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起步:让有新鲜感的词句动起来
2017-08-12丁凤秀�オ�
丁凤秀�オ�
[摘要]在习作起步阶段,学生除了要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表达欲望外,还要能够运用适切、灵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听、所想。为此,教学中,教师由挖掘、积累“有新鲜感的语言”入手,让学生找到习作的依托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做到细挖掘、巧勾连,勤借鉴、善模仿,乐观察、求创新,就自然会使学生对习作产生别样的兴趣。
[关键词]习作起步;有新鲜感;词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70006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教学提出了教学目标: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哪些才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呢?怎样引导学生发掘“有新鲜感的词句”,并让这些词句快乐地跃动在学生的习作表达中呢?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细挖掘,巧勾连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平时的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就应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挖掘有新鲜感的词句。
哪些才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呢?一定是学生们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发现的、令他们怦然心动并产生美丽想象的词句。低年级教材中那些充满童趣的儿歌就是寻找新鲜词句的开始。课文《晨光》《叶子的眼睛》中:“晨光叫醒了风,风叫醒了树,树叫醒了鸟,鸟叫醒了云。”“海水变蓝了,洗亮了升起的太阳。”“阳光就走进森林,脚步,很轻很轻,不小心把树叶摇醒。哇——水灵灵,亮晶晶,露珠儿是叶子的眼睛。” 学生们读着这些词句,身心也就沐浴在这样一个开心的早晨里。多好玩的语言啊!只需让学生反复诵读,不经意间,无数个充满新鲜感的词句也能从他们的口中蹦出来。
中年级的美文《西湖》一课,有学生发现第三段的句首“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写得特别有意境。于是,我引导学生反复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画面,特别体会“织成”“绿色镶边”用词的独特。学生们读着、读着,小眼睛越发闪亮,不仅感受到了西湖的美,同时还能联想到生活中见过的池塘边、小河旁、长江边……的景象:“围绕着池塘的是一圈小草编成的绿色镶边。”“围绕着月亮湾的是一圈桃树织成的粉色镶边。”“环绕着长江边的是一片片芦苇围成的白色镶边。……”這一巧妙勾连,使学生们惊喜地发现,寻常的一草、一花、一木竟能装饰出一幅幅如此美妙的画卷,这都源于语言的鲜活。再如,《拉萨的天空》中的语句:“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样的语句令学生们感到新奇。他们情不自禁地伸手摸摸,四处瞧瞧,看看窗外,然后联想到:“夕阳西下时,天边的云彩红通通的,真可以当胭脂抹脸上;那绿绿的大草坪随处选一块便成了软软的床。”多有意境的画面啊!
可见,平时让学生在品读中多挖掘一些有新鲜感的词句,不仅能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灵动的语言素材,而且会让更多的想象被串联起来,让学生们产生浓郁的习作冲动。
二、勤借鉴,善模仿
著名语文教师丁有宽强调:“儿童学习欲望具有模仿性,要以模仿为桥梁,以片断训练为手段,引导学生学习范文,仿其神,仿其形,仿其路,仿其格,仿其法。”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地借鉴一系列有新鲜感的句段,让学生在模仿中掌握语言的规律。
如《小露珠》2-3自然段中,除了小动物们对小露珠打招呼的语句外,学生们会发现,每一种动物和小露珠打招呼时用的语句格式都是一样的,都是“……的……对小露珠说……”但课文描写每种动物时用的动作和选的方位又显然不同,是根据不同动物的特点展开的:小青蛙是蹦到大荷叶上说的,小蟋蟀是爬到草秆上说的,小蝴蝶则是落在花朵上打招呼的。这一表述虽不是完整的语句训练,但同样可以让学生寻找到规律并进行模仿,如“跳到狗尾草上的小蚱蜢对小露珠说……”“落在荷花上的小蜻蜓对小露珠说……”“爬到岸边的小乌龟对小露珠说……”这一借鉴模仿就让学生发现:不同事物要用适切的动作、合适的位置来进行生动的表述,这样才能让人听明白、感兴趣。
一句话有其内在的语言密码,自然,一段话更是有章可循。例如,《庐山的云雾》中,第三自然段是用“总-分”的构段方式来写云雾的瞬息万变的,其中作者用到了“刚刚还是……转眼间……明明……还没等你……又变成了……”这些关键词,让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语句间的衔接桥梁,他们轻松而自信地将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夸张地展示出来,使全班都沉浸在了庐山的奇景之中。再如,《云雀的心愿》中,第十自然段讲述了森林是一座大水库,作者通过“总—分—总”的构段方式展开,不仅按照顺序从上而下地介绍了森林,而且以反问句“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来总结,显得特别有说服力。我请学生也用这种构段方式来写写班级的“生日书吧”,从童话绘本到诗歌小说,从国学经典到人文百科,分门别类依次介绍。小小的“生日书吧”装载着学生们的精神食粮,怪不得他们由衷地感叹:“你看,我们的‘生日书吧不就是一个小型的图书馆吗?”
这样的借鉴就是模仿句段的组建,不仅降低了习作的难度,而且更容易使学生掌握构段的方法,一举两得。
三、乐观察,求创新
作文来源于生活,这是亘古不变的定论。学生热衷于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滴,才能让习作有所创新。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妙趣横生的课堂片段、快乐游戏、家庭生活、水果蔬菜、花鸟鱼虫、校园环境、旅游观光等,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都可以成为习作内容,但要求学生要有定向性地观察人、景、物,要将积累到的富有新鲜感的词句个性化地呈现出来。
例如,在学完《北大荒的秋天》一课后,学生们对文中热闹非凡的原野的描写可谓情有独钟。于是,我建议他们在国庆节到大街小巷的各个角落去感受热闹非凡,再模仿文中的样子写下来。学生们对这份作业兴致盎然,国庆期间都欢欢喜喜地去找“热闹”了。有的学生在步行街上找到了这份“热闹”:“节日的步行街热闹非凡。街边的高楼大厦穿上了色彩绚丽的彩装,热情地迎接人们的到来;花坛里的鲜花抖动着五颜六色的花瓣,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大街上、商场里、电影院门口,全都挤满了人,大家有说有笑,兴高采烈,把步行街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有的学生到港城客运站走了一番:“国庆节的张家港客运站热闹非凡。检票区、等候区、超市里人山人海。检票区排着长队,就像一条条长龙在舞动。等候区座无虚席,超市里人来人往,就像是一片欢腾的海洋。”有的学生则到大润发走了一遭,把大润发的热闹生动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节日的大润发热闹非凡。蔬菜区,绿油油的菜娃娃上挂着银色光芒的小露珠,一闪一闪。瓜果区的水果们虽然形态各异,可散发的香味总是那么浓郁,让人心中不由得产生走上前去咬一口的冲动。瞧,肉肉们正在举行阅兵式呢!它们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供人们挑选。鱼虾区是一幅活蹦乱跳的景象。鱼儿们上蹿下跳,有一条大胆的还差点‘飞出鱼缸呢!螃蟹们横行霸道,个个像威武的勇士。人们推着小车,挎着篮子东挑西选,脸上绽放着快乐的花。”……热闹诉说不完,精彩纷呈不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美丽的生活就是学生习作源源不断的活水。只有善于观察,才能将富有新鲜感的语言与生活对接起来,形成灵动的表达。
在习作起步阶段,让学生找到习作的切入口至关重要,由“有新鲜感的语言”入手,善于发现,及时积累,适时借鉴,合理模仿,力求创新,就能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别样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会更加富有生趣,习作也就有了一片灿烂的晴空。
(责编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