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大学生创业的瓶颈与出路研究
2017-08-09张灿李奎
张灿++李奎
摘要:创业计划大赛作为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一项重要手段,在促进在校大学生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发芽”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试图从广西艺术学院创业计划大赛分析出发,探析艺术类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发展瓶颈与出路。
关键词:创业计划大赛 艺术类大学生 创业瓶颈 出路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5-0006-02
做好创新创业工作,是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需要。“在创新驱动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下,如何以更有效、更具实践性的方式培养出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已然成为中国高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重要任务。”[1]党在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创业计划大赛作为高校大学生科技活动以及创业教育的一种新形式和新载体,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推动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设方面发挥出了越来越积极的作用。[2]
一、广西艺术学院创业计划大赛开展情况
2008年,广西艺术学院学生工作部(处)、就业办组织开展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举办8届。从广西艺术学院历年来学生参与创业大赛的统计数据来看,一是学生参赛团队数量少,2013年至2016年共有110个学生团队参加了校级创业计划大赛,年均参赛学生团体为275个。全校共有15个二级院系,其中只有6个二级院系能够保持每年选送2个以上的创业团队。二是学生参赛人数偏少,近4年来,参加创业计划大赛的学生总数约为489人,年度参与人数为122人左右,占学校在校生比例不到1%。三是参赛项目创意不足,技术含量不高。参赛项目呈现出重复率高、异质性低的特点,偏技术型项目少,创新性不足。四是参赛年级结构不合理,未有梯队效应。参赛学生团队主要集中在大三年级,大一学生基本无人参赛。
二、艺术类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与瓶颈
1.创业生态不成熟
从广西艺术学院来看,首先是创业内部生態环境建设有待优化。一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专家团队缺乏。2016年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并公布了64名第一批校级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导师名单;其中校外导师10人。校内导师54人,分布在16个单位或部门,未能形成优势团队。二是对创业计划大赛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强。创业计划大赛作为学校创业教育的一种形式,由就业部门组织,已经成为校园的一项常规活动,每年秋季学期举行,赛事活动的相关宣传前后持续时间约为2个月,难以形成较深远的影响力;三是对创业知识宣传和培训不足,创业意识和氛围尚未形成,就业指导教师和毕业生仍然是把就业作为第一目标,毕业生创业尚未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也就难以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局面。
其次是创业外部生态环境建设有待提升。首先,高校应该加强校企合作,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市场需求信息与实践锻炼平台,使得学生能够了解市场,提前在岗位上锻炼成长,帮助其实现社会价值。但从在校生总数来看,已有的创新创业平台仍然较少,且存在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其次,毕业校友作为一项重要外部资源已形成共识,但有众多高校对这一资源重视不够,校友资源利用率不高。最后,学校对各级别创业大赛获奖团队项目的推介力度不够。
2.创业支持体系不完善
(1)创业教育方式需改进。创业就业指导课和创业计划大赛作为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实践过程中需加以改进。目前学校开设的创业指导课程多为就业政策宣讲,创业概念、方法指导,对于创业实践路径指导力度不足,与社会创业孵化机构未能实现无缝链接。其次从创业计划大赛来看,一是流程以商业计划书撰写和答辩为主,缺乏创业实践环节,容易产生为获奖而参赛的团队;二是对参赛的同学的创业培训不足,未能为真正有意愿创业的同学提供有效帮助;三是学生整体创业意识需要提高。
(2)创业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截止到目前,学校有2名老师入选国家创新创业人才库,5名老师具有SIYB创业咨询师资质。一直以来,创业就业指导工作大部分是由各院系负责就业工作的辅导员完成,因大部分辅导员个人知识储备和资质所限,在实际创业教育实践中重政策轻实践、重就业轻创业现象普遍存在。
(3)创业大赛后期扶持机制欠缺。由于学校相关创业指导老师的缺乏,加之未能与相关孵化机构实行有效链接,对参赛获奖项目的跟踪扶持力度弱,到学生毕业时因面临择业的选聘,故较多创作团队项目都会放弃。
3.创业准备不充分
大学生创业除了项目要可行外,还要有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团队和智囊的支持,创业才可能成功。从同学们参赛的创业项目类别来说,以服务业居多,专有技术偏少,异质性差,创新性不强。此外,就艺术类大学生而言,因为他们创业的低准入门槛,让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创业者对预期困难考虑不足,对创业项目不能进行深入的调研和思考,遇到问题无法解决,致使其放弃创业。
三、促进艺术类大学生创业的可能出路
1.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创业生态建设
要加强艺术类大学生创业生态建设,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成立类似“大学生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的机构,统筹学校各部门,实现各部门资源共享。教务等部门应积极完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和师资的配备;就业指导部门、学工团委等部门应把创业大赛作为创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契机与实践切入点,[3]在大学生创业及创业计划大赛中从宣传推广、过程帮扶、平台搭建、后期跟踪等方面进行调整,在校园中营造以注重实践和价值实现为导向的创业氛围,避免创业活动或创业计划大赛过度流程化、活动化。作为高校创业生态的外部建设也应同时发力,应由创业就业部门、校友办牵头,各二级院系具体实施与各地校友资源、风投基金、创业实践基地等校外孵化机构实现无缝链接,构建良好合作关系,实现人才需求信息共享,共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链,达到合作共赢。
2.完善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
(1)完善现有创业教育方式。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首先应该改变现有创业教育授课方式,修订原有创业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及授课方式,根据艺术类大学生专业特点,增加相关课程。其次,增设创业理论教育和创业实训线上线下选修课程,让真正有意愿创业的同学能了解创业知识,懂得如何创业,使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再者,调整现有创业计划大赛流程、评奖制度,改变以创业计划书为中心的比赛模式,以创业实践为导向。
(2)建立完善的创业就业指导师体系。高校创业指导师资素质参差不齐,也是创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难题。针对高校创业专业师资缺乏的情况,一方面应积极引进有关创业就业指导资质的培训和资格认证,鼓励教师到企业锻炼、到艺术市场考察,不断提高创业教育教师和创业指导人员的创业知识储备和创作指导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聘请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者、文化产业创意经理人、艺术教育优秀创业者开展专题创业讲座,分享创业经验,培养多元化的创业师资体系。
(3)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实践基地孵化培育作用。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实践基地建成后要筛选创业计划大赛优胜团队或其他学生创业团队入驻,提高创业园使用率;其次,要为创业导师提供条件,使其能进驻创业园指导创业团队;入驻创业团队要很好地利用起学校提供的平台,并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同学创业就业,在创业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本领。
(4)搭建学生艺术品展销平台,积极推介学生艺术作品。艺术类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会有较多原创艺术作品,艺术类高校可以通过搭建学生作品展销平台,积极推介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将作品和创意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现场展销不仅给学生的作品出路找到了突破口,還能进一步培养和弥补同学们在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欠缺,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5)广泛拓展校企合作,充分挖掘优秀校友资源。校企合作在搭建大学生创业平台,解决资金、营销等困难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创业教育须走出校园,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创业就业实践基地,吸引创业风险投资。同时也要广拓优秀校友资源,为母校建设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益的帮助。
3.提升大学生个人综合创业能力
(1)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我国创业教育比起西方起步晚,人们对创业教育和创业意识培养的认识还不足,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仍然把找工作作为就业第一路径,部分有创业想法的同学也会因为对创业困难预期不足,准备不充分而遇到挫折困难就放弃。因艺术类毕业生创业门槛相对较低、机会成本相对不高,故作为艺术类高校来说,更应该加强对在校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和创业知识教育,使得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坚定自己的创业理想,培养艺术类毕业生敢创业、想创业、能创业的坚强意识品质。
(2)立足专业技能,发挥个人特长。大学生所创之“业”往往是与其所受到的专业教育直接或间接相关,而艺术类大学生因其专业特色明显,所创之“业”更是与所学艺术专业密切相关。[4]艺术类大学生往往从小就开始学习或者已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专业技能学习,其教育成本相对普通专业来说更高,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方向进行创业其机会成本更小,可利用的资源也更加丰富。
(3)加强项目创新和创业团队建设。艺术类大学生创业失败多成功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盲目创业、跟风创业,没有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深入市场调研和可行性论证就盲目上马,很容易导致因创业项目同质化、缺乏竞争力而失败。创业项目是否具有独特性、创新性和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关系到项目的存活。艺术类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缺乏成熟的创业团队。以团队形式启动创业能够弥补个人创业的特质、能力和知识等方面的不足,提升创业的持续力。而艺术类大学生创业多以短期培训班、工作室等形式开展,以单打独斗形式居多,缺乏团队的协作也让这种创业很难走远。
(4)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综合素养。创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财务、法律、管理等方面知识及其他有关技能知识,还需要创业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等。艺术类大学生要开展自主创业,不仅要学好专业技能知识,还要注重拓宽自身知识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补足能力短板,养成正确创业价值观和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才能为成功创业提供坚强的内在支持。
参考文献:
[1]黄兆信.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12):59.
[2]王西又,王青华.创业大赛在人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价值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4(8):216.
[3]广西艺术学院就业办.广西艺术学院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4-2016)[R].
[4]刘凤清,乔芬.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及培养方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2):87.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