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节能建筑的开发与实施

2017-08-12张旭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节能建筑能源消耗法律法规

张旭

【摘 要】 我国节能建筑存在技术不成熟、法律法规不健全、节能产品推广力度欠缺、监管乏力等问题。加大技术创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节能建筑产品的推广力度、加强节能建筑产业的监管,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节能建筑;能源消耗;法律法规

随着民众节能意识的逐步增强,推崇建筑节能的民众越来越多。节能建筑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保护环境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利用可再生资源,可以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建筑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目前,中国的建筑能耗比发达国家要高得多,因此,发展节能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节能建筑的定义

节能建筑是建筑发展的新趋势,节能建筑的建设必须符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考虑设计中的节能要求。基于此,建筑的规划要区分构建的方向、阳光和风向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以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耗为目标。

在国外,主要是按照节能建筑指数来区分,包括年度指标和年度能耗指标,主要提供了建筑能耗指标,例如墙体“屋顶形状系数”、遮阳系数与建筑采暖相应的指标对应,符合建筑的指标,即为节能建筑。这种节能建筑指标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与节能建筑性能指标,主要是指一些规定的热性能刚性,通过一些突破性的建筑设计,从而达到节能建筑节能指标的目的。在建筑能耗模擬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建筑能耗的因素,运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建筑能耗标准的能耗,在现有建筑节能推广问题上,节能建筑年能耗成本降低,远低于建筑能耗成本标准。

二、节能建筑存在的问题

1、节能建筑技术不成熟

节能建筑最主要的是节能材料的开发和研究,在市场中,节能产品由于需要一些较为复杂的工艺技术,所以,必须要求更高的制作标准。从节能技术领域看,我国较发达国家落后,而市场上所需求的高质量、高性能的节能材料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工业起步晚,一些先进的技术跟不上,制造优质的节能材料受到限制。再则,节能建筑需要较高的技术检测,这是保障节能建筑能够顺利运用到市场的前提。但是,我国检测技术不成熟,节能建筑业随之不能大量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当中。

2、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

从立法层面看,我国针对节能建筑的立法属于空白状态,虽然已经颁布、实施了《节能法》,但涉及建筑方面的却非常少,这就为节能建筑市场留下了较大的空白。由于实际生产、生活中没有一套规范节能建筑产品、材料的法律体系,造成节能建筑材料、产品不合格生产,缺乏较为完备的检测体系,造成节能建筑产品不能运用到生产当中。因此,必须具备一套完备的法律体系,加强节能建筑材料、产品的研发与应用。

3、节能建筑产品的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节能建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认识。由于推广体系不健全,推广机制与科研机构严重脱节,造成节能推广的困难。目前,建筑节能单位还没有建立一个专门的技术推广管理机构,很难促进节能技术按照国家政策推进。其次,市场信息系统的建设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趋势,很多人对建筑节能的建设和规划设计能力缺乏认识。最后,节能建筑会使得初期投资增加,而节能建筑所获得效益是一个持续的、相对缓慢的过程,所以,很多投资者不愿意承担投资风险,这就造成消费市场的空白现象。

4、缺乏有效的监管

实施有效的监管是保障节能建筑领域蓬勃发展的基础,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节能建筑材料、产品的生产必须有监管机构进行管理。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监管机构部门划分不明确,监管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导致节能建筑领域内的监管流于形式,这就从根本上阻碍了节能建筑产品的发展。

三、节能建筑推广方略

1、加大节能建筑技术创新

技术支持的进步,为节能建筑产业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一个较有效的平台。由于经济市场技术水平不高,价格不高,造成新产品和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所以,国家应在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新型节能建筑方面给予特殊的财政、税收支持。各类金融机构要加强对节能建筑项目的信贷支持,促进和引导社会各界加强对能源效率的投资。

另外,节能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市场直接融资,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在节能研究、设计施工、新技术的实施,新材料的研究、推广、应用,并创新投融资体制,积极筹措资金,创新激励政策。

2、完善法律法规

节能建筑产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链条,必须由一套完备的节能建筑法律体系进行规范。可以专门出台与节能建筑相关的法规,在此基础上,制定节能建筑的设计标准、检测标准,并确定监管部门,明确监管程序。加强监管部门的执法意识,严格执法,保障节能建筑材料、产品的安全可靠。

3、加大节能建筑产品的推广力度

在推广节能建筑产品过程中,难免遇到销售的瓶颈,因此,应当扩大宣传力度,充分采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宣传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了解节约能源的重要性,提高节能意识。建立合理的节能推广模式,形成以国家与市场紧密结合的推广方式,建筑科研院所、开发企业、技术中介组织和企业合作组织共同参与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多元化建筑节能新技术推广体系。

4、加强节能建筑产业的监管

第一,建立节能建筑的监管体系。从节约能源规划、建筑设计审查、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检查和验收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督。

第二,对商品房买卖合同、房屋质量、房屋使用说明书和建筑节能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

第三,构建完备的奖励机制,在法律、法规的规定下,明确生产者、开发者、商户的主体地位。监管部门和政府可以采取一些奖励制度,比如,节能建筑产品生产的税收减免、政府补贴,政府加大节能建筑产品的研究投入等,为节能建筑行业提供较为稳妥的资金平台。

【参考文献】

[1] 余宏威.浅谈建筑节能推广的问题与对策.建设论坛,2009.9.

[2] 宋磊.浅谈节能建筑推广与实施.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9.

【作者简介】

张 旭(1988.2-)男,河南淮阳人,本科学历,新疆君豪乌五同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猜你喜欢

节能建筑能源消耗法律法规
探究广东省能源消耗对经济的影响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探讨绿色节能建筑设计
绿色酒店设计探索
“民间网络反腐热”冷思考
辽宁省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转变关系的实证研究
新型建筑保温墙体材料应用及节能探析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中AP选择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