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措施
2017-08-11袁鑫鑫
袁鑫鑫
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伴随着城镇居民人口将越来越多的趋势下,建筑行业前景广阔。为确保工程进度还有工程的质量,建筑工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建筑工程管理的引进使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蒸蒸日上,在项目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都存在着建筑工程管理,然而建筑工程管理又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因素的影响,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建筑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又快又好的完成,本文对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探究,并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实施中会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 工程管理 现状 措施
前言
在建筑企业管理工作过程中,工程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工程管理受到来自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的工作内容,再加上建筑施工队的不规范,不标准,造成管理难度大,建筑事故频发。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是水平较低,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想建筑行业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规范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制度,材料监管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改进,确保建筑工程顺利有效且保证质量的完成[1]。
一、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现状问题
(一)人员管理工作比较混乱
建筑行業要求大量的劳动力,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在建筑工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建筑工程的主力军。所以说合理科学的规范管理劳动者队伍对建筑工程是至关重要的。建筑工程中的其他人员,诸如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更是肩负着无可替代的责任。然而在真正的现实施工现场,情况却并不能使人满意。大部分的施工企业没有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人员管理队伍,人员混乱,调配不当,劳动力浪费问题尤为突出,管理机构冗余[2]。施工队伍的问题更为严重,当前大多采用外包制,施工人员多为农民工,且临时拼凑居多,他们专业水平不高,对彼此也不熟悉,工作默契度不够,合作效率低,加之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因此工程质量也就堪忧。
(二)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和法规不健全
建筑工程离不开有关部门的监理,而监理的依据便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体制和法规,随着建筑行业规模的不断加大,原先的管理体制和法规已经不适应当今的建筑工程管理,再加上许多部门的监理工作不到位,让部分建筑企业有机可乘,造成偷工减料的现象,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当前落后地管理体制和法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再者就是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未形成的情况下就会造成管理的不规范。不标准以及其他问题。
(三)缺失对材料的质量管理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如果建筑材料都是质量不合格的,那么再好的技术,再好的施工都无济于事,所以说材料的质量监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机械和人员问题也是突出的问题。工程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性能差。人员参差不齐,导致创新性不够,一直古板的按照原有的行业规定工作,不符合新时代的趋势。采购人员在采购材料时候不规范,走后门现象严重,往往是熟人交易,就会造成建筑材料质量的不过关,采购到的建筑材料也没有科学的储存,降低了使用寿命,进而影响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给建筑工程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
(一)健全完善政策法规
从国家政策法规的角度出发,健全建筑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并通过制定相关的控制措施要求,来保证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有效。为工程管理的有效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强制性措施。除此之外,还要规定考核和方法及时调整不合格的建筑工程,考核实际管理的强度,考核工程质量,考核从业人员资格,改善管理机制,提升专业化和可行性,保证管理工作的各个细节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尽量避免管理中可能出现的漏洞[3]。
(二)提高生产质量与安全性
安全生产是所有企业在生产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提高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意识,是促进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的先决条件。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安全观念,就会加大安全方面的投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强、安全操作水平高,会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则。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员素质,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对安全施工起决定性作用,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安全第一”的思想,狠抓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其次要加强现场施工人员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克服建筑施工队伍人员胆大、蛮干、冒险的心理特点,坚持持证上岗,杜绝违章操作,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应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实行分级审批。
(三)强化工程管理意识
随着进入了信息时代,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方法逐渐融入到了企业现代化建筑日常管理中去,工程管理存在着诸多益处,不仅能够有效保障工程质量,而且还能为企业带来收益[4],对社会认知和认可项目具有重要价值,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强学习,不光是管理层需要学习,施工者也需要学习专业技能,切实提高施工水平,提高施工质量,科学的规划施工项目,提升管理者自身的水平。
(四) 加强工程项目价值分析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技术经济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受到人们的关注,工程价值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实际效果,表现在建筑工程上便是用最少的人力、财力来获得工程的竣工,通过对实际工程的支出作具体分析后,节省掉不必要的支出,加以改进和完善,降低建筑项目成本,以最小的经济投入实现工程利益最大化,这一活动具有很强的组织性与领导性。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的管理是比较繁琐复杂的,从最开始的环节到最后竣工,要一丝不苟,竞标等的环节,需要精心规划、项目预算、监控施工等。项目系统性比较强,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都需要解决,需要建设单位尽心竭力投入实际精力分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来规避问题。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与时代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因此,针对各种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已经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张淑琴.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5,4:293-294.
[2]宋丽君.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华民居旬刊,2013,4:178-179.
[3]陈玉岗.解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工程技术:文摘版:00251-0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