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使用英语教材的策略
2017-08-12阮焕英�オ�
阮焕英�オ�
[摘要]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英语教材,拓展教学内容,创造精彩;整合教学内容,追求完整;活用生活素材,回归真实;挖掘人文因素,焕发生命力,从而使教材由“实”变“活”,富有“情感”,真正成为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材。
[关键词]创造性;使用;英语教材;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7003803
英语教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是很好的教学载体。《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灵活、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地取舍或调整。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对教材进行补充或取舍时,不应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英语教材“FRIENDS WITH ENGLISH”为例,谈谈如何结合实际教学需要,活用教材。
一、拓展教学内容,创造精彩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事实证明,学生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创造力,他们能够说出生活中不存在的语言。中南工业大学罗运芝教师在观察其儿子刘凯习得母语的过程时,发现他能够造出既符合语法,又含语义的新词。例如,根据“天黑了”造出“天白了”,“减肥”造出“减瘦”,“跳高”造出“跳矮”等新词。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实践能力。
1.触类旁通
例如,在教完词汇help Dad后,我问学生:“Are you going to help Mom on vacation? ”学生马上反应过来,说出了help grandpa/grandma/sister/brother/my friend...的表达。通过我提问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创造出更多的新词,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2.举一反三
例如,在教学Book8 Unit9 Vocabulary and Target时,我结合句型教学plenty,good for you,healthy等词汇,并这样引导学生:T: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 S1:My favourite fruit is apple/orange/banana/peach...我让学生把自己喜欢吃的水果画在黑板上,学生喜欢表现自己,都争先恐后地上来画,黑板上一下子出现了大量的水果,有些画得确实不错,赢得同学们的称赞,有些画得怪模怪样,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于是,我马上引入单词plenty的教学,并指着黑板说:“There are plenty of fruits. Plenty,plenty,plenty of,Eat plenty of fruits are good for us.”通过图文并茂,学生一下子就能理解,在跟讀中也掌握了plenty和句子的意思。接着我问道:“Whats good for us?”学生马上回答:“Eat plenty of apples are good for us. Eat plenty of pears are good for us.”我继续追问:“What else is good for us?”学生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我问道:“除了水果还有什么呢?”这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被点燃了,S1:Eat plenty of vegetables are good for us. S2:Eat plenty of eggs are good for us.当我引出drink a lot of water时,学生想出了drink some milk,drink some juice等;当我引出Get plenty of excrcise is good for us时,学生又想到Play basketball is good for us…我把学生造出的词组当作扩展的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要求学生写在书本上认读。这样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既巩固了教材内容又丰富了词汇,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二、整合教学内容,追求完整
教材单元间的内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师应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逻辑顺序,适当整合教学内容,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此外,教材的整合不应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知识点,还可以立足于整体,拓展到一个单元、一册书或整本英语教材中。
例如,在学习英语Book8 Unit5 Target这一部分时,重点句型是“What are you doing? Where were you at 3:30?I was at the subway station.I was waiting for my friend.”这两个句子中,前一个是What,后一个是Where,当问到“Where were you at…?”时,学生虽然能够回答:“I was at…”但学生很难往下回答得更具体,并且这是过去进行时的新知识点。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让知识更有逻辑性和完整性,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Where were you at 3:30?I was at the subway station.What were you doing? I was waiting for my friend.”在这里,我增加了“What were you doing?”的句型,使对话语言环境自然过渡,符合英语、汉语的对话交际常理,前后一致。那么,增加了这个句型难吗?实际上不难,“What are you doing?”这个句型已经学了,“What were you doing?”这个句型也将会在下一单元出现,只不过经过教师挖掘把它提前和重组了。
又如,在学习Book8 Unit10 Target这部分时,其内容是:“How are you going to get to Guangzhou? We are going to Guangzhou by bus.Were going to stay in a hotel.”在这个对话中,我觉得应该先问你打算去哪,再问你打算怎样去,最后问你打算住哪。于是我加上了一个问答:“Where are you going to go?Im going to Guangzhou.”这个句型已经学过,我把它整合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完整、教材更系统化。
三、活用生活素材,回归真实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因此,教师只有将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才能真正使之实用化、自然化。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已经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状态,但作为教师仍应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生活因素,并善于开发教材以外的生活课程资源,使英语教材实用化,学生也能够学以致用,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1.用真实情境替换教材中单词教学的虚拟情境
虽然教材内容已经接近学生的生活,但单词教学的情境是虚拟的。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身边有英语,并学会用英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英语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我有意识地搜集生活中的素材,用生活中的相片替换教材中的情境。例如,在教学take some photo时,我用了去旅游正为别人拍照的相片;在教学play with friends时,用了我和朋友去旅游一起玩的相片;at work用了校长在办公室工作的相片;在教学at school时,用了学生在学校活动的相片;教学traffic light时,用了学生熟悉的交通灯相片。每当我在课件中呈现时,学生都会带着惊喜的表情,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更浓了。当然,为教学专门去搜集相片难度较大,但是只要教师有这个意识做教学的有心者、做生活的有心人,并积极地去搜集,才能为学生创设更多学习情境,达到活学活用、乐学乐用的效果。
2.用真人替换教材中句型教学的人称变化
教材中Target的句型是教学的主要句型,它是一个完整的情境教学,只有一两个人称的变化。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先生说:“Teaching English through the textbook,not teach the textbook.”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再现教材、被动地适应教材或只充当一个课程实施者,而是应该让学生学习教材、活用教材。所以在句型教学中,我在引出句型的学习后,用学生真人变换人称进行教学。例如,Book6 Unit6 Target的主要句型是“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vacation?Im going to surf the net.”于是我创设情境引出句型后,马上在学生當中用起来,并现场采访一位学生:“Hello!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vacation?S:Im going to play with my friends.”然后,我变换人称检查全班学生听的情况,再让学生现场采访一位女同学:“Hello!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vacation?”女同学回答后我又马上采访全班学生:“What is she going to do on vacation?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on vacation?”由句型中的you活用成具体人名he,she,they等,达到了灵活运用和考试的双重效果。
3.挖掘、补充和丰富教材的生活因素
英语教学应回归真实生活,这是英语教学的原则之一。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挖掘教材的生活因素,使教材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在教学Book8 Unit5 Vocabulary:at home,bookstore,hair salon,subway station,at work,toy store,fair时,对于at home学生最有话题说,如果用at work谈论爸爸、妈妈会比较狭窄,如果联系学校教师的工作就有很多话题说,而且学生有学习和活动的生活话题,内容就更多了。为了让英语教学回归真实的生活,我补充了at school的教学,并由at school引出了教师的工作以及学生的各种活动,把师生在校的生活再现课堂。例如,在教学第一课时,我做了这样的调整:在教学at home,at school,at work时,通过歌曲《Where were you Jenny?》让学生听歌学单词,从而引出at home和at school的教学,接着围绕at school,通过课件呈现学生活动的相片,如打篮球、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跳绳、跳舞、做作业、读书、扫地等,还可以呈现出教师工作时的相片、校长在办公室办公、数学科组在会议室集体备课等,进而引导学生说出“Where were you/they?What were you/they doing?Where was he/she? What was he/she doing? ”等句型,再由教师自己的录音引出学生在家早起、洗刷、吃早餐等话题的讨论学习。这些是学生最实际、最贴近生活的话题,而且学习的内容是他们已有的语言知识,在这是重组,用新句型进行运用。当学生看到自己和同学的相片出现在课件上,成了大家学习讨论的主角,学生都露出了开心的表情,激发了学习兴趣。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语言知识来补充和丰富教材,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和拉近了学生生活的距离,使学生能够很好地融入英语学习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挖掘人文因素,焕发生命力
培养人文精神、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英语教材是有渗透思想教育的,但教材只有语言材料,没有说明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有敏锐的触角,把握好教材,挖掘人文因素,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培养,渗透人文精神,从而达到技能性与思想性双赢的教学效果,使教材情感化。
例如,在教学Book8 Unit 2《Turn left at the corner》时,课文中Gogo, Jenny, Tony他们在没有交通指示灯和斑马线的情况下乱闯街道,导致街上的交通大乱,所以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法规和生命价值的教育,但这一单元的重点是怎样找地方,没有如何正确过公路的语言材料。于是,在教学traffic light时,我进行了这样的拓展:利用课件出示红灯,如T:What colour is this light? S:Its red. T:Yes! Its red light. 然后出示黃灯、绿灯,如T:Whats this?S:Its yellow/green light.为了让学生更明白交通规则,我做手势模仿交通指挥员并让学生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待的规则,接着学生表演小小交通指挥员进行游戏巩固:Red light stop! Yellow light wait! Green light go!当课件亮红灯时,学生站起来并做手势说:“Red light,stop! stop! stop!”当课件亮黄灯、绿灯时,学生马上站起来说:“Yellow light, wait!wait! wait! Green light, go! go! go!”游戏后我通过课件出示斑马线Zebra,让学生认识这个单词并结合图文告诉学生斑马线的作用和行走规则。当教学Conversation这一部分时, Gogo, Jenny, Tony在没有交通指示灯、没有斑马线的情况下乱闯街道时,我让学生对他们高声呼喊:“You must walk on the zebra crossing! Red light stop!Yellow light wait! Green light go!”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交通安全法规的教育,使学生在自主体验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明确了珍爱生命的态度,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总之,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教师的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从“实”变“活”,富有“情感”,真正成为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材。
(责编容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