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法《税收实务》课程改革中的创新实践
2017-08-12江妍
江妍
摘要:情景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及方法论指导下,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教学方法。涉税业务的处理能力是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之一,如何培养学生从关注税务知识到完成工作任务的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情景教学法在这一方面给我们开启了新的视角。本文以税收实务课程入手,结合情景教学法的特点,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组织实施等方面探讨了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模式。
关键词:情景教学 税收实务 课程改革
一、情景教学法概述
从当代心理学的角度看,情景认知理论是情景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之一。它认为个体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个方面的功能。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认识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消极不健康的情绪对认知活动的开始和进行起阻碍或抑制作用。情感的调节功能对认知活动具有组织或瓦解作用。而情景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情景教学法是通过多媒体运用、实物演示、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多种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被动局面的种教学方法。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税收实务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税收实务》课程是我院高职会计专业职业岗位课程。该课程以办税员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依据税务机关对办税员,纳税单位对办税员的职业要求,分析办税员实际工作任务以及完成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技能和知识,以办税员的工作任务的逻辑顺序来组织教学内容,构建基于中小企业办税人员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利用仿真的职业场景,运用仿真的实训软件和单据表格进行企业办税业务操作,将教师的教学融入学生的学与做过程中。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对学生的税务登记能力,发票管理能力,纳税申报能力,会计核算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情景教学法在税收实务课程改革中的创新实践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涉税业务的处理能力是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之一,如何提高税收实务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从关注税务知识到完成工作任务的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情景教学法在这一方面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开启了新的视角。
(一)情景教学法的特点
情景教学法强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理实结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1.情景性。整个教学过程基于工作实际过程,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真实的场景。学生在场景中可以感受到工作过程,将枯燥的税收法规制度融入工作场景中。
2.具有模拟性和真实性双重属性。情景教学是一个虚拟的场景,但具体办税业务却是真实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即办税员和学员。教师具有双重身份,即税务机关和教师。办税员和税务机关的身份是虚拟的、暂时的,但学生和教师的身份是真实的,相对持久的。
3.综合性。综合性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内容包括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纳税申报、会计核算等。其次是学生技能培训的综合性,通过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办税业务能力,会计核算能力,信息搜集能力,沟通能力。第三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综合性。通过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创新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情景教学法下税收实务教学内容的设计
税收实务教学内容的设计应遵循“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的原则,将学习场景和工作场景两个实景进行深度、全方位融合。它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工作场景典型任务的提炼,二是教学情景工作任务的检验与完善。基本模式如下:
根据校企双向实景融合模式,税收实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分为工作场景和教学场景两阶段,如表1所示。第一阶段是工作场景—→教学情景。教师要下企业调研,选择财务部门税收岗位,通过员工访谈,企业中高层调研等途径,了解税收岗位的日常工作内容和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将工作任务进行提炼,形成典型工作任务。以纳税申报任务为例,将工作过程提炼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消费税纳税申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等子任务。接着根据子任务设计教学情景,教学情景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与做的有机融合。每个教学情景围绕“典型任务导入——预备知识讲解——任务分析与完成——总结评价”几个步骤来组织教学。第二阶段是教学情景—→工作场景。它以教学情景为起点,通过学生一线工作业绩来对阶段一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检验和更新。实践中可通过毕业生回访,企业调研等多种途径进行检验。如通过回访,我们发现在企业税收工作中,有些学生尽管掌握了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填制方法,但却不知道如何获取表单中的销售额数据。产生问题的原因是课堂典型任务设计时,企业的销售额数据都是直接给定的,学生可以直接拿来用,但在企业一线工作时,销售额数据需要通过查询“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来获取。针对该问题,我们对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填写任务做了改进,增加了“纳税申报表”数据来源及获取的任务环节,进一步增强教学情景的实用性。
(三)情景教学法的组织实施
情景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主要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导入情景。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flash动画,纳税宣传片等方式导入工作流程。如在设计税务登记的教学情景时,展示税务网站的办税动漫操作流程,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办税流程有了兴趣,有了进一步深入学习税收知识的动力。第二阶段为解析情景。通过工作任务分解,提炼,引导、启发学生从工作任务中认知税法知识。如在展示动画和实物凭证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不同行业企业的任务中对比业务类型,纳税税种,纳税环节的不同,形成进步的认知。第三阶段为情景实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创设情景。教师首先为学生做情景创设的范例演示,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要求下,以团队或小组的形式,完成工作任务。如在填写某企业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时,提供某月企业仿真的业务凭证资料和实训软件,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纳税申报表的填写。为了创造真实的工作氛围,除了仿真的教学资料和硬件设施外,实施人员也应尽可能实现仿真。由于现实工作中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承担不同的工作职责,完成不同的任务,要求各小组中不同的成员交替扮演不同的角色,实现轮岗。第四阶段为迁移情景。经过前几个阶段循序渐进的学习和训练后,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税法相关知识和技能,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这一阶段采用顶岗实习反馈的形式能够真实的评价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