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营销追着客户跑
2017-08-11黄晓杰
黄晓杰
最近,“第一性原理”这个词很火。为什么呢?
原因出自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马斯克在很多领域进行了非常多颠覆性的创新,所以,很多人问马斯克:你为什么能够做这么多的创新?他的解释是:我是用“第一性原理”来思考这些问题的。
“第一性原理”是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每一个体系的探索中,都存在“第一性原理”,拥有基本的命题和假设。
把“第一性原理”运用到我们做事情的过程当中,就是我们在解决事情时,要回归到事物的本质上去。我们可以给一件事情建立模型,通过科学、逻辑、严谨的方式,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创新。
我举一个具体案例,如何把“第一性原理”运用到营销当中去。
点状思维不可靠
今年年初,我给我们的市场负责人布置了一个任务—为暴风魔镜在2017年的整体营销做一个有效规划。
市场部门出的第一版规划,对市场有三点分析:1.移动互联网红利消失。小米为什么能做起来呢?其核心是依靠移动互联网红利,但是现在,这个红利没有了;2.社交红利消失。杜蕾斯是依靠社交红利在微博写段子获利的,目前,这个红利也消失了;3.大部分用户对VR没有认知。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VR,什么是暴风魔镜。
最后,这份报告的结论是:如果要为暴风魔镜做整体营销,需要大额费用。于是,我让他们再出一版。
第二版市場部的规划,还真是找到了一些空间,给出了两点分析:1.直播还有些红利;2.今日头条还有些红利。
今日头条的确在今年特别牛,日活也非常高,同时还在大量扶持第三方内容。所以,这一版的营销规划的结论是,通过病毒式文章在头条传播,同时打造自己的VR网红。
我觉得,第二版的营销规划比第一版好一些。
但是,今天在微博上能做到杜蕾斯那样营销的还有第二个吗?我认为没有。你怎么能保证,你写的段子和你写的病毒式文章就能走红呢?这个概率恐怕是万分之一。
你请网红,那么怎么打造自己的网红呢?如果打造不出来,你用别人网红的流量,有用吗?我觉得没用。
我们不能用点状思维的方式来思考:要么是听到谁讲到什么东西,觉得很好;要么是看别人的案例,觉得很好。而且,也不能用经验主义,完全拿着过去的经验往现在要做的事情上去套。
营销的本质在于触达潜在用户
后来,我决定自己去做:用“第一性原理”建模。
我曾经向一些营销高手咨询,他们给我出了很多新点子。但是我觉得我用不起来。因为这些方法对他们这样的营销高手是合适的,他们有方法、有创意、有资源去做这样的事,但是我做不到。
我从来没有做过广告和营销,也不知道怎么传播。我就想,能不能通过“第一性原理”的方法来思考,于是我做了一个建模(模型1)。
这个建模非常简单。我们做营销的本质就是这样一些事:1.我们希望营销到我们的潜在用户,但是苦于没有触角;2.我们的潜在用户在看媒体平台,所以,必须利用媒体平台;3.我们只需要通过媒体平台买广告位,就可以帮助我们触达潜在用户。
这实在是最简单的模型,充分体现了传播的“第一性原理”。
通过这个模型,我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最原点的假设。接下来,我自问了四个问题:
1.我们的潜在用户是谁?2.他们使用什么媒体平台?3.他们被谁影响?4.我们如何搞定影响他们的人?
首先,我的第一个问题“我们的潜在用户是谁?”就把市场部的人问蒙了。他们答不出来,就去找销售要数据。最终统计的结果有三个特点:18~35岁的年轻人、80%偏男性、偏沿海城市。
这样的潜在用户画像,或者说这样的数据对我们营销有什么本质帮助吗?我觉得没有,一点用处都没有。我又找了另外一个模型(模型2)去回答这个问题,这个模型是“技术采用生命周期”。
《跨越鸿沟》这本书讲到,科技刚诞生的时候要经过几个步骤的发展:
Step1:爱好者。当技术不是很成熟的时候,是大量的爱好者喜欢鼓捣。
Step2:早期使用者。他们可能不一定那么懂技术,但可以率先采用这个技术,非常有远见地发现这样的技术很有效,很有价值。
Step3:早期大众。
Step4:晚期大众。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早期使用者和早期大众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鸿沟:爱好者和早期使用者的共同特征是对价格不敏感。他们对产品的成熟度不敏感,只要技术够先进就行了。可一旦到了早期大众的阶段,这些用户都变成实用主义者,他们更关注—你有什么实用价值?成熟吗?有社会服务吗?价格足够低吗?
很多技术,都是因为没有跨越这一鸿沟,最后成了小众产品。
目前的VR,就是处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它已经征服了爱好者,也有大量的早期使用者。
这些早期使用者是谁呢?很多垂直领域的使用者,包括教育、医疗、房产、汽车、旅游等领域。这些领域都在大量使用VR。因为他们发现这样的体验可以大幅提升效率。比如,在医疗领域,过去有很多学生没办法上手做实验,现在在VR里可以做到。
所以说,今天,我们的潜在用户就是第一类和第二类,根本做不到第三类。
如此,我们就搞明白了我们的用户是谁,是科技爱好者和早期使用者。他们会用垂直的VR平台媒体、会上发烧友论坛,也会参加各种各样的行业峰会。
一年影响一千万人
如果这个模型成立,我的方法就会非常简单:只要通过这样的一些媒体精准影响到我的潜在用户,就能达到我的目的。
我得出了三点结论:
第一,To M,对媒体。我发现最大的空间是什么呢?是我们自己。目前,最大的VR媒体在微博上的粉丝都不超过1 000,而我们微博上的粉丝已经超过了10万。所以,暴风魔镜的第一品牌就是第一媒体。
第二,To C。跟小米的模式一样,让发烧友参与产品的改进,去征服发烧友。
第三,To B,通过行业峰会影响垂直行业的合作伙伴。怎么做呢?很简单。我让市场负责人去做线下活动,并在前段时间做了一次,发现真的特别有效。
有一个东北的关于VR的组织,组织了一个600多人的峰会。我们也去参加了,做了开场演讲。会后有很多媒体和分销商就过来问:你们产品这么好,我们能不能合作,做你的代理商。
一场会议,就解决了几百号人的影响力问题。而且,这些人还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人,对行业有非常大的影响。
我们算了一下数学题。科技爱好者和早期使用者,这样的用户不会超过一千万人。如果我们一年组织50场这样的活动,一场活动可以影响200人。而这些人是意见领袖,他们可以影响1 000人。这样,一年就可以影响到一千万人。
所以,像我这样的外行,完全不懂营销。从第一性原理去思考这个问题,最后可以不花一分钱,就精准影响到我想影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