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2017-08-09高爱苹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慢性胃炎临床观察中药

高爱苹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为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某医院消化内科进行药物治疗的9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依据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78%相比于对照组的80%,观察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非常的好,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改善,加快了患者的恢复速度,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7--02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也是一种典型的胃黏膜炎症,该疾病产生的原因有许多种,症状表现为上腹疼痛、腹胀、呕血等,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因素[1]。中医学上认为,慢性胃炎属于“胃痛”的范畴,其发病机制为饮食不合理、情志失衡,受到外邪入侵,使得气机引发不利,导致外邪入里,中医治疗多采用辩证疗法进行治疗,中药的应用效果显著[2]。为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特选取9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某医院消化内科进行药物治疗的9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依据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其中,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38.23±2.13)岁;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8.75±2.2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方面的基本资料、年龄方面的基本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西药为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济南利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3810),口服,0.5g/次,2次/d;阿莫西林(安徽安科恒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4023532),口服,1g/次,2次/d;奥美拉唑(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6430),口服,20mg/次,2次/d。连续治疗2周。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治疗,西药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中药为半夏泻心汤,其主要的组成药物为:大青叶30g、法半夏12g、蒲公英20g、灸甘草9g、三七9g、干姜9g、人参9g、黄芩9g、大枣4枚、黄连3g;清水煎煮,取药剂400ml,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1剂/d,2次/d。连续治疗2周。

1.3 指标观察[3] 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患者所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胃黏膜功能恢复正常;②有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胃黏膜功能有所好转;○3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或恶化,胃黏膜功能无变化或恶化。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之和的百分比。

1.4 统计分析 将相关的研究数据录入Excel表格之中,用SPSS17.0软件对此次研究得到的相关数据实施统计分析,用(±s)来对此次研究中得到的相关数据计量资料进行表明,用对此次研究中得到的相关数据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值<0.05,表明此次研究中得到的数据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78%相比于对照组的80%,观察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胃炎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其中联系最为紧密的是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极易粘附于上皮细胞的病原菌,分泌出的空泡毒素蛋白对患者的上皮细胞会产生严重伤害。幽门螺杆菌最佳生长环境为37℃,其抗原易对患者感染部位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发生浸润行为,产生炎症现象,对患者的胃部造成损伤,因此,慢性胃炎治疗的过程中,对于胃黏膜的修复非常重要[4]。

中医学认为慢性胃炎为胃脘痛的范畴,是受到外邪感染,饮食不节所引发的,胃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中医上,胃属阳土,是多气多血的脏腑;“邪气”中医学上包括了细菌微生物,幽门螺杆菌感染属于“邪气”,难以治愈,易反复。半夏泻心汤见于《伤寒论》上,组成为大青叶、蒲公英、法半夏、灸甘草、干姜、三七、黄芩、人参、大枣、黄连,具有抗菌、抗病毒的效果,能够很好的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活性,加快胃黏膜的修复,提高治愈率[5]。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78%相比于对照组的80%,观察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综上所述,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非常的好,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改善,加快了患者的恢复速度,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志良,甄杰武.清热健脾法联合四连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5,16(6):401-403.

[2]宗湘裕,王万卷,刘宝珍,等.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v24(4):370-372.

[3]王小娟,罗燕,郭璇,等.灭幽汤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小鼠Toll样受体2、4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2):64-67.

[4]田光芳,刘敏.连朴饮加减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3):32-35.

[5]卢晓杰,焦守霞,李建民,等.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胃黏膜病理变化与中医证型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v24(26):2910-2912

猜你喜欢

慢性胃炎临床观察中药
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分析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
中药夹心面条
巧服中药少苦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