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语”课程改革初探点石成金
2017-08-09黄锦玲
黄锦玲
摘 要:“中国手语”课程的教学重在提高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手语实际应用能力,课程改革应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在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师资队伍、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通过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相融、教学环境与职场环境通融、线上学习与线下练习交融、手语专家与教学能师共融、课程考核与资格考证互融,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中国手语”;课程改革;职业能力
“中国手语”课程是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以下简称“特教师范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学好手语,达到国家手语翻译员职业标准,特教师范生才能顺利流畅和聋生交流,才能胜任聋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中国手语”课程的教学重在提高特教师范生的手语实际应用能力,在与聋生的沟通中实现无障碍交流。“中国手语”课的设计应遵循“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本着懂方法、重应用的总体思路,突出体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型、应用性特色,着重培养学生的手语实践应用技能,力求达到理论方法够用、技术技能过硬的目的。
一、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相融
“中国手语”课程学习内容紧贴手语翻译人员工作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国家手语翻译人员(中级)工作内容为例,包括熟悉中国手语基础知识;较熟练地掌握手指语的基本手势动作;较熟练地掌握手势语的基本打法;较熟练地传译常用手指语成常用汉语词汇与简单句子;较熟练地传译常用汉语词汇与简单句子成常用手指语;较熟练地传译常用手势语成常用汉语词汇与简单句子;较熟练地传译常用汉语词汇与简单句子成常用手势语;熟悉《手语翻译人员职业标准》。那么,“中国手语”课程学习内容要与国家手语翻译人员的工作内容相融对接、基本保持一致。从聋教育教师这一工作岗位特点出发,要重点加强教育教学类手语词汇和句子传译内容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用手语进行各科教学以及与聋生的手语沟通交流能力。
二、教学环境与职场环境通融
教师应创设尽量真实的手语交流沟通环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职场情境模拟,完成来自职场环境的典型工作任务。如教师用手语和聋生谈心,用手语给聋生做思想教育工作,用手语上一堂语文课或数学课,用手语组织班队活动等。充分利用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机会,让特教师生到特殊教育学校与聋生接触,通过见习或实习聋校各科课程,通过与聋生面对面的手语沟通交流,让特教师生在真实的手语沟通交流环境中提高手语实际应用能力。
三、线上学习与线下练习交融
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術。在世界大学城建设“中国手语”空间课程,学生可通过网络进行以手语视频资源为主的多种媒体资源的线上学习,为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在线下,学生以寝室为单位,用手语进行日常交流。教师亦可在线上布置手语实操训练项目,学生线下完成实操训练任务,并用相机或手机录制实操训练视频,上传空间,供教师检查评价。
四、手语专家和教学能师共融
组建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课程教学团队,教师队伍中的每名成员都有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工作经历,都有比较丰富的聋生手语教学的实践工作经验,都获得了国家手语翻译人员(中级)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他们不仅是手语沟通能手,更是手语教学方面的实践专家。
五、课程考核与资格考证互融
“中国手语”课程是训练手语传译的实践性课程,考试采用理论笔试与技能实操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加强手语看话训练和手语拼打训练。测验内容及评分标准参照手语翻译员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题型及评分细则。学习后,学生如果参加手语翻译员职业资格测试,其测试成绩可计为本课程的成绩,可免参加手语技能过关考核。若测试成绩不理想,可继续参加学校组织的手语技能过关考核。手语技能过关考核标准和手语翻译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标准基本保持一致。
总之,“中国手语”课程改革应以培养特教师范生职业能力为导向,在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师资队伍、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潘 一,汪飞雪.手语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2]陈梅芳.怎么提高手语教学效果[J].才智,2011(31):249.
(作者单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