要举足。
关键词:释名 行 抗 声训
汉代刘熙的《释名》是一部以声训为主要手段寻求语源的著作。《释名·释姿容》谓:“两脚进曰行。行,抗也,抗足而前也。”据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行”上古音属匣母、阳部,“抗”上古音属溪母、阳部。匣溪旁纽,阳部叠韵,“行、抗”音近。故从语音上看,以“抗”训“行”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从词义上看,“行、抗”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知道,解释词语的意义,最好是找到其语源,方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今试从“行、抗”二词分别入手,一探究竟。
一、释行
许慎《说文解字》略早于《释名》,是书谓:“行,人之步趋也,从彳、从亍。”许据小篆析“行”字为“彳、亍”,又释“彳”()为“小步也,象人胫三属相连也”,释“亍”()为“步止也,从反彳”,实际上是将“行”字左右两分,谓其由正反兩胫构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则进一步解释道:“三属者,上为股、中为胫、下为足也。单举胫者、举中以该上下也。胫动而股与足随之。”而林义光《文源》却反对说:“按不象人胫形,古文作,三属亦不相连。从彳之字,皆以行为义,彳实行省,不为字。”[1](P542)
按,林说以“彳”古文字形“三属亦不相连”驳之,一语中的。“行”甲骨文作、等形,金文作、等形[1](P538),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谓:“象四达之衢,人所行也。石鼓文或增人作,其义甚明。”[2](P398)因此,“行”字象形,其构形本义为道路。《诗经·召南·行露》“厌浥行露”毛传:“行,道也。”[3](P288)故许慎拆而释之不妥,而段氏亦沿其误。
当然,无论许、段对“行、彳、亍”的字形解析如何,其释义总未离开行走的范畴,这无疑是对的。“行”作名词是道路义,作动词则是行走义(又写作“”),两义之间明显存在引申关系。屈万里《殷虚文字甲编考释》:“卜辞之原始意义当为道路,乃名词;则象人行于道路,乃动词也。固行字亦作动词用,后世字遂罕见耳。”[1](P543-544)
《释姿容》“两脚进曰行”,是将“行”作为动词。
二、释抗
我们认为,“抗”是“亢”的孳乳词,“亢”是人颈,“抗”之意义由人颈细长之义引申得来。试论述如下:
(一)亢是人颈
1.从字形角度看
《说文解字》:“亢(),人颈也。从大省,象颈脉形。凡亢之属皆从亢。颃,亢或从页。”杨树达《文字形义学》:“象胫脉理,本形。象人首,示所在之他形。盖之为颈脉,不必确然人皆知之。示其在人首之下,则颈脉之象显白无疑矣。”[4](P71)
可见,“亢”(上古音见母、阳部,今读作ɡānɡ)的构形本义是人颈,为象形字,亦增形符作“颃”。《尔雅·释鸟》:“亢,鸟咙。”段玉裁解释说:“此以人颈之偁为鸟颈之偁也。”(见《说文解字》“亢”字段注。)
与“亢”造字之义相似的还有“嗌”,可作“亢”象人颈的辅证。《说文解字》:“嗌,咽也。……籀文嗌()上象口,下象颈脉理也。”杨树达释“”说:“为人颈,下象颈脉,与此籀文为互证。”[4](P118)
2.从意义角度看
段玉裁说:“亢之引申为高也、举也、当也。”“亢”音转可作动词、形容词(上古音溪母、阳部,今读作kànɡ),主要意义如下:
有高、举义。《左传·昭公二十二年》“无亢不衷”孔颖达疏:“亢,高也。”[3](P2099)《礼记·明堂位》“崇坫康圭”郑玄注:“康读为亢龙之亢。”孔颍达疏:“亢,举也。”[3](P1490)。举物则高,高、举二义相近。
有正直、强大义。《汉语大词典》释“亢直”:“刚强正直。《三国志·魏志·杜恕传》:‘恕在朝八年,其论议亢直,皆此类也。”
有抵御义。《左传·宣公十三年》“而亢大国之讨”杜预注:“亢,御也。”[3](P1885)
人颈的特点是细长举头,故有举义。我们又发现,其实细长、高举、大、热、打击(抵御也是打击)等意义是存在引申关系的,试以几组谐声字证之:
表1这几组谐声字在意义引申上构成相互佐证的关系,体现了词义引申的系统性。当然,若不局限于谐声字,而以音近义通之范围求之,相信该表还可继续扩展,缺位之处亦可填补完整。不过,就本文的目的来说,该表已能帮助细长与其高举、大、热、系等义存在紧密的引申关系。盖诸义皆由细长之义源起,细长则高、大、强(热是日照或火强大),又竖直挺举,又便于用以打击。而“项、颈、脖”是一物异名,与篙、秆均有细长的特点,所以上述几组谐声字的对应关系,佐证了“亢”是人颈之义。
3.从谐声角度看
《汉语大词典》“吭”:“喉咙;咽喉。唐陆龟蒙《杂讽》诗之二:‘吾欲斧其吭,无雷动幽蛰。”,所谓“引吭高歌”,“吭”即喉咙、嗓子。《汉语大词典》“肮”:“咽喉。”《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贯高〕乃仰绝肮,遂死。”裴集解引韦昭曰:‘肮,咽也。司马贞索隐引苏林曰:‘肮,颈大脉也,俗所谓胡脉。”,“吭、肮”皆从“亢”得声,意义皆与颈部有关。
综合以上证据,“亢”为人颈当无疑义。“亢(ɡānɡ)”上古音见母、阳部,“颈”上古音见母、耕部,“亢、颈”见母双声,阳耕旁转,二字音近义同,故王力认为:“亢、颈、吭、肮、项、刭、茎、胫、胻”同源。”[5](P321-322)而王念孙《释大·第一·上》更有精彩论述:“冈,山脊也;亢,人颈也:二者皆有大义。故山脊谓之冈,亦谓之岭;人颈谓之领,亦谓之亢。彊谓之刚,大绳谓之纲,特牛谓之犅。大贝谓之魧,大瓮谓之,其义一也。冈、颈、劲声之转,故彊谓之刚,亦谓之劲;领谓之颈,亦谓之亢。大索谓之縆,冈、縆、亘声之转,故大索谓之纲,亦谓之縆;道谓之堩,亦谓之。”(载罗振玉辑《高邮王氏遗书》)
(二)抗亢同源
《说文解字》:“抗,扞也。从手亢声。”“抗”从“亢”得声,“手”为形符,“抗、亢(kànɡ)”上古音同属溪母、阳部。
与“亢”一样,“抗”亦训高、举。《淮南子·说山训》:“而溺者不可以为抗。”高诱注:“抗,高也。”[6](P1120)《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大侯既抗”,毛传:“抗,举也。”[3](P484)“抗”亦训大,《汉语大词典》释“抗”:“亢,高亢。《礼记·乐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槀木。孔颖达疏:‘上如抗者,言歌声上响感动人意。”“抗”训“亢”,指大声。“抗”亦训抵御,所谓“抵抗、抗拒”是也。王力以“抗、扞(捍)”为同源,[5](P348)张双棣曾认为“亢、御、扞、干”同源,[7](P250)“抗、亢”皆有抵御义。
由此可知,“抗、亢”音近义通,“亢”为“抗”的声符兼义。“抗、亢”为同族词,故在高举、大、抵御三义上可以通用。
此外,“亢(抗)”的抵御义又引申出当对义。《汉书·终军传》:“不足以亢一方之任。”颜师古注:“亢,当也,音抗。”[8](P2820-2821)“当”即当对(引申又为充任义)。《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司马贞索隐引崔浩云:“抗,对也。”[9](P2697)抵御与匹对意义可通。如“仇”字,《汉语大词典》释“仇(qiú)”:“配偶。《礼记·缁衣》引《诗》:‘君子好仇。郑玄注:‘仇,匹也。”释“仇(chóu)”:“仇敌;敌人。《韩非子·孤愤》:‘是智法之士与当涂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又如“当”,可训当对,又为抵挡之挡。再如“迕、遌”皆训双方相遇,又皆为抵触。今言“匹敌、敌对、对抗”等词,说的正是双方既相匹配、又相敌对的关系。
与“抗”同为匹对义的,还有“伉”。今有词语“伉俪”指夫妇,“伉、俪”皆匹对义。成语“分庭抗礼”,又作“分庭伉礼”,指古代宾主相见时分别站在庭院东西两边,相对行礼,以示平等。这里的“抗、伉”是相对的意思。
综上所述,“抗”由“亢”孳乳而来,“亢”为人颈,“抗、亢”共有高举、大、抵御、当对义,当对义,又写做“伉”。
三、結语
最后,回到《释名》此条声训上来。“行”作为名词是“道路”,作为动词是“行走”;“抗”的语源是“亢”,“亢”是“人颈”,引申而有“高举、正直、强大、抵挡、当对”等义。“行,抗也,抗足而前”中的“抗”显然宜释为高举之义,“抗足而前”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抬脚前进”。因此,《释名》以“抗”释“行”,读音上的依据是“行、抗”音近,意义上的依据是行走需要举足,意即“行(行走)”之得名是因为需要“举足”。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释名诂林”[编号:15BYY106]。本文作者为第二承担人)
注释:
[1]李圃:《古文字诂林(第2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三种》,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3]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杨树达:《文字形义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5]王力:《同源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6]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7]张双棣:《<吕氏春秋>词汇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8]班固撰,顔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9]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刘江涛 贵州铜仁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55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