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精神分裂症的认知矫正治疗

2017-08-09毛跃茁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社会功能精神分裂症

毛跃茁

【摘要】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多种认知缺陷,报道最多的是注意障碍、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受损等。目前研究显示认知缺陷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和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寻找新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缺陷的方法成为当前精神疾病治疗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但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缺陷如何影响社会功能障碍尚不清楚,故正确评测及了解患者的认知缺陷与社会功能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认知矫正治疗与威斯康星卡片测验(WCST)为工具,探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对社会功能的影响,以及变化关系。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认知矫正治疗;认知缺陷;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7--01

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缺陷,主要体现在执行功能障碍、工作记忆障碍、注意障碍等方面。当前经相关研究报道表明,认知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预后以及社会功能康复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缺陷症状是精神疾病界学者思考的重点。为进一步探讨认知矫正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其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我院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矫正治疗,帮助患者改善认知缺陷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会功能恢复,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来自2007年10月至2011年4月雅安市精神病医院的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均在我院痊愈出院,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86例,其中男42例,女44例;平均年龄(32.38±9.79)岁;平均受教育年限(7.20±3.06)年;用药剂量换算成氯丙嗪,平均剂量为(216±142)mg。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分值≤36;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分值≤2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单一用药者;住院最后年龄18~50岁;获得受试者或监护人的书面知情同意愿意参加神经心理测验与认知矫正治疗。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躯体疾病;酒、药物依赖;服药依从性不良者;正在接受其他药物(非抗精神病药)、心理治疗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二)方法

应用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认知矫正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各有3例因病情波动而脱落,最终80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采用Wykes等改编的神经认知矫正手册(汉化)为治疗工具,该手册内容最初由Morice、Delahunty等来自澳大利亚的学者开发制定,后由来自英国TilWykes所在的科研小组修订。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治疗师根据认知手册内容指導患者进行系统化认知作业练习。练习内容主要包括:(l)认知转换:提供给患者8个阶段由简单到困难的任务,强调患者在完成任务的同时顺利的将不同阶段的认知过程进行转换,增强患者的执行力,提高患者认知能力的灵活性;(2)工作记忆:由16个同样有简单到困难的任务组成,主要功能在于让患者掌握保持多组信息的能力,同时要求治疗师在指导患者完成任务的同时加强排序能力的训练,力求患者经过该模块的系统训练后整体认知、工作记忆、行为调整、语言表述能力都有所提高。治疗在治疗师跟随指导下进行。由经过培训的治疗师的指导下,对认知矫正治疗组患者进行认知作业练习,包括认知灵活性、工作记忆、计划执行功能3大功能模块。每周练习4次,每次45min,持续6个月。对照组予一般工娱活动,主要包括音乐治疗、个人生活技能训练和手工制作等。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BPRS、WCST量表评定。本组患者治疗时间与频率与观察组相同。

(三)统计分析

所得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AS统计软件处理,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采用t检验;以SDSS总分为应变量,分别与WCST(自变量:X1正确反应数、X2错误应答数、X3持续错误反应数、X4非持续错误、X5分类数)进行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脱落病例不纳入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两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PRS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二)两组治疗前后SDSS评分比较

治疗前后SDSS总分比较,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SDSS总分比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

(三)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比较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WCST中正确反应数明显增加,持续错误反应数明显减少;对照组WCST中持续错误反应数明显减少;治疗前后两组WCST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四)多元回归分析

以治疗前SDSS为应变量,以治疗前WCST各项指标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变量X1正确反应数、X3持续错误数、X5分类数进入回归方程。由标准偏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大小排序依此为X3>X1>X5。对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显示F=36.84,P<0.001,说明WCST与SDSS所拟合的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以治疗后SDSS为应变量,以治疗后WCSTX1、X2、X3、X4和X5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变量X3持续错误反应数进入回归方程。对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显示F=58.89,P<0.001,说明WCST与SDSS所拟合的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目前,经过国外相关研究分析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婚姻家庭、职业能力、社会交往、个人生活技能等社会功能相对于正常人会显著下降,而且和患者的认知缺陷有密切联系。本组研究显示,经过半年时间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并未出现显著改变,但是采用认知矫正治疗患者的社会功能以及认知功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国外研究普遍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人生活技能、社会交往、职业能力、婚姻家庭等社会功能常有明显下降,且与患者认识缺陷有关。认知矫正治疗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故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6个月的认知功能矫正治疗,患者的精神症状无明显变化,而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则有明显改善,这与目前观点认为精神症状与认知缺陷是两个独立的症状群相符。

本研究采用WCST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的认知功能作综合评定,SDSS总分与WCST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的改善有明显相关性,这与McGurk等的研究相符,其中WCST中持续错误反应数最具指标意义。提示认知功能的恢复水平可能影响着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程度。本研究显示认知矫正治疗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缺陷和社会功能。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缺陷的恢复水平影响着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程度,并有可能成为一项预测指标。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将为患者最终回归社会带来希望,值得深入探索。精神分裂症目前属于病因尚不明确的精神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患者发病后生活能力、社会能力下降明显。我们认为,这种局面是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治疗环境、患者心理状况、药物副作用及疾病本身都与此密切相关。要改善这种局面,首先应改善患者的认知障碍。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认知矫正治疗,与采用常规工娱治疗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療后BPR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认知矫正治疗能够促进患者认知障碍症状恢复,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综上所述,认知功能障碍最突出的表现为记忆力、觉醒度、注意力、学习能力严重下降,失去执行计划目标的能力等。认知矫正治疗是针对患者认知障碍开展的综合性心理训练方法,通过无错学习、针对性指导、能力强化等多种认知矫正方法对患者的重复训练,以感知、专注度、执行功能、记忆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患者经治疗后效果显著。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水平可能对于患者社会功能改善情况具有一定影响,患者认知功能恢复良好,可大大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但是因为本次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小,不能下准确的结论,而且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相关因素比较多,比如既往职业经历、家庭支持系统等都有可能影响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只是其中的一项影响因素,因此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缺陷和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究。由于本研究样本较小,且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较多等,本研究结果能否较好的反映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变化关系并作为预测指标,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澄清。

参考文献

[1]贾金凤.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0)

[2]张金良.认知矫正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09)

[3]管丽丽,杜立哲,马弘.精神分裂症的疾病负担(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12)

猜你喜欢

社会功能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病例积极心理护理应用研究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基层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探析
壮族(布偏)天琴文化的社会功能探微
浅谈爱德华·邦德《李尔》中的“布莱希特式”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