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体育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因素的分析①
——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例

2017-08-10缪园园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9期
关键词:题项因子检验

缪园园

(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上海 200438)

影响体育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因素的分析①
——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例

缪园园

(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上海 200438)

该文结合近年来上海体育学院的实际创新创业教育举措,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逻辑归纳法等方法对上海体育学院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整体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梳理、调查与研究。评价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各种因素,找出高校培养方式与创新创业能力之间的联系,提出可以本土化的培养措施。

体育类大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因素研究 对策

尽管近年来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但是目前仍旧存在大部分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创新创业意识不强,无法符合市场的要求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大学生作为青年中最活跃的团体,是未来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和新生力量,为中国梦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意义重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创新创业的概念界定

陈彦武在《高校第二课堂项目对大学生“三创“能力的影响及管理创新研究》一文中指出:创新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思想和作为,通常是对现有事物的更新和改造的过程;而创业则多是指创办和开创某种事业,是一种将创造、创新变成产业和现实的活动,强调的是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1]

李克强总理在题为《开拓中法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合作新天地》的讲话中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概念,他指出“创新创业”实际上涉及“创新”、“创意”、“创业”、“创造”四要素(即“四创”)[2]。

综上所述,创新与创业教育,其内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相辅相成,又无法割裂,它们形成一个相互联结、互为因果的一体化完整关系。

陈晨子在《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大学生科创能力培养》一文中指出,影响大学生科创能力的因素分为以下五大点:创新意识、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创新技能、外部环境[3],本次问卷的设计也遵循以上原则而设定,从这五个方面来分析上海体育学院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1.2 研究情况

1.2.1 研究对象

调研内容由两大部分构成,即上海体育学院学生创新创业个人基本情况调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情况调查。

1.2.2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共发放线上问卷1004份,回收1004份,其中有效问卷987份,有效率为98.3%。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频率分析

数据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统计,描述性数据用Excel进行分析与绘制,并使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分析方法主要采用频数分析、描述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所有P基于双侧检验和0.05的显著性水平,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1 系院构成情况调查

如表一,在本次调研中,人员分配上基本遵循学院的人员比例,在问卷的参与上经济管理学院占比最多为22.8%,体育新闻传播与外语学院和武术学院人数相对较少只有13.9%和8.1%,这与本次调研小组人员大多来自经济管理学院有关,这也是本次调研需要改进的部分,但从总体而言此次取样调查,样本分布较为平均。

2.1.2 性别构成情况调查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可知,本次调查对象的性别比例分别为46.9%和53.1%,女生较多,但总体而言男女比例较为均匀。

2.1.3 年级构成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从大一至研三的学生,均有涉及。其中大一的学生占比最高,为36.4%。随着年级的增长,调查对象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详见表1)

2.2 上海体育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本情况的因子分析

通过对上海体育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个人基本情况的回答进行因子分析,可将其创新创业观念能分为以下三个因子,以了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观念具体情况。

因子分析检验主要反映在两个检验指标上:1、KMO值,2、Bartlett球形检验值。其中,KMO值用于比较题项间简单相关和偏相关系数,取值在0到1之间。因子分析的标准为:大于0.9,非常适合;0.7-0.9比较适合;0.6-0.7适合。Bartlett球形检验值用以检验题项间相关系数是否显著,如果显著(即sig.<0.05)则表明适合做因子分析。

对大学生对11个有关创新创业观念回答情况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检验可知:11个题项的调查数据的KMO检验值为0.867,大于0.70,说明大学生11个题项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显示,近似卡方值为5102.879,P<0.001,因此拒绝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认为本次调查11个题项数据的适合做因子分析。(见表2)

在因子分析过程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以正交法进行因子旋转,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结果发现经过因子分析,11个题项能提取三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子。具体的划分如下表3。

从上表可知,因子一包括了“我知道大学生创业资金的募集渠道”、“我了解包括公司创立,运转等基本商业方面的知识”、“我熟知大学生创业的校内扶持政策和配套服务”、“我热衷于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能获得较好的成绩”、“我能找到创新创业大赛中作品的改进方法”、“我了解创业市场的当前需求”共六题。这六个题项描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通识知识。这个因子特征值为5.043,远大于1的特征值,同时方差贡献率为34.523%,六个题项因素负荷于.655-.8742之间,均大于0.5,即六个题项均在这个因子上有很好的解释程度。表明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通识知识是大学生个人创新创业基本素养的最大影响因素。

表2 KMO值和Bartlett球形检验值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结果一览表(N=987)

第二个因子为创业倾向性,包含了“我认为创业更能实现自我价值”、“我将来毕业时更倾向于自主创业”两个题项,这个因子特征值为1.356,方差贡献率为16.957%,因素负荷为0.865和0.856,均大于0.5。这个因子是影响大学生个人创新创业基本素养的第二大因素。

第三个因子为创新创业意识,这个因子包括了“我知道自己的个性适合什么样的职业”、“知道创业需要哪些能力”、“我在平时的问题解决中敢于打破常规寻找新方法解决问题”三题,这个因子特征值为1.001,稍高于1,方差贡献率为15.791%,因素负荷也均大于0.5。这个因子是影响大学生个人创新创业基本素养的第三大因素。

表3 因子分析结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搭建创新创业实训平台

体育类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要以突破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为主,以项目化的方式,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构架政府、学校、企业的三方联动机制,搭建训赛结合的“三创”能力的多维实践平台。

3.2 转变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中,除了以第一课堂教学传授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的就业理论基础知识外,要将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高校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进行有效地衔接,实现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规范化、合理化和科学化。

3.3 与时俱进,建成具有体育类高等院校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体育类院校学科的特点、发展趋势,构建以“实验、实习、实训、实岗”为重点的“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宣传部门,部门组建以研究型和创业型教师为主导,课上课下协同、教师学生协同、课内外协同、校内外协同的体系。

[1] 陈彦武.高校第二课堂项目对大学生“三创”能力的影响及管理创新研究[D].南华大学,2011.

[2] 郭梅君.创意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转型的互动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

[3] 陈晨子.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大学生科创能力培育[J]. 经济研究导刊,2011(32):232-234.

[4]苏红丽.“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价值工程,2017(1):212-214.

[5]陈莉. 创新创业理念下工商管理类学生“四实、四全、四创”能力的培养——以安徽建筑大学管理学院为例[J]. 现代农业科技,2015(22):329,338.

[6]文小森. 高校转型背景下“训赛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陕西教育(高教),2016(11):44.

[7]吴健,王飞. 关于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问题的思考[J]. 中州学刊,2016(11):77-79.

[8]张泽南.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企业经营摸拟实战”课程开设探究——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专业为例[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7):244-246.

An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Sports College Students——Illustrated by the case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Miao Yuanyu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 China)

"Innovative business calls for innovative talents, focusing on cultivating first-line innovative talents and you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thought,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actua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Shangha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the use of questionnaire survey,literature review, logical induction method and other methods of Shangha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verall situation Depth and meticulous combing,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To evaluat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to find out the link between the mode of training and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put forward the training measures that can be localized.

Sports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Factor research; Countermeasures

G807

A

2095-2813(2017)7(a)-0149-03

缪园园(1992,9—),女,汉,江苏苏州人,硕士在读学生,研究方向:体育管理。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9.149

猜你喜欢

题项因子检验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苯中水分的检验
检验真朋友的新标准
基于中国情境的创业拼凑测量研究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
运动员心智游移:诱因、内容及结果评估量表的研制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基于服务绩效感知的商业健身俱乐部服务质量测量工具的开发
扮靓爱车拒绝潜伏危险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