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2017-08-10张谨帆龙琼张蕾
张谨帆 龙琼 张蕾
摘 要:《交通调查与分析》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学生从事一切交通工程相关工作的基础。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等方面,分析了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以加强本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关键词:交通调查与分析;应用能力;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湖南城市学院2016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610)
《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工作作风等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1 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交通调查是通过长期连续性观测或短期间隙性和临时性观测,搜集交通流及其有关现象的资料,了解交通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与掌握交通流的规律,为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道路建设、交通控制与管理、工程经济分析等提供必要的依据。本次教学内容改革中引入交通调查组织模板的概念,提高交通调查的集成性、交通调查管理的系统性,改进传统检测数据处理方法,改变以往理论描述性的交通分析方法的介绍,增加实际的案例,例如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视频资料和图片,因为他们对资料的背景比较熟悉,这样更能够调动积极性,加强本课程的理论性和应用性。
2 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将项目教学法引入该课程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在掌握了课程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较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去,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常采用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加权求和的方式计算学生的课程成绩。平时成绩以习题为主,期末考试通常是闭卷形式,这种考核方式往往导致学生擅长做习题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为了应对考试而突击复习背诵理论知识,这种考试模式违背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在项目任务调研报告成绩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定,以此真正體现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 实践教学改革
本门课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放在大三的上学期,共开设40个学时,在学期末还有一个两周的交通调查实践环节。在课程结束到学生实践环节大概间隔5个星期,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脱节。另外,把实践环节放在学期末,交通调查一般都在早高峰或晚高峰进行,天气寒冷,调查环境恶劣。有必要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传统的实践教学是教师布置任务,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交通调查与分析实践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过程全部采用学生根据调查原理进行自主方案设计、自行方案组织、数据采集和自行数据分析;在教学组织上,首先对学生分小组然后再根据实际调查项目由小组组合,每个组分别确定调查的时间,具体地点、人员分配和数据采集方法、设计表格等。在这个过程由教师先讲解原理与注意事项,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进行指导,同时不断根据学生的反映和提供的调查成果及时地调整调查方案,减少误差。并将学生的调查与分析数据保存累积,以供检验和分析,为后续的小组提供数据支持。在实践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具体任务和分工明确,调查原理与方法也认识得更深刻,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4 结语
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交通调查与分析》教学内容及实践环节应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不断地进行优化,紧密地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立足解决本地的实际问题。交通调查的资料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应该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当地交通的发展趋势。假如将这些信息及时反映给当地的交通管理部门,并在实践中采用一些交通管理与控制措施,就能够充分展现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价值,这也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宗旨。因此需要加强对外联系,特别是与当地交通管理部门联系,最好能够建立一个实习基地。
参考文献
[1]王建军,严宝杰.交通调查与分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2]汤伟.关于《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10,12.
[3]任保利,徐建闵,沈文超.等.基于模板的交通调查分析系统设计与实践[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2,3(30).
[4]邓作杰,谭小兰.莫海燕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实践与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20(3).
[5]孙美.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视界,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