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17-08-09朱吉秀
朱吉秀
早期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朱吉秀
目的探究早期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2014-10—2016-10收治的84例脑梗死患者,并根据随机单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脑卒中量表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3.8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脑卒中量表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对比,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脑卒中量表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有一定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P>0.05。结论早期脑梗死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改善,安全性较高。
氯吡格雷;丁苯酞;脑梗死;临床效果;安全性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最近几年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死亡率与致残率均比较高。在脑梗死进展期及时、有效地将缺血区再灌注充分改善,降低局部血小板聚集,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1]。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通常在脑卒中的治疗中广泛应用。丁苯酞注射液属于最近几年研制成功的一种新药[2]。为了探究早期脑梗死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氯吡格雷与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的84例脑梗死患者,均来自于本院2014-10—2016-10,并根据随机单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51~76岁,平均年龄(63.73±5.21)岁;合并症:高血压22例,糖尿病2例,高血脂18例。观察组42例,男性30例,女性12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3.65±5.26)岁;合并症:高血压20例,糖尿病5例,高血脂17例。两组患者合并症等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以比较。
1.2 方法全部患者都接受扩张血管、降低颅内压等基础治疗。基于此,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进口药品:法国Sanofi Pharma Bristol-Myers Squibb SNC,注册证号:BH20080268,2008-10-06)治疗,1次/d,75 mg/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生产单位: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0041,2010-04-13)静脉滴注治疗,2次/d,100 mL/次。两组患者都接受2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根据脑卒中量表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定,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密切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疗效判定显效表示治疗后患者的生活可自理,脑卒中量表评分减少≥90%,恢复良好;有效表示治疗后患者的生活部分可自理,但绝大部分需由家属辅助完成,脑卒中量表评分减少20%~89%,恢复较好;无效表示治疗后临床情况没有有效改善,没有满足上述两种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脑卒中量表评分等计量资料利用(±s)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表1)观察组42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97.62%(41/42)。对照组42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73.81%(31/4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2.2 对比两组患者脑卒中量表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脑卒中量表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脑卒中量表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有一定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脑卒中量表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s)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脑卒中量表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s)单位:分
组别例数脑卒中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42 22.23±7.30 6.43±1.63 13.23±7.59 67.60±9.23对照组42 23.33±8.19 10.24±2.30 13.26±7.24 44.24±8.94 t值0.649 8 8.758 9 0.018 5 11.781 5 P值>0.05<0.05>0.05<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没有产生显著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由于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重,最近几年的脑梗死发病率越来越高,病情也十分复杂,为临床治疗带来较大的难度[3]。脑梗死主要是因为不同栓子将脑部血管堵塞或者脑血管疾病闭塞导致脑组织急性缺血缺氧引发的。有关研究表明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障碍进行性发展,因为梗死区脑组织与脑细胞缺血缺氧慢慢加重,在脑组织或脑细胞出现缺血缺氧性坏死,脑梗死就是进到稳定期[4]。如果早期将缺血区血液灌注恢复,会促使脑梗死病死率与预后的提高,也是临床采用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溶栓等药物治疗的重要目标[5]。但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如病情发展较快以及窗口期时间较短等,切实进行早期溶栓治疗的患者较少,一般都是进行基础治疗。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治疗效果的要求也不断增强,基础治疗很难满足临床的具体需求。因此,探究一种有效的治疗脑梗死方法十分必要[6]。
氯吡格雷属于一种新型的血小板抑制药物,可竞争性结合血小板膜表面的二磷酸腺苷,进而使纤维蛋白原不能和对应受体结合,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丁苯酞属于人工合成正丁基肽消旋体药物,具有多种作用,在线粒体与血管上产生作用,借助对线粒体内三磷酸腺苷酶等的改善作用,确保线粒体的完整性,强化缺血区的代谢能力;在血管上产生作用,能够对血管完整性进行保护,使血管恢复正常管径,对新生血管具有促进作用。两种药物结合,可使缺血区的供血、供氧与细胞新陈代谢功能明显改善,使脑组织水肿情况明显减少,防止炎性因子对脑组织造成损伤,使脑组织与脑细胞抗缺氧能力明显增加,对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7-8]。
本研究对脑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与单纯采用氯吡格雷相比,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更高,可改善患者脑卒中量表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安全性较好。
由此可见,早期脑梗死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丁苯酞注射液的治疗效果高于单纯采用氯吡格雷,可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值得借鉴与应用。
[1]刘建民.联合应用丁苯酞和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156-158.
[2]鲜金晶.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健康前沿,2016,23(6):156.
[3]陈东明.早期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32):172-174.
[4]栗晓宏.双抗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5,38(s1):144-145.
[5]邱茜茜.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2):45-46.
[6]林瑞声,吴承龙.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20):1831-1833.
[7]戴海琳,王丽,王彦珍,等.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33):95-97.
[8]吴江平.早期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1):77-79.
2017-04-05)
1005-619X(2017)08-0886-02
10.13517/j.cnki.ccm.2017.08.046
113006抚顺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