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导式”教学法在初中跳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8-13邱东梅

新课程·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学导式体育教学教学法

邱东梅

摘 要:跳绳作为一种有效的有氧运动,成为部分地区体育中考的选考科目之一。研究表明,跳绳运动不仅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有一定帮助。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应该在初中体育课程中有效地开展跳绳活动。主要探究“学导式”教学方式在中学体育课堂中如何更好地实施。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交往、创造和想象能力以及形成更加稳定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体育教学;跳绳运动;“学导式”教学法

“学导式”教学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自我进行学习和练习,主动发现运动过程中的问题,进而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学导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引入体育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然而在实施“学导式”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跳绳指导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主动探究这种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进而能够提出相应的对策不断改进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整个体育教学环节中都能够获得收益。

一、“学导式”教学的内涵

“学导式”教学法不仅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倡导的教学理念更加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锻炼环境,“学导式”教学方法是以学生的学习为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不断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锻炼中思考,从而对开发学生的智力也有一定的作用。该教学方式能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更多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學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取得双赢的教学效果,让师生都能达到自己期待的目标。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导式的学习方法以传授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为教学的主要目的,然而“学导式”教学方式以现代体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为依据,多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社会的发展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非常重视的一项人才评价标准,所以在每个教育阶段都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正确地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都应该考虑在教学过程中。目前提倡并实施的素质教育中也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教授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方法和内容进行创新,并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跳绳运动中包括很多的跳绳花样,教师在教授学生基本的玩法的基础上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创新和改变,研究更多有趣有益的跳绳花样。例如,“单腿跳”“麻花跳”“反跳法”“双人跳”“跳大绳”等各种类型的跳绳运动。在创新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每种跳绳类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然后继续发挥它们的优

点,弥补不足。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应该熟悉每一种跳绳的类型,并且要经过熟练的练习,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每种跳绳的特点。除此之外,在各种类型跳绳比赛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比赛的规则进行创新,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更多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这种引导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帮助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增强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强调多样化的互动方式

“学导式”教学就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引导中更好地探究知识,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良好的教学互动能推进教学过程顺利地进

行。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往往忽视互动环节的重要性,部分教师以自我为中心不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从而不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这些都不利于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改进。所以增进教学互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锻炼,还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的互动方式不应该局限在一种方式,互动的多样化使得教学信息的获取方式更加多样,有利于教师充分地了解学生。教学环节应该是师生双边的互动行为,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师生之间必须进行密切有效的互动,其次教师与教师之间也要定时地沟通和交流,进而可以共同商定教学计划、共同解决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占据互动环节的很大一部分,由于学生之间存在更多的共同话语,所以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发现和解决更多的问题,而且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这种共同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例如,经常组织跳绳比赛,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能发现周围同学的优点,从而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这种比赛活动还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也能提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得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进行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甚至心理素质。

四、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导式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听从教师的教导,自我能动性没有得到更好的锻炼,因此学生在教学实践环节中更多地处于附属地位,这种教学方式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所以在“学导式”教学中应该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以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加重视学生的内心想法和状

况,从而更好地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及时发现学生面临的问题并且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确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应该当好学习的主人。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锻炼和学习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引导的过程中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既要保证学生能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又要确保学生的主观意愿能表达出来。

五、采用以指导为主的教学方式

教导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和方法,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引导人的角色,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和锻炼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过程都应该有教师悉心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地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教学过程中以指导为主的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深入的思考,对学生理解知识也有一定的帮助,培养学生的能动性首先教师应该为学生引导正确的学习和锻炼的方向,同时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合理的纠正和引导。

六、注重培养学生对跳绳运动的兴趣

兴趣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锻炼,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锻炼身体,这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跳绳运动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激情。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坚持并按照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计划,清楚学生的兴趣所在,让学生按照自己活动意愿进行选择。例如,可以自由组合参赛小组,能选择跳绳的花样和类型,在锻炼的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帮助学生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

“学导式”教学法在初中跳绳教学中的应用并不十分广泛,由于发展的时间不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让这种教学方式发挥更好的优势,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该继续坚持科学的教学方法并且主动探究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跳绳运动。

参考文献:

[1]朱斗娟.浅谈初中体育课跳绳教学[J].吉林画报,2014(4).

[2]付伟.浅谈跳绳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发展[J].体育失控,2013(22).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学导式体育教学教学法
学导式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化学教学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学导式”教学法在中学短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