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非遗进校园进课堂的传承途径探析
——以国家级非遗项目“秸秆扎刻”为例

2017-08-09宋占新郭亚然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进校园技艺秸秆

宋占新,郭亚然

(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石家庄 050018)

国家非遗进校园进课堂的传承途径探析
——以国家级非遗项目“秸秆扎刻”为例

宋占新,郭亚然

(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石家庄 050018)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相关政策逐步完善,保护机制逐步建立,社会各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在实际非遗传承保护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制约因素。文章以国家级非遗项目“秸秆扎刻”的传承与保护为例,对国家非遗项目进校园并引入高校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旨在对创新性地传承保护国家非遗项目提供借鉴。

国家非遗;传承与保护;高等教育;教学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其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折射着中华文明的灿烂绚丽,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追求,蕴含着中华文化无限的生命力和无穷的创造力。2005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6年5月,中国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国家、省、市、县四级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初步形成。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阵地,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责无旁贷。而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进高校,并与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不失为国家非遗项目薪火相传的一条创新之路。

1 秸秆扎刻技艺的发展

1.1 秸秆扎刻技艺的发展与创新

我国扎刻技艺由来已久,最典型的扎刻品是“蝈蝈笼”。蝈蝈笼的制作材料有瓷质、木质、竹编等不同材质。在中国北方,利用农作物高粱的秸秆为原材料,采用咬合、锁扣等技术制作成的蝈蝈笼,不仅美观而且耐用,这就是秸秆扎刻技艺的前身。

推进秸秆扎刻技艺历史性发展的是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的民间艺术大师徐艳丰。20世纪50年代,14岁的徐艳丰开始进行秸秆扎刻创作。从1996年起,他开始用秸秆制作高难度的各类古建筑模型,利用一年多时间完成了秸秆扎刻作品“天安门”的制作。1982年,该作品被日本长野县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艺术品收藏。自此,中国秸秆扎刻艺术与古建筑结构造型结合,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发展时期。秸秆扎刻作品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60年来,徐艳丰大师扎刻了“天安门”“黄鹤楼”(图1)“滕王阁”“老北京四合院”“故宫角楼”“故宫御花园万春亭”(图2)等70多件仿古建筑作品,其中很多作品在国内外获得大奖,并被中国美术馆、北京民俗博物馆和多国驻华大使馆收藏。1996年,徐艳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联合授予“民间艺术家”称号。2006年,永清秸秆扎刻技艺列入河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永清秸秆扎刻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徐艳丰被认定为“秸秆扎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

图1 黄鹤楼

图2 故宫御花园万春亭

1.2 秸秆扎刻的技艺特点

秸秆扎刻的原材料是高粱秸秆。秸秆扎刻技艺的工艺的特点主要是“刻”和“扎”。刻,就是用壁纸刀在秸秆上挖出小槽,以便互相咬合,主要用来搭建主体。扎,就是主体框架搭建好之后,用锥子在椽子、屋顶、瓦垄等上面打眼,再用竹签把它们固定住。整个秸秆扎刻作品通体上下不用钉子、绳子、胶水之类连接固定,全部靠秸秆挖槽咬合而成,与传统木工卯榫结构原理一致。这种中国古代传统的土木建筑中完全靠自身结构连接固定的卯榫结构啮合技术,也被称作鲁班锁。

1.3 秸秆扎刻的艺术价值

秸秆扎刻技艺绝伦,造型精美,被国外专家誉为“东方构成学的典范”,堪称“中国一绝,世界无二”。秸杆扎刻作品的基本特征有:①仿古建筑的结构特征;②平衡、稳定的物理性特征;③榫、槽、角度的几何特征;④中国古建筑的观赏性特征;⑤“六节稳固”的创作性特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秸秆扎刻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由于涉及几何学、物理学、力学、建筑学、艺术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还具有很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教学价值。

2 秸秆扎刻技艺保护传承面临的困境

2.1 宣传推广不够

秸秆扎刻技艺在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历史较短,列入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只有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刚刚9年,人们对秸秆扎刻技艺的认知度还不高。此外,秸秆扎刻技艺传承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由于经费限制,使扎刻艺术的推广受到很大地局限。就目前秸秆扎刻的市场来看,作品制作主要采取小作坊形式,作品去向主要是用作高档礼品和馆舍收藏。因为制作周期等各方面的原因,产品数量不多,因此价格相对也较高,与民间消费的承受能力还不相称。

2.2 选材要求较高

秸秆扎刻作品制作精美,扎刻咬合技术巧妙精致,因而对秸秆原材料要求也很高。除对硬度、干燥度有要求外,对高粱秸秆的粗细、长度、韧性等也都有要求。目前永清秸秆扎刻的主要原材料是徐艳丰大师自己研究培育出来的一种杂交高粱,秆细长,硬度高,被称作“铁杆高粱”。在选材上,每年秋收后要将选好的秸秆晾干,然后用游标卡尺一根根地仔细测量,按照直径从1~12 mm的粗细不同进行分类,标上尺寸后入库。为了保证材质,当年秋天的高粱秸秆要存放到第三年的春天才能使用。所以材料来源也是秸秆扎刻技艺传承的限制因素之一。

2.3 制作过程复杂

秸秆扎刻是用上乘的高粱秸秆,以游标卡尺、剪、锥、刀、竹签和油灯为工具,靠手工扎刻而制作成的建筑模型及各类工艺品,属于典型的民间手工技艺,制作过程非常复杂。比较大的秸秆扎刻作品,要用几十万节高粱秆,需要花费两三年时间制作。例如,永清秸秆扎刻艺术大师徐艳丰制作的“天安门”作品,长2 m,宽1 m,用了70多万节高粱秆,花了3年7个月时间才制作完成。

2.4 扎刻技法传承后继乏人

秸秆扎刻技艺不仅涉及精致的卯榫啮合技巧,而且涉及几何学、物理学、力学、建筑学、美学等学科知识,对制作人员的基本功底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而且学习掌握技艺的周期长,通常需要2年左右时间,学习生活较为枯燥,经济收益慢。很多人对此觉得又枯燥又没有前途,很难坚持学下去。目前从永清秸秆扎刻技艺的传承来看,传承人主要是徐艳丰大师的一双儿女。可以说,扎刻艺术的传承目前面临着很大困境。

3 秸秆扎刻技艺进校园的工作基础

高校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在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以河北科技大学为例,介绍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开展的工作。河北科技大学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大学。学校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主题研讨会,邀请河北省艺术届的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进行研讨论证,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的指导思想,制订了具体工作实施方案。2005年以来,先后将河北民间特有的冀派内画、常山战鼓、井陉拉花、河北梆子、沧州落子、蔚县剪纸等艺术形式引入校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成为学校的文化品牌,成为学生教育培养的重要阵地。2008年,河北科技大学成为河北省首批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2013年成为河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2009年,国家领导人刘延东到校视察,高度赞扬了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做法和学校在学生培养中重视文化教育和实践创新教育的做法,希望各地借鉴河北经验推出一批进校园的优秀传统文化项目。河北省相关部门要求对河北科技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成果予以推广。

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在注重学生自然科学理论、专业基础知识和人文素质培养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组织学生学习藏族的“郭庄舞蹈”、成立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赴河北藁城参观宫灯制作基地等。为了引进和传承国家级非遗项目“秸秆扎刻”,学院到廊坊永清等地对非遗项目进行了调研,对学院的“房屋建筑学”等课程教学和课程设计进行了评估,对引进传承秸秆扎刻非遗项目进行了充分论证,终于促成了国家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这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4 秸秆扎刻技艺与教学实践结合的探索

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将国家非遗项目永清秸秆扎刻引入校园,并将非遗项目传承与教学改革相结合,是一次大胆尝试,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一个新的探索,不仅促进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有利于秸秆扎刻艺术的弘扬和传播,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4.1 非遗传承与“房屋建筑学”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

引进国家级非遗项目“秸秆扎刻”技艺后,没有停留在学生欣赏和学习扎刻技艺的层面,而是纳入了专业教学实践中。在传承非遗的基础上,将秸秆扎刻技艺与“房屋建筑学”等专业课程相结合,使学生不仅欣赏到秸秆扎刻的艺术之美,更结合学到的房建、结构、力学等专业知识,加深对秸秆扎刻结构之精妙、造型之精美的认识。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同学们结合秸秆扎刻的造型和结构特点,设计出自己的房建作品,同时又利用学到的秸秆扎刻技艺,将设计的房建作品做出实物模型。高速大桥、休闲别墅、庭院楼阁、埃菲尔铁塔等(图3),成为学生做出的一件又一件课程设计作品。这不仅提高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设计思想、审美情趣、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图4)。

图4 学生课程设计作品

4.2 非遗传承与学生个性化培养和课外技能培训相结合

除将秸秆扎刻技艺纳入专业教学实践之外,还开展了课外培训活动(图5)。聘请国家级非遗秸秆扎刻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为“国家级非遗秸秆扎刻项目进校园”指导老师,定期到学校为喜爱秸秆扎刻艺术的学生举办讲座和开展培训,在传授技艺的同时讲授秸秆扎刻背后的故事,使学生了解非遗文化发展的艰辛历程和艺术家的执着追求,以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吸引和培养人才。成立了秸秆扎刻学习兴趣小组(图6),引导学生对国家非遗传承创新、秸秆扎刻技艺技法特征、秸秆扎刻产业化等内容进行研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图5 秸秆扎刻技术培训现场

图6 扎刻兴趣小组的学生和他们的作品

4.3 非遗传承与第二课堂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

学院成立了“秸秆扎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团,长期有效地对秸秆扎刻技艺进行学习、宣传、保护和传承。许多同学在近距离接触秸秆扎刻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踊跃参与社团活动。在校内,随着学习秸秆扎刻技术、切磋秸秆扎刻技艺、制作各种扎刻作品、举办秸秆扎刻作品展览、研究秸秆扎刻的发展趋势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传承和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外,学生们利用假期从家乡收集高粱秆原材料,宣传秸秆扎刻艺术,促进了国家非遗项目秸秆扎刻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

5 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保护、创新和传播的基地,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不仅有利于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更能充分挖掘和发挥非遗文化的教育功能,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和专业素质培养提供新的平台[1]。国家级非遗项目引入校园,进而与相关的专业课程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薪火相传的一条新路[2]。

[1]计卫舸.非遗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发现与利用[J].中国高等教育, 2011(2):38-40.

[2]张晓华.田野里的“楼阁”[N].河北日报,2014-03-07(9).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Inheritance Way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o the Campus and Classroom——Taking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Straw Carving”As an Example

SONG Zhanxin, GUO Yara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050018,China)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our nation is a crystallization of splendid culture and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of Chinese nation. The Chinese party and government pay great attention to inherit and protect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relevant policies have been improved step by step. The protection mechanism has been established gradually. Much protection work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ve done by the community. However, there are some difficulties and restraining factors in practical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inheritance way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o the campus and as a teaching practice into classroom, taking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 "straw carving" as an example. Successful experience from this project is provided as a lesson to innovatively inheriting and protecting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or others.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

G122

A

宋占新(1973-),男,河北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和文化传播。E- mail:songyan6006@sina.com.

河北科技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基金研究课题(FY201403)

猜你喜欢

进校园技艺秸秆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舞龙舞狮进校园
乌兰牧骑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