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7-08-09杨洋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表面活性通气综合征

杨洋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杨洋

目的观察并分析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某院2014-05—2016-10收治的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选择符合此次研究纳入标准的6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62例患儿实施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各31例。结果观察组患儿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3.5%,对照组为74.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O2检验结果为(66.4±6.1)mmHg(1 mmHg=0.133 kPa),PaCO2为(40.3±7.4)mmHg,PaO2/FiO2为(115.5±21.4)mmHg,均显示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约为(9.6±1.3)d,用氧时间约为(10.2±3.2)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患儿尽早康复。

肺表面活性物质;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其多发于早产儿,但足月新生儿也有患病可能。以往临床治疗该病中多采取机械通气治疗,同时予以危重监护,多数患儿会脱离危险[1-2]。此次研究将以本院2014-05—2016-10收治的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选择符合此次研究纳入标准的6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在本院2014-05—2016-10收治的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选择符合此次研究纳入标准的6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62例患儿实施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纳入31例均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纳入31例加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纳入标准:①均为足月新生儿。②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③无机械通气治疗禁忌。④无心肺功能不全。⑤无原发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日龄:0~2 d,平均为(1.2±0.4)d;胎龄:37~40周,平均(39.2±4.1)周;出生体质量:2.4~3.9 kg,平均(3.2±0.5)kg。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日龄:0~3 d,平均(1.3±0.2)d;胎龄:37~41周,平均(39.3±4.5)周;出生体质量:2.3~3.8 kg,平均(3.1±0.7)kg。比较分析两组基础资料,均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对患儿实施常规机械通气治疗,依据具体情况对患儿实施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或气管插管通气,潮气量控制在4~6 mL/kg,吸气峰压控制在15~30 cmH2O(1 cm H2O=0.098 kPa),吸气时间控制在0.35~0.45 s,流量设定为6~8 L/min,吸入氧浓度为0.40~0.60,呼吸频率设定为25~40次/min。对患儿实施胸片检查以及血气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适当调整呼吸机参数,若患儿病情有显著改善则可对患儿实施CPAP辅助通气,同时也要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常规预防感染,注意维持酸碱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对患儿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临床治疗,此次研究中将选择猪肺磷脂注射液(生产厂家:Chiesi Farmaceutici S.p.A.;批准文号:H20140849)为患儿进行治疗,用法用量:先对药液进行加热处理,至37℃左右停止,调整患儿体位至仰卧位,之后对患儿气道内的分泌物进行清理,结束后实施气管插管,分3次给药,总给药量为200 mg/kg,之后迅速进行气囊加压,加压时间控制在3~5 min内,以便确保药液顺利均匀分布到肺部。用药结束后则可去除气管插管,并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确保患儿保持平卧体位5~8 h,若在用药结束后12 h内患儿出现低氧血症则需考虑是否增加使用药物,重复用药次数不得超过3次。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患儿的血气指标变化、生命体征变化。

1.3 观察指标①疗效评价标准[3]:治疗48 h后对患儿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若患儿两肺透亮度正常,血气指标基本正常,呼吸平稳且未出现其他不良症状则可判定为显效;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得到极大改善,肺部透亮良好则为有效;患儿经治疗前后病情病况并无明显差异则为无效。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②机械通气时间。③用氧时间。④血气指标:PaO2、PaCO2、PaO2/FiO2。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进行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比较观察组患儿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3.5%,对照组为74.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气指标检测结果的比较观察组所得效果更为理想(P<0.05,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气指标检测结果的比较(±s)单位:mmHg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气指标检测结果的比较(±s)单位:mmHg

注:1 mmHg=0.133 kPa。

组别例数PaO2PaCO2PaO2/FiO2对照组31 55.7±6.4 48.7±8.1 101.6±22.7观察组31 66.4±6.1 40.3±7.4 115.5±21.4 t值6.738 4.262 2.480 P值<0.05<0.05<0.05

2.3 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的比较结果均提示观察组明显缩短(P<0.05,表3)。

表3 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的比较(±s)单位:d

表3 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的比较(±s)单位:d

组别例数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对照组31 13.4±2.2 17.3±3.4观察组31 9.6±1.3 10.2±3.2 t值8.279 8.466 P值<0.05<0.05

3 讨论

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该病症会导致患儿出现急性、进展性缺氧,呼吸困难等不良后果,病理上会导致患儿的肺部出现局部炎症以及炎性反应所致的肺泡损害以及间质性肺水肿,临床致死率较高,严重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临床需予以及时治疗[4-5]。以往临床多予以机械通气治疗为主,但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也可能对患儿的肺部造成损伤,因此治疗过程中也要严密监测患儿的肺部功能、生命体征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近年来有相关学者的研究发现,新生儿肺部发育不足以及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是导致该病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故在临床治疗中对患儿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十分重要[6-7]。目前临床所使用的肺表面活性物质一般多从牛或猪肺部提取,其主要成分为特异性蛋白以及磷脂,其可有效提高患儿的肺通气量,扩张肺部小动脉,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8-10]。此次研究结果与如上研究结论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约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用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有明显缩短,各项血气指标检验结果也更具差异性。上述研究结果证明对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对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临床治疗可有效提高该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尽快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以及用氧时间,促进患儿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黄翔,林创廷,黄慧婷,等.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7,41(1):107-109.

[2]张小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6,36(5):492-494.

[3]沈新华.早期不同剂量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晚期早产/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44(2):47-50.

[4]张雨,张璋.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28(36):161-162.

[5]覃安志,郑志勇,曾美红,等.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4,18(44):85-86.

[6]李美华.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4,34(11):125.

[7]杨梅,郑平,李晶,等.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J].临床儿科杂志,2014,25(9):850-853.

[8]石云,杨娜,刘敬,等.国产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41(6):9-12.

[9]陈才.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探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42(7):71-72.

[10]刘磊.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36(11):148-149.

2017-03-20)

1005-619X(2017)08-0876-02

10.13517/j.cnki.ccm.2017.08.041

112700辽宁调兵山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儿科

猜你喜欢

表面活性通气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改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Chandler综合征1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考前综合征
不通气的鼻孔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毛学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