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概念教学促进思维发展
2017-08-09邹瑾
邹瑾
【摘要】针对以往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努力创设各种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优化概念教学,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概念的产生,培养思维的条理性;精心组织数学活动,加强概念的理解,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联系新旧知识,促进概念的建构,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巧妙设计练习,趣化概念的应用,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关键词】优化;思维发展;概念建构;思维再创造
数学概念是数学的逻辑起点,是学生认知的基础,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核心.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我们离开了概念,就无法对客观事物进行有根有据的思考、有条有理的分析,可见概念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以往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较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往往把一个新的概念和盘托出,导致学生理解不透彻,只会死记硬背,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一个概念;其二,较忽视概念间的联系,许多本来是有联系的概念,却分散、孤立、不成系统,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其三,较忽视概念的灵活应用,教师没有主动地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去灵活运用概念知识,有的学生在变式题或综合性比较强的问题面前,常常表现得束手无策.针对以上不足,我在实际教学中,坚持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努力创设各种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操作、思考、探究、合作、表达的机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以下结合具体课例从四个方面谈谈概念教学改革中的几点收获.
一、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概念的产生,培养思维的条理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许多数学概念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因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因此,教师若能联系生活自然引入概念,将枯燥无味的概念生活化,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认识负数”一课,我从“起立、坐下”这组相反的动作引出生活中许多相反的情况,这些大量存在的相反意义的量是学生学习负数的已有经验.如何记录相反意义的量呢?从而激发了学生好奇心,让学生记录信息,先明确记录要求:1.简单准确地记录数据信息,让人一眼就能看明白;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所创意.我选取了学生数的增加减少、比赛中的进球失球、商店的盈亏等学生比较熟悉的、容易理解的内容.学生基于自身的经验,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教师叙述的意义,产生了多样的记录方法:文字记录、直接写数字、方向相反的箭头符号、用勾叉表示、用+-号表示、用笑脸哭脸表示等.通过展示,让学生对不同的记录方式进行评价与比较,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理有据,表达清晰,自身也产生“找到一种统一的形式”的内需,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用+-的符号来表示一对相反意义的量,既简单清楚,又具有数学的特点,并且国际通用.这个环节让学生体验了由具体到抽象的符号化、数学化过程,认识也逐渐从模糊到清晰;更让学生简约地经历了人类探索负数的历程,实现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
二、精心组织数学活动,加强概念的理解,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以“体积与体积单位”为例,“体积”是属于三维空间的概念,对小学生来说尤为抽象.我在充分估计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采用实验教学法,引发学生思考,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建立“体积”的概念.我准备大小石子各一块,两个同样大的装满水的量杯,问题一:把大石子投入装满水的量杯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猜测后我再演示.问题二:水为什么会溢出来,是不是水变多了?学生争着回答:因为石子占了瓶子的一部分空间,把水挤出来了.这里的一个“占”、一个“挤”说明学生已经进入探究的状态了.问题三:现在我要将小石子投入另一个同样大的装满水的量杯,水会溢出来吗?但会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仍然是学生猜测后我再演示.学生非常肯定地回答:第二次放进石头水一样会溢出来,但没有第一次多,因为第二次的石头小.一名学生还很生动地举例说:我们每个人也都占一定的空间,我比较胖,就比同桌占的空间大.可见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物体不仅要占有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还有大小之别.到了此时,体积概念的揭示真可谓水到渠成.再如,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学生可以利用课前自制的模型与手指尖、粉笔盒比一比来感受它们的大小,可1立方米学生们无法制作,以往只靠教师的比画借助想象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这节课中我制作了四个实面的1立方米的正方体,两个空面分别靠着墙壁和地面,让学生们先估计再验证大约能容纳几名学生,这个新颖的教具很受学生欢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还有人提出:要统一选个子中等的,如果选比较胖的人,那么钻进的人数会减少,反之,选瘦的还能多进一两个人.另外,在探究圆柱、圆锥侧面的特征时,我引导学生先猜测它们的侧面展开会是什么形状,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圆柱的侧面展开可能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圆、三角形、扇形、梯形等.接着组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白纸剪出自己设想的图形,再围一围验证.因为有充分的探究,学生对圆锥、圆柱的特征很清晰.综上所述,教师直观生动的演示和恰到好处的启发点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现象与事实,激活学生思维的深度,调动学生主动性的广度,提高概念教学的实效性.
三、联系新旧知识,促进概念的建构,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数学概念之间存在着种种的关系,如,交叉关系、反对关系、并列关系、种属关系等.当人们头脑中建立了概念间的这些联系时,就形成了一定的概念系统.学习新概念后,若能将它纳入到原有的概念系统中去,不但能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新概念,而且还能使原有概念得到充实和发展,更加巩固.例如,在“认识负数”的教学中当学生把我提供的数进行正负数分类时,我适时提示,学生发现正负数不仅是整数,还可以是分数、小数、百分数等等,紧接着请学生举出正负数的例子时,学生们思维开阔多了,积极地举出与众不同的例子.当知道正号可以省略时,他们又很自然地发现以前学过的数都是正数,能进行主动建构.又如,对于周长这个概念,以前由于领会不深,有些学生只会套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而当要他们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时,也胡乱套用公式.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度量周长时,通过形式各样的操作活动来引导学生建构:用线围出图形的周长再拉直量;用彩笔圈出图形的周长;用小棒围图形,根据小棒的根数比周长;在尺子上滚圆量周长;若干人手拉手量大树的粗;绕着喷水池走一圈,运用步长测水池周长;用铁丝围各种图形比较周长等,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到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磨炼,积累了活动的经验,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
四、巧妙设计练习,趣化概念的应用,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在“约数和倍数”单元复习课上,我采用游戏形式做“学号”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我的提问,学号符合题意者站起来.我先提几个问题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
学号是质数的同学;
学号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同学.
接着由学生尝试提问:
学号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同学;
学号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同学;
学号是最小合数的同学;
学号是偶数而不是合数的同学;
……
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们多角度提问,达到全面巩固知识的最佳效果.
数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练习的功效,练中求活.以上练习的设计,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同时,学生又能成为游戏规则的设计者,积极性大大提高,思维多向发散,既锻炼了学生运用知识编题、辨析的能力,又享受到创造性学习的乐趣,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优化数学概念教学,能促进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抽象、枯燥的概念学习需要教师积极地引领学生,使之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扎实,让他们体会到数学所散发出的无穷魅力,让概念深入心中,为数学学习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