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视角下贫困代际传递的化解机制分析

2017-08-11奚杨

魅力中国 2016年50期
关键词:贫困社会工作

摘 要:贫困一直是困扰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重要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导致贫困的原因由最初的个人因素转向社会结构性因素,贫困代际传递成为了重要的社会议题。本文將具体分析贫困代际传递的机制,并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探讨化解贫困代际传递的方法,为我国贫困问题的化解做出探索。

关键词:社会工作 贫困 代际传递 化解机制

一、我国贫困问题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但贫困仍是困扰国家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重要因素。我国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2010年的2688万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1274元人民币/年的贫困标准),2011年因国家扶贫标准的上调,我国贫困人口扩大到1.28亿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民币/年的贫困标准),截至2015年底,我国仍有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形式依然严峻。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大约存在7.02亿贫困人口,占全球人口的9.6%,中国贫困人口占世界贫困人口的10%,贫困人口数量在世界范围内排第二位。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加大了扶贫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应对贫困问题,先后颁布和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党的十八大后,精准扶贫成为扶贫工作的重心,迎来了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面对上述严峻的贫困问题以及精准扶贫的扶贫任务,防止贫困的代际传递是解决贫困的问题的重要思路和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阐述了我国的“扶贫观”:扶贫先扶志,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贫困代际传递是指贫困通过某种特定的机制从父辈传至子女,造成代与代之间贫困的延续。改革开放以来的初代贫困是由于历史、政策、社会等原因导致的,如果贫困发生代际传递,便会产生新的社会不公,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造成更为深远的影响。

而我国目前应对贫困问题的态度和措施大多依赖于宏观层面上国家和政府的相关制度与政策,对微观视角介入贫困群体的方法探讨较少,而社会工作却能在此发挥重要作用。社会工作可以秉持专业的理念与价值观,评估案主的贫困状况与客观需求,运用专业的方法与技巧,为案主摆脱贫困提供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帮助。社会工作不仅能够弥补微观领域扶贫方法的欠缺,还能够通过具体实务将宏观扶贫政策具体落实到案主身上,实现案主和社会资源的对接。综上所述,社会工作对解决目前依旧严峻的贫困问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具有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政府之外的另一支重要扶贫力量。

二、贫困代际传递的概念与相关理论

Lewis(1959)对贫困文化理论进行解释时首次提出贫困代际传递的概念,贫困代际传递是指贫困家庭的后代会因各种因素而再次陷入贫困,导致贫困在代际之间延续。不同的学科体系和理论视角均能够为贫困代际传递做出解释: Ragnar Narkse(1953)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该理论认为处于贫困状态的发展中国家在供给与需求两方面会陷入恶性循环,导致国家始终处于贫困状态。Ragnar从经济层面以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作为分析对象对贫困延续的成因进行了解释,体现了国家层面贫困的“代际”传递与经济的恶性循环。其次,在制度层面,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剩余价值的压榨导致无产阶级处于贫困地位。另外,Amartya(1981)提出了权利贫困理论,他认为个体贫困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收入低下或福利的缺失,而是由于创造收入和追求福利的机会和能力不足。最后,Lewis(1959)的贫困文化理论认为,贫困群体之所以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与他们所处的文化有关,长期处于贫困环境中的人们形成了有别于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亚文化,体现在独特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上,贫困群体会因贫困亚文化的影响而持续处于贫困中。

上述理论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不同视角对贫困的成因及贫困代际传递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从以上理论的梳理可以看出导致贫困的因素并不是唯一的且复杂多样,原生家庭的经济环境、社会资本、受教育程度、个人的人力资本等均是影响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因素,下文将对此进行具体阐述。

三、贫困代际传递机制

贫困从父辈延续到后辈的过程一定包含了诸多因素,笔者在此对贫困代际传递的机制进行梳理,探究贫困具体以何种路径实现代际间的传递与延续。目前,国内外大量的研究都探索了贫困代际传递及其机制。笔者经过文献的梳理,总结出如下导致代际传递的因素:家庭经济情况、价值观念、社区环境和社会环境。家庭社会资源的匮乏使贫困家庭的子女无法享有丰富的社会资源,父母贫困导致子女受教育水平低、社会网络简单进而导致子女就业能力低,最后使子女陷入再贫困”(马会军,2010)。

1、贫困文化

上述贫困文化理论已从理论的角度说明了贫困代际传递过程中贫困文化的作用,而国内外不同学者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议题。Banfield和Edward(1958)认为贫困群体所共同享有的贫困亚文化使其丧失了脱贫的能力,只能依靠外界力量改变这种贫困文化,才能使其脱离贫困状态。倪虹(1995)从心理机制的层面解释了贫困文化和贫困的代际传递机制,认为贫困群体会经历自卑、自贱等心理活动,最终适应贫困文化。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巨大差距会使贫困群体被动地降低对未来的期望以适应当前所处的贫困环境(李晓明,2006),而当前所处的贫困文化环境会对贫困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塑造和同化,使其丧失斗志,消极待命,以致丧失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意愿(陈雪,2013)。除了纵向的代际传递外,贫困也会横向扩张,Harrington(1984)认为贫困不仅会在代际之间传递,也会在同代之间传递。进入贫困文化的人也会被贫困文化影响和同化,进而陷入贫困状态。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贫困代际传递具有独特性。李强(1989)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安土重迁、安于现状等特征,传统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行为产生影响,使中国居民拥有相对依赖的价值观念和落后保守的消费观念。王兆萍(2004)认为传统文化中的土地至上观念是导致中国贫困文化产生的本质原因。Steinberg(2000)认为除了贫困文化之外,低保家庭对社会福利的依赖会使其丧失改变的意愿,进而导致其持续处于贫困状态。

2、社会资本

目前学界对社会资本概念的探讨还未有定论,布迪厄、科尔曼、普特南、福山、林南等学者都对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与成员身份有关,是通过体制化关系网络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波茨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它们的成员资格在社会网络或社会结构中获取资源的能力,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是关系网络和成员资格;华人学者林南将社会资本划分为个人社会资本和团体社会资本,认为社会资本是嵌入于社会结构中的可以在有目的的行动中被利用的资源;贝克认为个人和组织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能够直接决定其所享有的社会资本,并将社会关系网络视为社会资本的载体,社会资本来源于社会关系网络中可被利用的资源。根据上述理论的梳理,笔者认为社会资本可被界定为个体或组织可在其社会网络中获取的,能帮助个体或组织实现某种目标的社会资源。

基于这一概念,社会关系网络成为影响社会资本的重要因素。贫困者或贫困家庭的社会网络较为狭窄,所以,能从社会网络中获取的社会资源和社会资本就相对较少。根据生态系系统视角,贫困者的生态系统网络从内到外包括家庭、学校、社区及社会;而从不同层面的生态系统网络中可获取的社会资本可被划分为家庭社会资本、学校社会资本、社区社会资本等。贫困者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没有经济来源与经济能力,其所享有的社会资本绝大多数来自于家庭,而父辈贫困会导致家庭收入不足,造成后辈的先赋性贫困,由于收入水平有限,父辈贫困者对子女教育的投资不足,进而导致贫困青少年受教育水平受限,学校层面可用的社会资本减少,进而导致后辈家庭成员人力资本较弱,缺乏相应的学历水平、就业技能和市场竞争力,贫困青少年成年后会再次陷入失业、低收入的循环中。Steinberg认为经济结构会通过家庭经济资源对儿童的受教育水平造成影响,相似地,Becker&Tomes(1986)认为贫困群体就业能力的不足导致家庭收入缺乏,进而影响子女的人力资本,导致贫困的代际传递。另外,贫困社区中可被汲取的社会资源较少,来自社区层面的社会支持不足,贫困社区的社区文化环境也对后辈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不利影响;最后,由于自身人力资本素质低下,就业困难,收入较低,以及社区环境和贫困文化对个体的塑造,使贫困家庭的后辈家庭成员难以拓展社会人际关系,难以建立广泛的高水平的社会网络,导致个体来自社会网络的社会资本较少。

四、社会工作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化解机制

社会工作起源于贫民救济与宗教慈善活动,所以自社会工作从公益慈善活动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专业之日起,就带有扶贫救困的责任。这是社会工作专业与生俱来的使命和特征。解决贫困问题,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目标。具体地,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一)赋权增能

若仅关注居民当前经济收入,扶贫工作不可能实现持续发展,甚至会导致贫困群体对福利政策的依赖,滋生懒惰,因此解决贫困问题应注重赋权增能,将关注点聚焦于案主的权能以及创造财富或自身摆脱贫困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能够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赋权是指为了减少社会成员由于污名化和负面评价而引起无力感所采取的一系列社会工作措施。赋权旨在帮助贫困者脱离无权、无能的状态,重点在于提升贫困者的权能感。长期生活在贫困亚文化中的人会形成有别于社会主流的行为特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贫困者陷于贫困且甘于贫困,丧失改变的意愿,即使有机会脱贫也不愿意把握。渐渐地,致贫因素从客观转至主观,贫困已被视为贫困者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态,而其子女也身陷贫困却不自知,将其贫困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环境视为生活常态,丧失奋斗和改变的意愿,而社会工作的任务首先是帮助贫困者和贫困家庭意识到贫困的存在,在主观上激发其改变生活命运的动机,使其产生内在动力,进而通过帮助案主连接可用的社会资源,创造脱贫的机会;最后,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案主提升脱贫技能,例如生存技能的提高、就业能力的提升、人脉资源的介绍等。从主观意识到客观方法,社会工作能够全面的发挥其在扶贫中的功能和作用。

(二)增强社会资本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社会资本与贫困成负相关关系。社区社会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与居民生活满意度之间显著相关(Yip et al.,2007),而生活满意度是衡量主观贫困的重要指标。家庭享有的社会资本与家庭人均收入和支出显著相关,并有利于削减贫困(Grootaert,1999; Tiepoh&Reimer,2004)。

贫困会通过社会资本而产生代际传递,在贫困家庭中由于社会资本较少,而导致贫困儿童或青少年成长环境处于贫困文化之中,加之贫困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因贫困而不能建立高水平的社会资本,而导致其成年后依旧处于贫困状态。已有的研究已证明了社会资本在个人和社区层面对减贫的作用(Narayan,2002)。个人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资源能够影响个体所获得的信息、知识和技术资源,社会网络能够帮助其得到帮助或应对危害(Heflin&Ruef,2013)。因此,拥有社会资本较多的人一般不会陷入贫困(Cleaver,2005)。增強贫困者或贫困家庭的社会资本是解决贫困代际传递的突破口。

社会工作作为案主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本。因此,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机构的培育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提高贫困群体社会资本的重要途径。社会工作者具有其他群体不具备的资源和优势,在扶贫队伍中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中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贫困问题的化解。另外,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贫困者的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体系,激活一切社会生态系统网络中可被开发的资源,增强贫困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在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的层面为贫困者争取更多的资源和利益。此时,社会工作应发挥资源链接的作用,为贫困案主创造更多的社会资本。

(三)摆脱贫困文化

Lewis认为贫困群体具有强烈的宿命感、無助感和自卑感,将自己的失败或贫困的生活状态归咎于上帝,对自身所处的贫困状态没有认知。社会工作的专业素养包括文化敏感性和文化能力。“文化能力”是指专业人员理解文化对个人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以及与不同文化群体有效合作的能力(Leigh,1998; O'Hagan,2001)。社会工作应该基于案主的需要适对案主不同的生活背景和文化进行回应,并对影响特定群体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价值观、规范和传统等方面的因素有所察觉(Korbin,2002; Laird,2008)。 这要求扶贫工作者面对贫困群体进行助人服务时时以包容、接纳和尊重的态度面对贫困亚文化,以底层视角介入贫困群体,以探寻其所思所想、生活困境以及对福利的诉求。而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强大的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的能力无疑是帮助贫困者走出贫困文化的重要资源。

(四)政策倡导与福利供给

除了微观上针对案主进行的具体工作和服务外,社会工作还能从宏观上进行政策的倡导,为贫困群体争取更多的可用的福利资源。在研究和服务完成后,社会工作可以以专业的视角和方法,分析目前社会中的结构性致贫因素,并将实践经验上升到政策层面,为国家扶贫政策的出台和福利制度的建设提供经验指导。这有助于不断完善我国的福利体制,帮助国家和社会脱贫致富,减少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强.(1989).贫困文化之研究.天津社会科学(1),74-77.

[2]李晨,&曾月.(2013).贫困文化在农民工及其子女群体中的代际传递及影响.经济论坛(7),165-169.

[3]李晓明.(2006).贫困代际传递理论述评.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16(2),75-78.

[4]倪虹.(1995).中国贫困文化初探.社会(5),24-26.

[5]王爱君.(2009).女性贫困、代际传递与和谐增长.财经科学(6),47-54.

[6]王兆萍.(2004).解读贫困文化的本质特征.中州学刊(6),173-176.

[7]肖桂云,&程贵铭.(2000).贫困文化与文化扶贫.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68-73.

作者简介

奚杨(1996-),女,安徽马鞍山人,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本科生。

猜你喜欢

贫困社会工作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从权利观点分析中国贫困问题
农村留守老人贫困问题研究
牧民生活贫困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