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诊疗的过程中应用价值

2017-08-09王嫄嫄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无痛胃镜消化内科应用价值

王嫄嫄

【摘要】目的:研究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诊疗的过程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室在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行胃镜诊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胃镜诊疗法,观察组行无痛胃镜诊疗法,对两组患者病症的诊疗情况、诊疗前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诊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胃部疾病、食道疾病、十二指肠疾病的检出率分别为87.5%、47.5%和32.5%,均要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仅有6例患者在诊疗后出现了不良反应,而对照组中有19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对疾病的检出率,而且减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体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无痛胃镜;消化内科;临床诊疗;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7-0-01

消化内科是临床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科室,疾病种类较多,涉及到肠胃病、胰胆疾病、肝病以及其他疾病等,胃镜是目前临床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段,然而传统常规胃镜的诊疗方式对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且对疾病的诊断率也偏低。在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之下,无痛胃镜诊疗技术的出现给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福音,已经受到了广大医学工作者的认可。为了分析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特别选取了80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现将具体的研究报告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消化内科室在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均在21—68岁之间,病程均在1—75d范围当中,全部符合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诊疗标准,排除了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内镜检查禁忌证以及麻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1]。将80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且其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告知全部患者行胃镜检查前禁食禁饮12h,组织患者及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在行胃镜检查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呈左侧卧位,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进行全过程的严密观察。其中,对照组患者在行胃镜检查前的5—10min内给予其口服利多卡因胶浆进行咽喉局部麻醉,使得患者含口垫,指导患者做出吞咽动作,以便将胃镜缓慢的推送至食道、胃及十二指肠内进行依次检查。在胃镜检查前给予观察组患者心电监护和建立静脉通道,行鼻导管吸氧;先静脉推注0.5—1μg/kg的芬太尼,后缓慢推入2mg/kg的异丙酚来维持麻醉,待患者进入麻醉状态之后行胃镜检查,在此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可追加推注异丙酚,检查结束之后指导患者卧床休息2h[2]。对两组患者的病症诊疗情况、诊疗前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诊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统计和观察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数据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用表示计数资料,使用t检验;使用%表示计量资料率,并用(±s)对其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疾病檢出率

如下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采取无痛胃镜的诊疗方式,对胃部疾病、食道疾病、十二指肠疾病的检出率分别为87.5%、47.5%和32.5%;而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胃镜诊疗方法,对胃部疾病、食道疾病、十二指肠疾病的检出率分别为52.5%、27.5%和15%,差异十分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检查前后临床指标变化

如下表2所示,对照组患者在诊疗前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各项指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差异显著(P<0.05),说明常规胃镜检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在诊疗前后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说明无痛胃镜检查对患者的影响较小。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中有6例患者在诊疗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呛咳、咽喉肿痛以及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而对照组中有19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无痛胃镜技术指的是在行胃镜检查前先对患者实施麻醉,在减少对患者身体造成影响的同时极大程度提升疾病的诊断率[3]。为了进一步探究无痛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80例患者进行了分组实验,结果显示,与采取常规胃镜诊疗法的对照组相比较而言,采取无痛胃镜诊疗法的观察组在胃部疾病、食道疾病、十二指肠疾病的检出率、诊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十分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消化内科的临床诊疗中应用无痛胃镜技术表现出安全、快速、有效的优势特征,在临床实践中值得实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维海.无痛肠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25):80.

[2]梁世英,李军霞.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4):85-86.

[3]林庆伟,陈汉武.无痛胃镜诊疗术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06):186-188.

猜你喜欢

无痛胃镜消化内科应用价值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效果
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研究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98例临床治疗分析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128例临床诊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