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意图,拓知识

2017-08-09施娟娣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15期
关键词:试教浓缩液稀释液

施娟娣

在某一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内容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P54例2“按比解决问题”的教研活动中.数学组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了第一次磨课,大家一致觉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文字解说部分学生比较陌生,而且该部分量大、难度也大,要在一节课内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教研组决定把例题改编成学生熟悉的生活信息,并进行了第一次试教.

一、第一次试教

(一)复习铺垫

师: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比,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比(课件出示: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个比中你们能想到什么?

生:男生人数相当于有5份,女生人数相当于有4份.

師:那总人数相当于这样的几份呢?

生:9份.

师:那男生人数跟总人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59.

师:那女生呢?

生: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49.

师:你还能发现什么?

生: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54,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5.

(二)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学校给六年级两个班准备了130棵树苗用于种植,你会怎么分?

生:平均分,每班各分65棵.

出示第二条信息:六(1)班有35人,六(2)班有30人,这时还平均分合适吗?

生:不合适.

师:那你觉得该怎么分?

生:我觉得六(1)班人数多一些,应该按照人数多少来分.

师:说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道题.

(三)实例探究

出示例2:学校给六年级两个班准备了130棵树苗,已知六(1)班与六(2)班的人数之比是7∶6,两班各分多少棵树?

师: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总共有130棵树,六(1)班与六(2)班的人数之比是7∶6.

师:这里的7∶6怎么理解?总人数相当于有几份呢?

生:13份.

师:那你知道六(1)班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吗?

生:六(1)班人数占总人数的713.

师:你能说一说这里的713你是怎么理解的吗?

生:六(1)班人数相当于有7份,六(2)班有6份,合起来总人数就有13份,所以六(1)班人数占总人数的713.

师:那你还知道其他数学信息吗?

生:六(2)班占总人数的613.

师:你能解释一下这里的613吗?

生:六(1)班人数相当于有7份,六(2)班有6份,合起来总人数就有13份,所以六(2)班人数占总人数的613.

师:刚才我们理解了这道题的意思,你们会根据你们的理解来解决这个问题吗?我们先独立思考尝试解决一下,解决好的同学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看看他的方法对吗?也可以想想有没有其他方法了.

师:你能给大家来解释一下你是怎么想的吗?

……

整个教学过程在一问一答中进行着,显得枯燥乏味.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对这个例题真正理解了多少?真正会解决的学生有多少?学生的主体性又体现在哪里呢?下课了,我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了教室.我边走边想,课堂为什么那么沉闷,那么没有活力,究竟哪个地方出问题了?鉴于以上疑问,我们组的成员又集中在一起,进行了第二次磨课.

二、第二次试教

首先,我们重新对教材进行分析,发现教材中提供的素材其实包含了两块内容.第一块内容呈现了一段文字:“这是某种清洗剂浓缩液的稀释瓶,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按照这些比,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在这段文字说明中,学生需要理解“浓缩液”和“稀释液”,以及怎样利用稀释瓶来配制不同浓度的稀释液.第二块内容才让学生在理解怎样配制稀释液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原来例题的取材是有深意的.分析后,我们再一次对教学过程做了大幅度的调整,并进行了第二次试教.

(一)片断一:基于认知,紧扣例题

师:妈妈冲了一杯盐水,盐和水的质量比是1∶8.

(1)师:从这个信息里可以知道什么?

生:盐是1份,水是8份,盐水一共是9份.

师追问:还可以知道什么?

生:把一杯盐水看作单位“1”,盐占了盐水的19,水占了盐水的89.

(2)师:盐水泡好后,妈妈一尝,太咸了,怎么办呢?

生:加水.

师:是的,加入水后这杯盐水的浓度降低了,这个过程叫稀释.(板书:稀释)

(二)片断二:直观演示,注重过程

师:现在妈妈还想把浓缩液稀释,买来了一只稀释瓶,我们来读一读,看一看.

(课件出示图和文字)

师:谁能举例说明什么叫浓缩液?什么叫稀释液?

生1:洗洁精是浓缩液,放入水中后就成为稀释液.

生2:洗衣液是浓缩液,放入水中后就成为稀释液.

师:是的.这些比的意思明白吗?它们表示什么?

生:这些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教师在题中用红笔圈出来)

师:谁来说说1∶3表示什么?

生1:1∶3指的是浓缩液是1份,水是3份,稀释液一共4份.

师:那4份稀释液又是怎么得来的呢?

生:1份浓缩液+3份水=4份稀释液.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配制过程(课件演示),现在老师用图来表示(课件出示).

师追问:1∶3还能表示什么?

生2:把稀释液看作单位“1”,浓缩液占稀释液的14,水占稀释液的34.

师:这种理解老师也用图来表示.

师:其他的比你能理解吗?任选一个,同桌互相说说它的两种表示方法.

(三)片断三:以生为本,外显思维

师:妈妈会选择哪一个比来稀释呢?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读一读.

(课件出示例题)

师: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那怎么理解1∶4呢?

生:浓缩液1份,水4份,稀释液一共5份.把稀释液看作单位“1”,浓缩液占稀释液的15,水占稀释液的45.

师:你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了吗?在练习纸上画画图、列列式,让大家一看就明白你的想法.

生1:我是把500 mL稀释液平均分成5份,先求出1份的体积,浓缩液的体积是1份,就乘1,水的体积占4份,就乘4.

每份:500÷(1+4)=100(mL);

浓缩液:100×1=100(mL);

水:100×4=400(mL).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谁也来说一说.(学生说,教师板书方法)

生2:我是把500 mL稀释液平均分成5份,浓缩液的体积占总量的15.所以求浓缩液的体积就是求总量的15是多少,算式是500×15.水的体积占总量的45,求水的體积就是求总量的45是多少,算式是500×45.

师:谁也能像他这样来说一说?

(学生说,教师板书方法二)

生3:浓缩液:500×11+4=100(mL);

水:500-100=400(mL).

师:这种方法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种方法也是先算出浓缩液的体积,水的体积是用总量减去浓缩液的体积来算的.

这一次,学生不仅能独立地解决问题,还能主动地阐述自己的想法.我知道,这次的教学是成功的,因为学生真正掌握了如何配制不同浓度的稀释液.原来,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理解比的意义以及配制稀释液.

三、教学反思

根据素材中提供的知识点,这一整堂课一环紧扣一环.通过我们的反复揣摩和推敲,教材中的例题呈现出了良好的课堂效果.在教师的引导下,每名学生都全身心地参与到了课堂中来,理解了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概念,并最终成功地解决了问题.因此,我深感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一)吃透素材,领会意图

教师看到这堂课的教学内容,会以为“浓缩液”“稀释液”等概念学生比较疏远,按例题上课,知识量大、难度大,因此,把例题改编成了学生熟悉的生活信息.但这样一来,又会发现课上没有新鲜元素.这样教学起点低的缓坡度的课堂推进难以使学生感兴趣,教学效果不佳.课后仔细想想才会发现,教材的安排其实有它自己的用意.在生活中,我们用洗衣液洗衣服,用洗洁精洗餐具,这里的洗衣液、洗洁精其实就是浓缩液,它们放入水中就成了稀释液.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是六年级的学生,例题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发展的程度来编排的,他们只要稍微被点拨一下,就能理解这些概念,本人觉得无须改编.这是教材选取该素材的一个原因.知识衔接,服务中学,也是教材选取该素材的原因之一.在七年级下科学第一章第一课“水是常用的溶剂”中讲到,溶质+溶剂=溶液,浓缩液相当于溶质,水相当于溶剂,稀释液就是溶液.今天学习的知识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还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直观演示,加深理解

在理解1∶3表示什么时,教学设计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让学生凭生活经验理解这个比.第二层次是教师用课件展示了配制过程.第三层次是将直观的配制过程动态演变成线段图表示,体现了直观到抽象的数学思维,数与形相结合的数学思想.整个课件演示过程是本节课的亮点,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以生为本,激活思维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科学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为本,就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第一次试教时,师生互动仅仅体现于一问一答中,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的思路局限于教师的轨道当中,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在第二次试教过程中,教师只做了巧妙的点拨,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建构了新的概念.通过直观的动态演示,学生就真正理解了按比分配中比的意义.在解决问题时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在反馈时学生暴露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把主动权彻底给了学生,切实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研讨活动让我们明白,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来领悟教材素材的意图,不要随意处理素材.课堂上要多一些基于学生认知,又略高于学生认知的挑战性设计,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猜你喜欢

试教浓缩液稀释液
不同稀释液对鸡新城疫活苗免疫效果评价
造纸法烟草薄片浓缩液的醇化方法
闲话“裸课”
猪精液常温保存稀释液配方筛选试验研究
蒸发-固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的研究
回灌法处理反渗透浓缩液的试验研究
试教,你怎么看?
试教次数宜少不宜多
血液透析浓缩液吸管盖的制作与应用
不同酶标抗体稀释液对酶标抗体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