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联合亚砜咪唑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2017-08-09张双强
张双强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联合亚砜咪唑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张双强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联合亚砜咪唑对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腹内高压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2015-01—12收治的SAP患者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禁食、胃肠减压、预防感染、止痛、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同时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持续胃肠减压,抑制胰腺、胃酸分泌。另选择某院2016-01—12收治的SAP患者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联合亚砜咪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腹内高压、D-乳酸、二胺氧化酶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腹内高压、D-乳酸、二胺氧化酶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组间比较,P<0.05。结论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联合亚砜咪唑治疗SAP可明显降低患者腹内高压,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效果确切。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亚砜咪唑;重症胰腺炎
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患者伴有脏器功能障碍或出现坏死、脓肿或假性囊肿等局部并发症者或两者兼有[1-2]。SAP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患者常会出现感染、菌血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并发症。该病常见体征有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部分患者表现出Cullen症,并发其他脏器功能障碍,也可伴有严重的代谢功能紊乱,包括低钙血症等。因此给予SAP患者及时的治疗尤为重要[3-4]。本文对我院采用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联合亚砜咪唑治疗SAP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01—12收治的SAP患者30例(观察组),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SAP诊断标准。男19例,女11例;年龄66~78岁,平均(72.1±3.9)岁;腹内高压分级:Ⅰ级11例,Ⅱ级5例,Ⅲ级7例,Ⅳ级7例。另选择我院2015-01—12收治的SAP患者30例(对照组),均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SAP诊断标准。男16例,女14例;年龄63~81岁,平均(73.9±4.9)岁;腹内高压分级:Ⅰ级10例,Ⅱ级7例,Ⅲ级8例,Ⅳ级5例;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胀,上腹明显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①近期曾使用抗生素治疗者。②手术患者。③严重心、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④精神疾病者。⑤对治疗药物过敏者。⑥胆源性胰腺炎患者。⑦治疗依从性差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禁食、胃肠减压、预防感染、止痛、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持续胃肠减压,抑制胰腺、胃酸分泌,治疗7 d。
1.3.2 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708),剂量:3 mg,静脉注射,1次/d。联合使用亚砜咪唑,剂量:40 mg,静脉注射,1次/d,治疗7 d。
1.4 检验方法患者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采用酶学分光光度法测定D-乳酸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二胺氧化酶水平。
1.5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D-乳酸、二胺氧化酶指标恢复;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D-乳酸、二胺氧化酶指标均明显下降;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6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症状缓解、肠道恢复、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比较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各临床指标比较(±s)单位:d
表2 两组各临床指标比较(±s)单位:d
组别例数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30 2.2±0.5 2.5±1.1 19.6±2.8对照组30 3.7±0.8 4.1±1.9 27.3±5.5 P值<0.05<0.05<0.05
2.3 两组腹内高压、D-乳酸与二胺氧化酶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腹内高压、D-乳酸、二胺氧化酶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腹内高压、D-乳酸、二胺氧化酶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组间比较,P<0.05(表3)。
表3 两组腹内高压、D-乳酸、二胺氧化酶指标改善情况比较(±s)
表3 两组腹内高压、D-乳酸、二胺氧化酶指标改善情况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1 mmHg=0.133 kPa。
组别阶段腹内高压/mmHg D-乳酸/(μg·L-1)二胺氧化酶/(U·mL-1)观察组治疗前18.1±1.9 9.8±0.9 5.5±2.1治疗后12.5±1.1*#7.1±0.3*#2.7±0.6*#对照组治疗前17.9±1.7 10.1±1.1 5.3±1.9治疗后15.1±1.5*8.9±0.6*3.9±1.2*
3 讨论
SAP主要是由于酗酒、暴饮暴食、胆道疾病等多种因素导致的急腹症,致病因素引起胰酶活化,导致胰腺自身消化,胰腺腺泡损伤,释出活性酶激活单核-巨噬系统,释放出大量炎性细胞因子,同时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胰腺微循环障碍引起胰腺坏死以及肠道屏障功能失调、肠道菌群和内毒素易位,引起内毒素血症,而内毒素再度激活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构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同时一些炎性细胞因子浸润肺及其他器官,最终导致多器官衰竭(MOF)[5-6]。因此,抑制胰腺分泌功能,减轻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胰腺微循环,促进肠蠕动,保护肠道屏障功能,防止肠道菌群易位,就成了SAP治疗的重要原则。西医治疗对预防控制感染、抑制胰腺分泌、减少胃肠道分泌方面作用可靠,但在改善肠胃功能方面有不足之处。本研究中患者均为老年人,老年人自身机体功能退化,抵抗力较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仅消化系统会受到影响,还会产生多种脏器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由于手术治疗创伤较大,且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恢复缓慢,因此,手术治疗不适合老年SAP患者。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是腺垂体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可加速营养物质转换,促进蛋白质生成以及体内负氮平衡,可改善机体脏器损伤以及细胞功能,降低血管阻力,提高体内清蛋白水平,加速内皮细胞愈合,达到缓解肠黏膜屏障损伤的目的[7-8]。此外,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对神经兴奋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减少胰腺、胰酶分泌,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促进胰腺组织修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亚砜咪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有效的抑制人体胃酸的分泌,同时还能有效的改善胃蛋白酶的分泌情况,其机制是可特异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降低壁细胞的H+-K+-ATP酶,进而产生强大而持久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9-10]。
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联合亚砜咪唑可发挥协同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血浆D-乳酸与二胺氧化酶水平是诊断肠屏障功能的常用指标。因此,本研究观察了血浆D-乳酸与二胺氧化酶水平的改善情况。研究结果提示,两组治疗前腹内高压、D-乳酸、二胺氧化酶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腹内高压、D-乳酸、二胺氧化酶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组间比较,P<0.05。这说明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联合亚砜咪唑能够降低患者腹内高压,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综上所述,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联合亚砜咪唑治疗SAP可明显降低患者腹内高压,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效果确切。
[1]涂正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24):146-147.
[2]张健.急性胰腺炎60例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7):59-60.
[3]刘启周.手术结合中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604-605.
[4]汤仕龙.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体会[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5):394-395.
[5]童瑶娣,钟万鄂.乌司他汀对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0):92-94.
[6]韦素雨,李小妹,梁秀美.柴芍承气汤灌肠护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及肠道黏膜屏障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6,22(6):113-114.
[7]刘晓政,郭一民.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腹内高压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6):1479-1481.
[8]王琦,郭晓东,孟繁平,等.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6):1097-1100.
[9]陈静,王奇,陈军贤.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对比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1):1380-1381.
[10]李慧瑛.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22):3247-3248.
2017-02-20)
1005-619X(2017)08-0854-03
10.13517/j.cnki.ccm.2017.08.031
476600河南省永城市永煤集团总医院